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当下,在新课程改革面前,很多教师都持一种观望的态度,对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也是浅尝辄止,未能真正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活动对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如何才能改变传统的观念和做法,以迎接新课程的挑战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我们做好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定位1、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很多一线教师之所以不重视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认为教育教学研究是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的事情,与己无关,我们一线教师只要把课教好就行;二是认为一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有难度,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而事实上,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活动活动二者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没有广大一线教师参与的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实践是难以取得成功的。2、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而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教师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所熟知和运用的,这就对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促使教师必须对其作出回应。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使一线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活动中来。在改革实践中,可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养成积极探究的科研精神,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做到教学与科研相长,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二、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科研理念1、坚持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方法。广大一线教师在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时,一定要做到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依托,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开展科研活动,反对脱离教学实践需要的假科研活动。另外,在科研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在深入调查研究获取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概括出具有指导性价值的教育理论、观点或规律。2、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科研活动。问题是教育教学科研的起点和来源。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问题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来自于国家、省市课题研究中的某一个子课题,一线教师作为实验教师或参加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以协助负责人完成相关的研究任务。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或遇到的实际问题,诸如如何评价学生的表现、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分组、学科教学中对某一问题的思考等等。事实上,此类问题的研究才是我们一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才是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但无论是哪一类问题,都必须要注意以下选题的标准:所要研究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教育价值;有一定有新意和探索价值的问题;有可行性,问题切口和视角要小一些,容易开展深入研究;有针对性,选题要明确的、具体的、不能模糊、泛化;有科学理论依据的问题,不能瞎编乱造等等。3、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长。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被认为是学者和专家们的“专利”。这种教学与研究相互脱节的状况,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在新形势下一定要积极主动地成为一名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主动地将自己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伴随着自身的教育、教学、研究合一的教师专业生活,广大教师会积极地把最新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科研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实际中去,改变现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认真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重视校本研修提高课堂效益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勤于探索、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发展方面,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一、加强领导,健全学校教研队伍为了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改领导小组和以教科室主任为组长的教改研究指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研究内容的内涵、要义及遵循的规律、组织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拟定出具体的研究计划及实施方案,并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敦促各项工作的开展。指导小组负责研究工作的落实与指导,指导小组的成员由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各年级学科组长组成,负责组织本学科研讨活动、指导引领和信息总结反馈,活动中各司其职,责任到人。二、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校本研修离不开课堂,课堂是校本研修的源头活水。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科学的选择。(一)科学管理1、教学管理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首先从管理入手。课堂,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一是校本研修的主战场。客观地讲,长期以来,中小学的校本研修活动大多是华而不实的,与课堂教学改革咬得不紧,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的意识不强。校本研修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具体问题为对象,努力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首先,要找准“抓手”,也就是要找到教的改革和学的改革的结合点,校本研修与课堂改革的结合点,这样才能解决“谈到研修不时间”、“说起研修费精力”、“搞研修影响教学质量”的教师情绪。其次,要明确校本研修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也就是说中小学校本研修的课题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中来,不在大,而应小;不在深,而应实;应想教改于之所想,急教育之所急。否则,校本研修就缺乏实效性。2、教学管理的重点要落在课堂。课堂对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性、关键性不言而喻。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开展专题研究,如师生关系研究、作业的有效性研究、学法指导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研究等等。3、以制度建设作保障。我校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各级精神,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教学评价、校本教研、质量监控、教学奖惩等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我校在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上,建立了进度表;强化了管理者的职责意识和执行能力;教学绩效奖惩制度落实到科组、班级和教师个人;真正用制度引导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全身心投入。(二)教师的专业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工作更像探索的科学家,不再只是辛苦的耕耘者。教师的成长仅有“经验+反思”是不够的,还要加上“实践”,因为改革最终将发生在课堂上。我们学校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多元途径,鼓励教师走出去和请进来,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实施各种类型的教学大赛,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提高广大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学科组集体备课、研发教学方案。集体备课是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学科组全体教师集体分析课程标准,研读新课程教材,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寻找教学难点,设计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程序,研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从而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推行集体备课的教研实践,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一是提升观念。通过集体备课,让大家明白教师就是研究人员,教室就是研究室,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评价诸教学环节就是研究过程,都应该以个体反思及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充分体现“研究”的特点,把我们的观念提升到校本教研的高度上来,教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出研究的特点,都对教育对象、教育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产生“校园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学无小节,事事有研究”的效果。二是明确目标。我们有集体备课的方法,更要有集体备课的任务和目标,有了明确的活动目标,就有了具体研究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学科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具体,团结协作,研究讨论,收效很大。三是形成制度。集体备课是学校吸收借鉴外地外校教学经验、完善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成果,它对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提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下狠心强力推行。学校教务处制定出了关于集体备课的诸项制度,从时间、场地、内容等诸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制度要求,从而形成了集体备课活动的长效机制。学校提出了“课中五注重”的研究要求,着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1、注重教学情境,情景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学校要求教师备课时除了以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导入新课外,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创设一些恰当的情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注重鼓励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展示质疑。学校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学生根据学杂自主探究知识、主动解决问题,然后再通过小组交流来解决个人未能解决的问题,交流学习经验,通过小组内展示质疑,达到深入知识、提升内化的目的。3、注重揭示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教学应是教师引领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学生在展示质疑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当好领路人。当学生基本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后,正确的,教师要追因,要刨根问底,通过追问提示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错误的,要追错,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4、注重相机诱导,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不再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适时地点拨诱导、设疑答难、总结提升,三方面点燃了学生思维的明灯。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学会启发指导,由浅入深;在学生展示质疑、争论不休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点评,揭示矛盾,引起思索;在交流完毕时,教师应给予指导,总结规律,促进迁移,怎样做到点拨有效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估计重难点,还要求教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只有这样,点拨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取得实效。5、注重巩固训练。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的知识,需要进行巩固训练;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学习和目标要求,需要进行达标检测。学校要求教师认真编写达标试卷,要求题目设置有层次性,既要有面对全体学生的必做题,又要有照顾学生的选做题,让所有学生都有题可做。(四)积极发动教师开展群体科研1、学校教育科研必须从实际出发。以“立足教学实际,面向全体教师,解决现场问题”为原则,吸引全体教师参与,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为解决教学的难题服务。2、大力开展“新课程成果本校化”推广研究。新课程改革有许多成果,要根据本校实际,选择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小课题、微环节研究,让教师感到课题就在身边,变被动、消极地应付为主动、积极地参与。3、强化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是校本研修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我校积极引导教师研究自己,为自己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教师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应学会如何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自我反思,真正做到“研究一点、实践一点、总结一点、提高一点”。实践证明,重视校本研修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一定要继续完善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增强学校发展的内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从严治校、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立足学校实际,加强校本研修,聚焦课堂,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为一零八学校的辉煌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