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窦娥冤》看元代社会现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从《窦娥冤》看元代社会现状摘要:《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旷世之作,作品中所描写的窦娥的故事至今仍然感天动地,令人动容。从窦娥的遭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元代封建社会的黑暗,它向我们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关键词:《窦娥冤》悲剧元代黑暗社会封建文化正文:《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中最出色的代表作,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极为不满,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写杂剧、演杂剧,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窦娥冤》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和历史传说,通过描写窦娥这位无辜的女子在被封建礼教、泼皮无赖、贪官污吏残害致死的一生,深刻的揭示了元代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复杂矛盾和真实的面貌。剧中的女主人公窦娥,本来与父亲相依为命,但却因为父亲欠高利贷者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蔡婆有心看上,被迫典给蔡家。抵当子女的现象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和难以想象,但在元代社会却是司空见惯的。窦娥被典当不能不说是她悲剧的开始,蔡婆作为一个高利贷者,对窦娥的悲剧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由于她的高利贷导致了窦娥的被卖,使窦娥难以像常人享受天伦之乐。窦天章做为读书人的代表,竟然连两人的衣食都解决不了,这不仅是其个人的悲哀,更折射出动荡时代卖儿鬻女的社会悲剧。在剧中,窦娥的婆婆蔡氏以放债来收取“羊羔儿利”,无力偿还其债务的赛卢医起了杀蔡婆婆之心,蔡氏在危难之际意外地被张驴儿父子救出。可是,张氏父子不怀好意,乘机要将蔡氏婆媳占为己有,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怀恨在心,趁蔡氏生病,暗中备下毒药,伺机害死蔡氏,逼窦娥改嫁;可是,阴差阳错,张的父亲误喝有毒的汤水,张驴儿逼婚不成,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以此诬陷窦娥杀人,窦娥没有屈服,她一身清白,不怕与张驴儿对簿公堂,选择了“官休”。这时她对官府的期望是:是非分明,执法公正。这是自从法律产生以来,人们一直渴望实现的心愿,也是考察一个社会吏治明暗的唯一标准。可是,窦娥没有想到,她所处的生存空间已经恶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她所寄予希望的官府,竟是一团漆黑。楚州太守桃杌残民以逞,滥用酷刑,将无辜的窦娥打得“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为了使蔡婆婆免受毒打,窦娥忍受着剧痛、屈辱和不公,不得不含冤招认,无辜受罪。“法场”一折,窦娥敢于牺牲自己的性格和体恤亲人的细致感情结合在一起,更进一步展示了她的高尚情操。被押赴刑场时,她央求刽子手绕到后街去走,“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这就是窦娥的悲剧性格。她的遭遇,典型地显示出善良的百姓被推向深渊的过程。第三折的[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就是她怨天咒地的心声。刑前她慷慨激昂痛斥天地日月,诅咒赃官酷吏“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延寿……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惠枉做天……”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遭际的感叹,发展为对善恶对立、贤愚颠倒的社会现实的怀疑和不满,对世俗观念里最为神圣威严的天地日月鬼神表示了抗议和否定。这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受愚弄最深,也最善良的人民的觉醒。觉醒后的窦娥在行动上有了崭新的面貌,表现出百折不回、死生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窦娥本来不想和现实生活作对,可是黑暗的现实却逼得她爆发出反抗的火花。人间的不公,更使她怀疑天理的存在。面对冰冷、罪恶的屠刀,窦娥以凄厉而大义凛然,热血喷涌、怒火万丈之浩然正气向苍天发下三桩誓愿:“一愿三尺白练高杆悬,一腔鲜血红天帘。二愿天公怜我泪哭干,山阳无雨旱三年;三愿上天念我窦娥有冤,天降三尺大雪掩埋我窦娥的尸体。”她声明:“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第三折[耍孩儿])她要苍天证实她的清白无辜,她要借异常的事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激发世人对不平世道的愤慨,催促世人为争取公平合理的社会而抗争。由于在元朝统治下广大汉民族的儒生学士横遭民族歧视,加之仕途阻绝、经济困乏,其社会地位便一落千丈,乃至与娼妓、乞丐同列,时有“八娼九儒十丐”之称!造成了无数的时代悲剧。也正由于汉儒学士在元朝摧残下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人民灾难无以解救却又无力抗争,再加之元朝官场黑暗,吏治腐败,致使正直文人望而生畏、不甘同流合污。因而,在此种屈辱处境中,不少文人学子只能对时代进行口诛笔伐来渲泻满腔悲愤。在元代,社会秩序失范,官吏贪墨,阶级冲突和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冤狱重重,悲愤屡屡发生。关汉卿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在剧中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典型。剧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是最具有震撼力和典型意义的。通过这部戏剧,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社会:无赖游民横行,欺骗打劫等案件盛行,昏官当道,只认钱财,混淆黑白。元朝统一全国入主中原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政治黑暗、吏治腐败。史载至元三十一年十一月,仅京师一地就发现犯脏罪的官吏达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人,审理冤狱五千一百七十事。这些骇人听闻的数字是《窦娥冤》“冤”字的重要背景。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盛誉:“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着力于书写普通人的命运,从中挖掘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综上,该剧真实地反映了元代这个社会的黑暗现实,蒙古贵族对我们中国的残酷统治《窦娥冤》悲剧的出现,统治的腐朽造就出的一幕幕惨剧反映了其吃人的社会本质,同时也让我们在悲剧的氛围里了解到历史的真实面貌。从贪财,损人利己的蔡婆,无法无天的流氓无赖张驴儿父子,贪婪、昏庸的楚州太守,到自私的、并不廉直的窦天章,人人带着黑暗社会的影子,正是他们生活在窦娥周围,才使窦娥蒙冤受屈,无处申诉,作了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他们是黑暗社会的产物,他们折射出了黑暗社会的生活,而正是这个黑暗社会吞没了窦娥。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黑暗社会的产物。她的死,一是由于社会恶势力的直接迫害,二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中的贪官污吏的残暴,三是高利贷的残酷剥削也是造成窦娥命运的重要根源。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黑暗社会的产物。她的死,一是由于社会恶势力的直接迫害,二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中的贪官污吏的残暴,三是高利贷的残酷剥削也是造成窦娥命运的重要根源。透过屈死的窦娥,我们看到作者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从这个意义上讲,《窦娥冤》无疑是我们认识元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所谓管窥一豹,透过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已经不难想象元代社会腐朽反动落后与走向灭亡的必然性。参考文献:(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2)《元代社会阶级制度》(3)中科院文研所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册(4)吕微编《名家解读元曲》(5)《元史﹒卷21﹒成宗本纪》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