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保育员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介入作者:卢江涛陈薇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17年第08期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也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的方式所进行的活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具有丰富性、灵活性和随机性等特点,但也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需要教師及时处理。此时,一名教师同时指导班级五六个活动区,就会出现顾此失彼、忙于应付的现象,导致很多矛盾和纠纷无法得到妥善解决,进而影响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当前,很多幼儿园都是让教师参与幼儿活动指导,当问及保育员在做好清洁卫生和配班工作的同时,是否和教师一起参与活动观察、指导和管理时,多数教师显得非常茫然。因此,为了提升保育员的教育理念,我园积极组织保育员走进幼儿内心世界,真正体现保教合一。对此,我园拟从保育员参与区域活动的现状出发展开调查研究,探索出一系列简单的、适宜的指导方法,帮助保育员更好地配合教师指导区域活动,以专业的理念引导幼儿,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发展。一、保育员在区域活动中的现状(一)思想认识有所欠缺从保育角度来看,有的保育员认为区域活动是教师的事,自己做好班级卫生工作和幼儿生活护理就可以了。由此导致在班级区域活动中,教师无暇顾及全班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草草了事。(二)不善于观察和分析在班级区域活动中,保育员需要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知道其对材料的使用情况,明确幼儿间的交往以及存在的问题,便于进行适宜的指导或调整区域活动环境。但是,由于保育员缺乏相关的知识,对活动中的观察只能流于形式,更谈不上深入分析了。(三)干预过多或放任不管由于缺乏对区域活动的特征了解,有的保育员认为应该对幼儿的活动过程进行指导,结果导致干预过多或控制过多。相反,有的保育员平时工作比较辛苦,到了区域活动时就想休息一下,使得区域活动时间成为了幼儿的自由式“放羊时间”。鉴于以上情况,我园开展了一对一、一对多的同伴互助式观察指导活动,在相互观摩中引导教师真正发现问题,认识到区域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慢慢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方法。龙源期刊网二、保育员在区域活动中担当的角色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我园保育员的角色和工作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保育观念由侧重“保”到注重“育”;工作内容由只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到协助教师做好配班助教。现在,在班级区域活动中,保育员往往能以多重角色参与其中,在熟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幼儿采取恰当的教育,较好地提升了区域活动的质量。(一)协助者区域活动是教师以教育目标、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感兴趣的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结合班级活动空间,相对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吸引幼儿自主选择,进而获得自身发展的活动。保育员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可以协助教师共同设计区域活动,投放、更换和整理区域材料,完善对区域活动的布置,真正成为教师的好帮手。(二)引导者保育员只有对班级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使用方法等都了然于心,才能与教师分工合作,或定点定区,或来回巡视,积极关心幼儿的活动过程,正面引导幼儿,使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三)参与者区域活动的参与者不应只有幼儿,教师和保育员也应积极参加,和幼儿共同游戏。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发现幼儿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例如,对于没有耐心、需要个别指导的幼儿,保育员可直接参与到区域活动中,通过提问、提建议等方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成为幼儿真正的合作伙伴,同时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形成交往习惯。(四)协调者当幼儿在活动中发生纠纷时,保育员应以协调者的身份进行适度调解。在调解过程中,保育员还要注意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对于小班幼儿,保育员可直接干预;对于中班幼儿,保育员可采取启发、诱导的语言来调解;对于大班幼儿,保育员可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协商,自己解决活动中的矛盾和纠纷。(五)医务工作者幼儿在活动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当不能及时找到保健医生,且幼儿受伤情况不太严重时,保育员应在第一时间冷静下来,以医务工作者的身份为幼儿进行应急处理,如消毒、清洗伤口、简单包扎等,然后再向保健医生进行汇报。三、保育员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策略龙源期刊网保育员在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角色意识后,就要开始探索区域活动中适宜的观察策略,真正走进幼儿的活动世界。这种观察策略既要遵循教师的指导方法,又要有别于教师,重点突出保育员的配班特点。在观察过程中,保育员对幼儿的角色分配情况、材料玩法、个性化发展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可在第一时间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必要时辅以简单的文字记录、录音或拍照等,捕捉幼儿的闪光点,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依据。(一)对活动材料的观察保育员作为班级主要成员之一,应该和教师一起商量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确定其是否有意义,是否具有操作性,难易度如何,摆放是否合理,以及材料的安全性、卫生状况等,并定期对其进行清理、清洗和更换。然后,教师再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分层次投放区域活动材料。保育员通过认真观察,在掌握具体情况后,与教师进行深入沟通,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二)对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的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和语言表现,多是以其社会生活经验为主。因此,在设置区域活动和投放材料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例如,我园作为一所部队医院幼儿园,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和了解医院的工作环境和看病流程。因此,我们创设了区域活动“爱心医院”,为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提供了一个自由展示的平台,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医生、护士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此外,保育员还可以利用幼儿生病吃药的机会,以游戏者的身份和幼儿交流,引导幼儿了解医生的一些问诊语言,认识药品名称、服用方法和剂量等,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更好地开展区域游戏活动。(三)对幼儿活动过程的观察幼儿的认知水平往往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区域活动中,保育员要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所进入的区域,分别进了几次,与其他幼儿的合作、交流、互助情况,以及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操作习惯、卫生习惯和规则意识等。保育员不仅要了解幼儿说了什么,更要了解幼儿做了什么,怎样做的,产生了怎样的动作、表情和态度等。通过观察,保育员能够及时捕捉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关注热点,然后跟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再根据保育员所反映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材料,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四)对幼儿整理材料的观察通过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游戏兴致远远高于整理活动材料。部分幼儿能按要求将活动材料分类整理好,但多数幼儿则将资料胡乱堆放,甚至玩完之后一走了之。保育员发现这一现象后,应及时与教师沟通。然后,由教师在区域活动结束后的评价环节中,组织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同进步。四、保育员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指导龙源期刊网(一)自然介入,适度点拨保育员只有对区域活动的内容、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原有经验有了深入分析,才能在了解和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巧妙指导。例如,大班幼儿有一定的搭建经验,并富有创造性,他们能与同伴商量,分工合作。当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保育员可以自然地介入,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合作搭建楼房、公园、泳池等建筑物。(二)利用资源,分工合作在区域游戏中,同伴之间往往比师幼之间更容易沟通,也常常会出现以强带弱、共同进步的现象。例如,在一个小组里,如果有一两个孩子的搭建水平较高,那么这組幼儿的搭建技能很快就会提升。但是,在共同游戏时,幼儿往往各有各的想法,当彼此发生争执时,游戏就很难继续下去,他们要先相互协商解决矛盾。如果幼儿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解决冲突,那就需要保育员来进行引导,既妥善解决了问题冲突,又能促进幼儿同伴关系发展。(三)巧具慧眼,妙用语言保育员在指导幼儿游戏过程中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当发现幼儿需要帮助时,保育员要巧妙运用语言,帮助其解决困难。在运用语言时,保育员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如对待小班幼儿要运用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语言,以启发引导他们参与活动;对中班幼儿要采取建议性的语言,指导其参与活动;对大班幼儿应更多地采取启发性语言指导,帮助其明白具体的道理。(四)经验分享,调整材料区域活动结束后,保育员应与教师一起参与到幼儿的讨论中,共同分享幼儿的具体表现,鼓励他们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同时对活动材料做出调整。区域游戏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也为师幼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保育员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有效介入,不仅是班级区域活动开展的需要,也是其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师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只有充分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育,密切关注幼儿的语言、行为、社会性发展,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