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语文浙江新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二)1.(2013·南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久而俱化[宋]洪迈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予得双雁于衢①人郑伯膺,纯白色,极驯扰②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其一块③独无俦④。因念.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始也,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体有大小,而色泽飞鸣则一。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曰天鹅。唐太宗时,吐蕃禄东赞⑤上书,以谓圣功远被⑥,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盖二禽一种也。(选自《容斋随笔》)【注】①衢(qú):指衢州。②扰:顺服。③块:孤独。④俦:伴侣。⑤禄东赞:吐蕃酋长。⑥被:遍及。(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块/独无俦B.两下不相/宾接C.宛如同巢/而生者D.今人/呼鹅为舒雁解析:A项中的“其一”是该句的主语,其后应停顿,“块独”是孤独的意思,不需划分节奏。B项中的“两下”指双方,是句子的主语,应与后面断开;“不相宾接”是句子的谓语,不需划分节奏。C项中的“宛如”是“好像”的意思,其后应该停顿,而后面的短语“同巢而生”相对紧凑,无需再划分节奏。D项节奏划分正确。答案:D(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因念.白鹅正同色____________②怡然..同群____________③雁不自知其为.雁____________④遂.铸金为鹅以献____________解析:“念”作动词时,义项有“思念”“惦记”“想到”“考虑”等。①句中是“想到”的意思(可联系《山市》“念近中无此禅院”中的“念”的意思来回答)。②句中的“怡然”意为“安适愉快的样子”(可联系《童趣》“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中的“怡然”的意思回答)。③“为”作动词讲时,读“wéi”,意思根据具体语境而定,可翻译为“做、行、当作、变成、是、治理、处理”等。根据原文,该句中的“为”是判断动词,应翻译为“是”。④句中的“遂”是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一个顺接连词,翻译为“于是、就”。答案:①想到②安适愉快的样子③是④就(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如是五日,渐复相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句承前省略了主语“它们(指鹅、雁)”,翻译时注意补出;同时注意将“如是”(像这样)、“就”(接近、靠近)等词翻译准确。答案:(它们)像这样过了五天,渐渐互相接近。(4)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雁和鹅属于同一类鸟,但不属于同一种鸟,因此,刚开始两种不同的鸟是互相不熟悉的,“分背”乃自然之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好多习性慢慢地被对方接受,于是“渐复相就”,“久”遂彼此“俱化”。答案:雁和鹅是不同的鸟,但属于同类,因为生活在一起久了,所以能彼此融合。参考译文:天生万物,久而久之都要发生变化,这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无论是有情感的还是无情感的,有知觉的还是无知觉的。我曾经从衢州人郑伯膺那里得到过一对大雁,全身纯白色,非常驯服可供把玩,把它们放到外面山谷里也不远飞。没有多久,其中一只死去,另一只孤独无依。我想白鹅和它的颜色相同,二者性情也相似,于是就找来一只(白鹅)与它做伴。开始的时候,两鸟根本不相理睬,一遇见,就各奔东西,相背而立。虽然用同一个盆子喂食,它们也不在一起进食。(它们)像这样过了五天,渐渐互相接近。十天过后,它们就像与自己的同类在一起一样,十分快活。但是它们的体形一个大一个小,其他如颜色、飞、叫都是一样的。时间长了,大雁不知道自己是雁,鹅也不知道自己是鹅了,就好像是在一个巢里出生的那样亲密,世间万物久而久之都会发生变化,于此可以得到验证。现在的人叫鹅为舒雁,有人也叫家雁,那浑身黑色的就叫雁鹅,大雁中体形最大的叫天鹅。唐太宗在位时,吐蕃酋长禄东赞向朝廷上书,来表明皇帝的功勋已经遍及周边,即使大雁在天上飞,也赶不上这种惠及的速度,鹅如同大雁,于是就用金子铸造了一只鹅献给了朝廷。大概这两种飞禽是一个种族吧。2.(2013·宁波)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而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解析: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后,根据句意划分。答案: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殊.无意味(很,非常)B.或议就近觅.饮者(寻找)C.择柳阴下团坐..(围坐在一起)D.各已陶.然(熏陶)解析:“陶”在句中应解释为“陶醉”。答案:D(3)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描绘你眼前所呈现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述能力。首先将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发挥想象,适当补充必要的细节,使画面更富有美感;最后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描绘画面。答案:示例:这是一个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油菜花一片金黄,蝴蝶、蜜蜂到处飞,男男女女穿着漂亮衣服,纷纷出来游玩赏春。面对美好春光,人们深深陶醉。(4)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作者的心情入手,体会作者的这种心情源自什么:观花、有酒、有朋友……答案:热爱自然,喜欢和朋友相处,自由自在,闲适快乐。参考译文:苏州城有南、北两个园子,每当菜花黄时,苦于园子附近没有酒家供饮酒。抱着食品盒前往,对花冷饮,极无趣味。有的商量就近寻找饮酒的地方,有的建议看完花返回来饮酒,但总归没有对着花喝着暖酒来的快意……街头有个姓鲍的,卖馄饨为业,花百文钱雇他的担子,约定明天午后。鲍欣然答应。第二天看花的人都来了,我告诉他们缘由,大家一致叹服。午饭后一同出发,还带了席垫,到南园,选择在柳阴下团坐。先煮茶,喝完,然后暖起酒热起菜。当日风和日丽,遍地油菜金黄,看花者青衫红袖,行走于田间小路上;蜂蝶乱飞,令人不饮自醉。不久酒暖了菜热了,坐在地上大吃。挑馄饨担的人也不俗,拉他一同饮酒。游人见了无不羡慕我们想得别致。吃得杯盘狼藉,大家都显出陶醉的样子,有的坐着有的躺着,有的唱歌有的呼喊。红日将尽,我想吃粥,挑担的就去买米煮粥,吃得饱饱的回来。3.(2013·兰州)阅读《师旷撞晋平公》一文,回答问题。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⑥。”【注】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②援: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清除。⑥戒:鉴戒。(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饮酣.______________②释.之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能力。①联系课内所学,“酣”曾出现在《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结合句意的理解,均可解释为“尽兴地喝酒”。②“释”可组词“爱不释手”,“释”可解释为“放”,“释之”即“放了他(师旷)”。答案:①尽兴(畅快)地喝酒②放(2)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文中“故撞之”有提示作用,易答“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师旷明明知道那句话是晋平公所言,而故意用“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引出晋平公的“寡人也”,以便指明那些话“非君人者之言也”,达到劝谏的目的。所以,相比较而言,“是非君人者之言也”作为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更恰当。答案:是非君人者之言也。(3)同为劝谏君王,师旷与邹忌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能力。《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由家事到国事,由己及人,委婉规劝,使齐威王愉快地纳谏,最终“战胜于朝廷”;本文中,师旷故意撞“小人”,引起晋平公注意,继而直接批评,直言纳谏,达到了劝谏目的。答案:邹忌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自身为例,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师旷先借撞“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直言以出,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劝谏的目的。(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喝的正高兴时,(他)就得意地说:“没有什么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只有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侍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避,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乐师,您撞谁呀?”师旷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刚才说话的人)是我呀。”师旷说:“呀!这不是为人君主的人应该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请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当作一个警告。”4.(2013·广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注】①鹬(yù):一种水鸟。②箝(qián):夹住。③喙(huì):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赵且.伐燕____________②以敝.大众____________解析:“且”在文言文中有“尚且”“况且”“姑且”“将要、将近”等意,在这里是“将要”的意思。“敝”是使动用法,意为“使……劳苦(贫困)”。答案:①将要②使……劳苦(贫困)(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_____________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