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主讲人:王永红2011年7月问题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一、创设情境的作用:1、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究的欲望;能够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进一步明确探究的目的,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给思维以动力。2、能够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能够凭借观察、实验和文献资料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3、能够扩大学生视野,增长知识,促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得的知识能够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创设情境应注意的问题:1、问题要小而具体。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中的《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在100毫升水里不断地加盐,它能不能不断溶解,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教师问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学生沉默,却很少有人举手。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先明确:100毫升水有多少?盐的多少怎么算?怎样才算溶解了?明确了这样的问题,科学探究就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建立了联系。2、情境要有启发性。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例如:《溶解的快与慢》一课的教学,教师首先出示:清水(一杯)、固体物质(一袋)(教师为了实验现象明显,易于学生观察,固体物质用小儿感冒冲剂代替)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说:“老师把这袋固体物质放入水中,能不能知道固体物质溶解的是快还是慢”,很显然,只用之一杯清水和一袋固体物质很难得出固体物质溶解的快与慢。再让学生设想实验需要的材料,考虑实验方法;最后将“问题、材料、方法、步骤”各要素统一到研究计划的制订当中,逐渐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这样的情境具有一定的启发性。3、情境必须以“有结构”的材料做支撑。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讨论、归纳,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4、情境要具有现实性。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深入挖掘教材、精心领悟内容,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精心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自行探究。三、创设情境的方法根据教学实际,采用观察、实验、谈话等方法,谜语、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问题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是:一、问题过大,缺少“脚手架”,思考难以入手。例如:《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这节课,教师创设情境:在100毫升水里不断地加盐,它能不断溶解吗?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之后问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这似乎成了科学课上的一句不能不说的话,但从中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显然太大了,学生沉默不语,让学生无从下手。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明确的问题是:1、100毫升水有多少?2、盐的多少怎么算?3、怎样才算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明确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然后,再让学生设想实验需要的材料,考虑实验方法;最后将“问题、材料、方法、步骤等要素统一到研究计划的制定当中,逐渐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二、问题不明,缺乏引导,学生活动无效。例如:某一位教师在讲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七课《斜面的作用》时,先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个测力计、一盒钩码、一块搭斜面的平面木板及四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教师对学生说: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不同坡度的斜面?”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课题板书,学生把头凑到一起,教室内一片嗡嗡声。教师开始巡视指导。大约过了30分钟的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汇报,结果是学生热热闹闹地“玩”了30分钟。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亲自观察,自己发现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进一步提出新问题即斜面省力大小与斜面坡度大小有什么关系吗?但是,由于教师的问题不明确,又缺乏科学、正确的引导,学生不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结果白白浪费了40分钟宝贵时间。三、问题太多,缺乏思考,形成的知识不扎实。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与浮》中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的探究活动。教师提供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萝卜、带盖的空瓶、橡皮等材料,依次进行实验,研究物体的大、小对沉浮的影响,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这也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步进行的两项实验,而老师却把它们列在一个实验中,因此学生得出的结论是:“看不出物体的大小、轻重与物体沉浮的关系”是必然的。•师:物体的沉浮真的跟物体的大小、轻重都没有关系吗?问题出在哪里呢?真的没有关系吗?我们接下来该怎样办呢?•课堂出奇地安静,学生低头思考,面有难色。•在实验前,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大小和轻重都有关系,可初步实验后又看不出关系来,学生前概念又模糊了,怎么回事?老师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学生来不及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同时从多角度关注同一个物体,是有很大困难的。当学生的思维迷失了方向,用“我们接下来该怎样研究呢?”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后续探究活动,显然不是上策。因为在不少学生的初始概念中,物体越小,重量越轻,就越容易浮起来。因此,教师可以用橡皮、萝卜等材料引导学生转化前概念:学生会认为把橡皮切得很小的时候,会浮起来。1.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2.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实验结果与学生的推测相反,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都有好处。综上所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材料结构紧密相关,教师要善于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学生的思维发展角度设计好问题,让科学探究更有趣更有效。问题三:实验操作的有效性在实施实验教学时,老师们通常会遇到如下问题:1、学生急于动手、争抢着做实验,实验缺乏目的性;2、随意的改变实验内容,实验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3、学生表现浮躁,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现象,实验缺乏有序性;4、发言时只顾自己自我表现、不顾他人(老师和同伴)的意见,也不会质疑别人的观点,实验缺乏批判性。针对上述问题,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总结出如下几点建议供教师参考:一、呵护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比如,三年级(上)一开始就是《植物》,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大树。老师就要做给他们看:怎样看、怎样用手摸、怎样测量、怎样运用拓印等手段去认识大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二、精心策划实验活动,规范科学探究程序。在教学中就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精心准备最适合的材料,不打无准备之仗。1、科学实验前,让我们准备得再充分些。如,在执教《植物》单元中的第五课《植物的叶》时,课前收集树叶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活动。2、展开实验研究时,能潜心于实验观察中,不浮躁、不流于形式。比如在执教《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这一课时,学生在做面粉是否溶解于水中的实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不轻易下结论。许多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面粉出现了沉淀,这是不溶解的一个特征。这时候能下结论了吗?这杯混合物的上半部分不能确定,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对混合物过滤,才能确定,才能得出结论。3、制定分组实验的管理规范。充分考虑这种课型的开放型特点,即合作探究式。三、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养成科学探究好习惯。在发言时不能只顾自己的自我表现、而不顾他人(老师和同伴)的意见。要学会养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倾听、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质疑,“交流质疑”是科学课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环。科学质疑是带有主观性的,每个人对一个实验的解释、对一个现象的描述都存在个人的主观性的。有了个人的主观认识就有了不同的声音,也就有了争论有了质疑,所以,质疑本身就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问题四: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性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往往在鼓励孩子们去探究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给予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例如:《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时,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将气球套在空试管口上,放在蜡烛上加热,然后气球鼓起来。但在汇报时,一位学生说:“我看到气球鼓了起来,实验说明气球受热膨胀了。”教师想,也许学生对实验材料天生的好奇也就注定了他实验操作的盲目性。于是就提醒他注意“是气球受热了吗?”“空试管真的是空的吗?里边有什么?”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对,我们做的是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是空气受热膨胀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生不注意思考,兴趣点只在实验操作上。如果照这样继续下去,学生的探究活动也许会事倍功半,真正得到的东西很少,科学素养提高的也有限。要让学生的所思所想能表达出来,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说,懂得说的方法,同时要有说的勇气,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既不怕说错,也不怕说不全,而且能够做到声音洪量,语言清晰,条理性强。为了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们愿意说。例如:在某一位教师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中,他在将马铃薯放入装清水的水槽之前,要学生猜马铃薯放进去后会怎样,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有关“沉”“浮”的问题,当马铃薯放入清水中沉下时,验证了一些同学的猜测,而当老师对其稍施“魔法”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盐水时),学生惊奇地观察到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了,学生沸腾了,到底老师施了什么“魔法”,是马铃薯发生了变化?还是水槽中的水发生了变化?水中到底掺加了什么物质呢?为什么添加了这些物质就会使土豆浮起来呢?……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去思考,心中必定有无数个问号。这样,不用老师过多的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提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了。二、充分讨论交流,让每一个孩子有机会表达。例如:某一位在《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一课中,让同学们设计实验“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时,就经历了学生们不断提出质疑,不断进行改进,最后才确定其方案。刚开始学生只说用天平测量,将200毫升的水和200毫升的浓盐水分别放天平上量,但马铃薯的体积怎样确定呢?有的同学说:“选大点的马铃薯,切成圆柱形,放量杯里,让它也到200毫升刻度那。”马上有学生指出:“那样误差可能太大,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学过排开的水量,马铃薯排开的水的体积和马铃薯的体积是一样的。”立刻又有一名同学补充:“知道排开的水的体积就可以取同样多的浓盐水了,也不用把马铃薯放浓盐水里。”由此,利用学过的排开的水量这个知识,研究方案有了进一步,学生对此方案已没有异议,但在操作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教师正准备直接给学生一些提示,可一个念头打消了老师的这种想法。与其直接暗示给学生,不如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因为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不断的思考、反复的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解决问题,才能达到能力和思维的提高。所以,让学生来操作这个实验,果然,实验结束了,而得出的数据却不尽如意,由于材料的量少,它们之间的数量差异不大,有的组操作时误差太大,还得出相反的数据。这时,有同学反思了一下,说:“我们量马铃薯时从水里拿出来就放天平上了,应该擦干了再放。”其他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至此,“比较轻重”的实验方案已经很完善、很科学了,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逐渐成熟起来。三、重视科学记录,让孩子有话可说。例如,在《点亮小灯泡》一课中,当提出“怎样让灯泡亮起来”这个问题时,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并且画出猜想到的能使小灯泡发亮的方法,并将这些想法贴到黑板上,这就是学生最原始的想法,通过这样一些图,不仅能让别人很快明白你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能让你的脑子更清楚,帮你更快地将问题弄清楚。接着,再进行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同学们将实验所收集的信息和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规律。汇报时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