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哭泣的玫瑰花——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成因作者:史丽萍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刊名:时代文学英文刊名:SHIDAIWENXUE年,卷(期):2010,(6)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3条)1.OlgaW.VickeryTheNovelsofWilliamFaulkner:ACriticalAppraisal19642.王敏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特征2002(2)3.上帝与撒旦的冲突-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主题分析1998(4)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何晓薇农家女词人贺双卿人生悲剧解析-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5)清代女性文学进来倍受关注.到了清代,女性的求知欲越来越高,社会上也已经开始接受女子求学的重要.贺双卿就是求知欲特别强的一个女性,她多才多艺,以半自学的状态走进了文学殿堂,丰富了自己短暂而悲剧的人生.2.期刊论文陈安梅.CHENAn-mei明朝阮大铖人生悲剧的家庭成因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家庭环境方面,对阮大铖的悲剧成因作深入分析.阮大铖是明末著名的政客、文人.作为政客,他反复尤常,臭名昭著;作为文人,他才华横溢,在诗歌及戏曲方面均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3.期刊论文王晶论周朴园的人生悲剧-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6(2)周朴园既是制造悲剧的人,他本身也没能逃脱悲剧的命运.他计算着,挣扎着,力争做社会上的好人物,虚伪、残忍、卑劣,表面上成了社会的典范,实质上,丢却了爱情、亲情,内心空虚、孤独,一生不幸,是一个更具悲剧性的人物.4.期刊论文何珊从文化创造人的角度论程蝶衣的人生悲剧-青年文学家2010(14)影片霸王别姬中的蝶衣,拥有绝色的才华和风情.他的人生是一出戏,要为他心目中的霸王从一而终.敬业的执着与他对完美爱情的追求重合,至死方休.戏终,他漠然一笑,为他的人生悲剧演下完美的落幕.我认为,悲剧的根源,在于他所在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客观存在的现实.下面,我就从家庭以及上述列出的文化生态环境去探讨程蝶衣的人生悲剧.5.期刊论文毕士奎.BIShi-kui王昌龄的人生悲剧及其深层文化原因-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8(4)在唐代开元天宝盛世里,王昌龄可算是最为悲怨痛苦、也最具悲剧色彩的诗人.这不仅表现在他家庭困顿、仕途坎坷和最后死于非命,而且还更本质地表现在他生前面对坎坷仕途、一连串沉重打击时深深陷入的选择与放弃、坚执与超脱、希望与绝望的煎熬、挣扎中,纠缠于出处行藏的艰难抉择中.前者是外在的显性之痛,后者是内在的隐性之痛.而这隐性之痛正是其精神之痛、心灵之痛,更是深刻的生命之痛.王昌龄人生悲剧、心灵痛苦深层文化原因主要在于:他既不能像杜甫那样入于儒而沉于儒,又不能像王维那样人于儒而逃于佛,也不能像李白那样入于儒而出于道.因此身处儒、佛、道的夹缝之中,并徘徊、摇摆其问,使自己的心理遭受煎熬与折磨,使灵魂无所皈依.6.学位论文房天明风情女子与人生悲剧——汉纳·韦伯斯特·福斯特《卖弄风情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2008汉纳·韦伯斯特·福斯特(1758-1840)是十八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有《卖弄风情的女人》(1797)和《寄宿学校》(1798),其中尤以前者闻名于世。作为早期的一部畅销小说,《卖弄风情的女人》在美国文学史上早已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国外的学者仅就小说中的城市、性暴力、社会意识等问题进行过论述,国内也鲜有关于这部作品的研究。对于福斯特笔下的女主人公来说,她的悲剧命运是小说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主题。因此就这一主题展开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本文试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出发,以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和凯特·米莉特的《性政治》为理论依托,解读女主人公在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父权社会里的悲剧命运。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回顾了福斯特的生平,简述了小说《卖弄风情的女人》的故事梗概,概括了国内外有关福斯特及其小说的研究现状,解释了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以及理论在《卖弄风情的女人》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介绍了论文的结构。第二部分是本文主体,分为三章,探讨了女主人公在男权社会里的悲剧命运:第一章分析了女主人公伊莱扎在面对婚姻问题时受到的男性压迫;父亲独断专行,安排伊莱扎的婚事;遭到一位牧师的冷酷拒绝后,伊莱扎成为一个纨绔子弟引诱的牺牲品,最终被社会所抛弃。西方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社会一直将“引诱”和不幸归结于女性,认为男性的堕落是女性引诱的结果。福斯特笔下却塑造了一位被男性引诱并遭其抛弃的女性形象。伊莱扎的父亲和两个追求者都是男性压迫女性的代表,是他们一步步将伊莱扎推向悲剧命运的深渊。第二章表现了伊莱扎意识到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附属地位,勇于反抗性政治压迫女性的举动。性政治认为女性生来柔弱,是男性的附属品。伊莱扎抗拒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传统,反对传统的婚姻观念,希望在经济上保持独立地位,以摆脱在婚姻生活中完全依赖男性的从属地位。性政治将女性同社会活动隔离,而伊莱扎却有意识地参与政治讨论。因此,在面对来自于父权社会重重压迫的时候,伊莱扎的行为表现了她对女性自我身份的认定。第三章探讨了伊莱扎的反抗在男性社会里下必然失败的结局。父权思想对女性美德的要求压制着伊莱扎对自我的探索。不平等的双重性标准给失去贞洁的伊莱扎烙上“卖弄风情”的印记,将她排斥在社会道德的大门之外。而姐妹情谊在父权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无力保护伊莱扎。因此,在强大的父权教条的压制下,伊莱扎必将面对悲惨的命运。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福斯特笔下的女主人公生活在一个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里,深受父权制的压迫,这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尽管她不畏男权的压迫,极力抗争,勇于追求不依附于男性的独立地位,然而在男权文化的强势面前,女性终究难以摆脱被男性压迫或者抛弃的命运。福斯特对女性的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她对女性的出路问题展现了深切的女性主义关怀。从个人悲剧看社会悲剧,小说《卖弄风情的女人》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不是个人现象或是偶然现象。相反,这一悲剧的出现是父权制压迫女性的必然结果。7.期刊论文袁树厚从家庭教育的视角透视贾宝玉的人生悲剧-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3)本文从家庭教育的视角分析贾政、贾母对宝玉的不良教育方式,分析富贵温柔的生活环境以及喜爱的杂书对宝玉的不良影响.这些不良教育和影响形成了宝玉社会性方面的不良性格和爱好,是最终导致宝玉人生悲剧的原因.8.期刊论文杜先福一位网迷大学生的人生悲剧-新西部2006(1)乖孩子走进自考班1982年4月,王乐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市一个普通职工家庭,父母都是某饮食服务公司服务员,单位上出了名的老好人.王乐秉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也是特别老实,从小学到初中,无论是老师还是街坊邻居,公认王乐是个好娃娃.9.学位论文李晓静以悲剧理论解析《沃斯》的悲剧内涵2008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是澳大利亚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他是最早把欧洲现代派手法运用到小说和戏剧创作,并产生很大影响的澳大利亚作家。1973年,瑞士文学院宣布把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怀特,理由是他的史诗般的作品和心理叙事技巧把澳大利亚引向了世界。《沃斯》是怀特的代表作。尽管澳大利亚文学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然而这部小说已备受瞩目并引发各种文学评论。运用西方悲剧理论对这部小说进行系统的评述和剖析,揭示这部小说所蕴涵的独特却广泛的悲剧内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沃斯》描写了德国探险家沃斯带领一支人马赴澳大利亚内陆探险的故事。探险队在沙漠上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最终全军覆没,葬身荒野。从表面上看,《沃斯》只是一部根据史实创作的探险小说,但事实上,它象征着人类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冲击下,挑战内心自我、求索全新精神价值的艰难。在怀特看来,成功不能揭示人生的真谛,因为它本身就是目的。人们只有在失败的悲剧中,在不断的斗争中,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认识人生的真正意义。而这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本文主要由导论、正文和结论组成。第一部分是导论,首先阐明了本论文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即通过对《沃斯》悲剧内涵的分析,摒弃其消极成分,探索人生的积极意义与价值。其次,本文介绍了怀特及这部作品的研究现状。自其出版以来,评论家对《沃斯》这部作品的态度不尽相同。本文基于他人对怀特及其作品的研究,提出怀特在《沃斯》这部作品中表达了内在的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描写一次以悲剧告终的征服自然的探险活动,从反面揭示了主人公对自身心灵和人生意义的积极探索。第二部分是正文。正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简要回顾了悲剧的起源、定义及其发展,为后文奠定了论证基础。要探讨《沃斯》的悲剧内涵,有必要首先弄清悲剧尤其是现代悲剧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本文简要探讨了一些西方哲学家的悲剧理论特别是他们在悲剧定义方面的探索,他们对悲剧的看法启发我在理解《沃斯》这部悲剧作品时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二章介绍《沃斯》悲剧内涵的形成基础。澳大利亚特殊的殖民文化和历史上无数探险家的悲剧故事,怀特自己的悲剧人生和他在创作《沃斯》时所经历的痛苦以及宗教传统的影响,是该作品悲剧艺术灵感的来源。首先,澳洲内陆极度恶劣的气候环境让欧洲移民感到人的渺小和脆弱,人的努力只能带来无法摆脱的悲剧。怀特个人的悲剧人生及创作《沃斯》时经历的坎坷是其作品悲剧主题的来源之一。无论是在英国还是澳洲,他的身份都倍受猜疑。澳洲人起初对其作品反应不佳,怀特发现自己成了故乡里可怜的异乡人。另外,怀特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的不融洽致使其一度生活在孤独之中。《沃斯》的悲剧内涵还有其宗教因素。怀特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他并不信仰任何宗教。在怀特所创作的小说中,主要人物大多经历了赎罪性的失败。论文的第三章分析小说的悲剧内涵在主要人物性格中的体现。一方面,沃斯探险的失败,是其人性内在矛盾与冲突的必然;但是另一方面,沃斯试图打破崇尚物质享乐世界中的传统价值观,积极尝试重构新的价值观的精神探索:并且在事实面前幡然悔过,勇敢地面对死亡,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而劳拉作为沃斯的镜像而存在。他们都是不够完善的个体,渴望能彼此融合并最终结合在一起。两者必须挣脱孤独的、不完整的自我,进而融合为一。小说的次要人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沃斯及其镜像劳拉。在探险的开始时,弗兰克·默苏尔坚信自己是个不畏挫折的强者,但一次暴风雨粉碎了他的自信。他的信使沃斯开始正视自己人性的弱点。哈利·罗巴茨是沃斯的忠实奴仆。他视沃斯为自己的上帝,甘愿为其服务。这正是沃斯十分鄙视的一点,而他却不能摆脱自身存在的这些人性固有的弱点。帕尔弗雷曼的身上闪现着基督的影子。嘉德受物欲的驱使才加人探险,但他身上不乏人性中吃苦务实的善行.他的存在使沃斯认识到精神对物质的依赖。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所有这些人物身上无一例外地存在着悲剧的因素。第四章讨论作品的悲剧内涵在主题中的深刻体现。这部小说的悲剧内涵主要表现在主题的三个方面:爱情,人生和信仰。首先,本文分析小说所表达的爱情悲剧,即探险家沃斯与其女友劳拉的“柏拉图”之恋。小说的爱情悲剧主要源自三个方面:首先,他们的爱情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的“柏拉图”之恋,相爱既给他们带来慰藉,又使他们备尝痛苦。另外,他们的爱情磨难源自“女性意向”与“男性意向”的冲突。因此在他们相会和谈话时,没有明确地表达出爱恋之情。最后,沃斯与劳拉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精神之恋与世俗爱情观格格不入,必然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斥。接着本文分析小说所叙述的人生悲剧,即探险家沃斯不可避免的失败命运。主要表现在:一是探险队员之间不同人性的冲突。探险队员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导致了探险队的分裂;这是哲学家叔本华所称的人性的悲剧。二是探险队与土著黑人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因黑人向导的背叛而激化,最终导致了沃斯的悲剧之死和探险失败。随后本文分析小说所揭示的信仰悲剧,即沃斯神性的幻灭。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性与神性的冲突。沃斯试图通过探险证明,人可以通过肉体和灵魂的苦难转化为神。但是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他逐步接受了自己作为凡人的弱点,承认了人的局限性。二是欧洲人与土著人信仰的冲突。沃斯自负地认为,他可以理解土著黑人的灵魂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