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与文化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北京(六十九万年前至公元前二二二年)第一节北京的先民及其文化遗存第二节封国的兴衰及其早期城市第三节燕都地区的经济、文化与民族第二章秦汉至五代时期的北京(公元前二二一年至九三七年)第一节秦汉——中原封建王朝的北方边城第二节魏晋十六国北朝——封建势力割据中心与北方游牧族南进据点第三节隋及唐前期——经略东北的军事重镇第四节唐后期及五代——藩镇割据的中心第五节幽蓟地区的经济与文化第三章辽宋金时期的北京(九三八年至一二一五年)第一节辽代的陪都——南京(燕京)第二节北宋边郡——燕山府第三节金代的统治中心——中都第四章元明及清中期以前的北京(一二一五年至一八四零年)第一节元代的大都第二节明代的北京(京师)第三节清中期以前的京师第五章清中期以后暨民国时期的北京(一八四零年至一九四九年)第一节辛亥革命前的京师第二节民国时期的北平(北京)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北京(六十九万年前至公元前222年)首都博物馆第一节北京的先民及其文化遗存一、北京人及其文化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惊了中外,被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猿人”或“北京人”。北京人属直立人。距今约70-20万年。1918年,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在周口店发现一处含动物化石的裂隙堆积。1921年8月,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和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进行了进一步勘查,1927年起进行发掘,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枚与师丹斯基发现的极为相似的牙齿化石。这颗牙齿经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的鉴定,确属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从1927年到1937年初的11年间,在周口店第一地点,也就是中国猿人遗址中,贾兰坡等先后发现了5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9块破碎的头骨以及大量的面骨、下颌骨、牙齿等骨骼化石,估计来自40个不同的男、女、老、幼,代表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古人类群体。北京人的生活北京人经常遇到猛兽的侵袭,遭受饥饿与寒冬的威胁。在艰难环境的折磨下,他们的寿命一般很短。根据对三十八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的研究,死于十四岁以下的有十五人,死于五十岁以上的仅有一人。平均寿命为17岁。二、从新洞人到山顶洞人1973年,在周口店第四地点,发现牙齿一枚、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牙为成年个体左上牙,因多熟食,比中国猿人牙小,但比山顶洞人牙大,牙根也长。经科学测定,距今约10万年,介于中国猿人和山顶洞人之间,称“新洞人”。1933年,在山的顶部洞穴中,又发现了另一时期的人类骨骼化石,定名为“山顶洞人”。他们是比较接近于现代人类的新人。距今约1.8万年。三、北京的新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至四、五千年期间,北京地区处于新石器时代。门头沟东胡林遗址房山区镇江营遗址平谷区上宅、北捻头遗址昌平区雪山村遗址1、东胡林人东胡林人生活在距今大约1万年。1966年发现的遗址位于门头沟区军饷乡东胡林村西侧,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这是一座以女性为中心的三人合葬墓,两个成年男性骨骼叠压,为二次葬。一个少女,骨骼排列有序,是一次葬。体质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致。少女的颈项上有用匀称的小螺壳穿系而成的项链,腕部佩戴有小段牛胁骨磨制串连的手镯。2、镇江营人镇江营遗址位于房山区南尚乐乡镇江营村北,东临拒马河。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50米左右。地表文化遗存大量的红、灰陶片,断壁上暴露出墓葬等。商周遗存发现于50年代,1986年在遗址上又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随之发现了一些房址、窑穴,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等。3、上宅、北捻头遗址上宅遗址在平谷县城东北17公里上宅村北的一块台地上,南临河。遗址中的重要发现是一条大灰沟,它是原始居民利用天然冲沟长期从事劳作的场所。这里的文化堆积可分为8层,第8层至第4层构成了上宅文化的主体。北埝头遗址在平谷县城西北7.5公里的北埝头村西台地上。这里的主要遗存是10座房址。它们布局较密集,属于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基本上呈椭圆形,长径一般4米以上,室内没有明显的门道痕迹。每座房址地面中部附近,都埋有一个或两个较大的深腹罐,其内存有灰烬和木炭等,应当是作为烧煮食物和保存火种的灶膛北埝头F2平面、剖面:这种在山前靠近河流地方选址先挖一个浅地穴,然后四周立柱,以支撑上部用树枝拱盖的屋顶,四面墙用草拌泥砌成,夏避酷暑,冬防风寒,是六、七千年前人类的居室4、雪山村遗址雪山遗址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城西4公里处,村西北有一座马鞍形的小山丘,名为雪山。雪山遗址于1958年发现,1962年开始发掘。遗址分布在雪山东南的台地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整个遗址面积1平方公里。第二节封国的兴衰及其早期城市一、夏商时期北京地区的青铜文化1、古史传说中的北京清华简·保训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归中于河。《山海經·大荒東經》王亥托于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殺王亥,取僕牛。河念有易,有易潛出,為國于獸,方食之,名曰搖民。郭璞注:“《竹書》曰:殷王子亥賓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師于河伯以伐有易,滅之,遂殺其君綿臣也。……言有易本與河伯友善,上甲微殷之賢王,假師以義伐罪,故河伯不得不助滅之,既而哀念有易,使得潛化而出,化為搖民國。”一、夏商时期北京地区的青铜文化1、古史传说中的北京2、夏家店下层文化期的北京遗址包括:昌平县雪山村、密云县燕落寨、密云县凤凰山、平谷县刘家河、房山区拒马河流域塔照村、镇江营、西营、大石河流域刘李店……制陶业折肩陶鬲(商代前期)(房山镇江营)冶铸业商铁刃铜钺长8.7厘米商朝时期1977年平谷县刘家河出土著名部族《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孤竹故城在平州卢龙县南十二里,殷时诸侯孤竹国也,姓墨胎氏。”孤竹名人:伯夷、叔齐——史记·伯夷列传燕亳陈璋圆壶南京博物馆藏陈璋方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二、周代北京地区的国家——燕1、建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召公奭于北燕。《史记·燕召公世家》记:“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召公奭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召公奭于北燕。召公奭,文献又称君奭,是周王室的太保。同周公旦辅佐成王平息武庚之乱,“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与周公旦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他常巡行乡邑,曾在甘棠树下决狱治事,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史记·燕召公世家》《诗·召南》有《甘棠》篇记其事,后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故。命克侯于燕“克罍”和“克盉”命克侯于燕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攸的故事2.周初分封有蓟燕•公元前11世纪,蓟国是统治中国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个分封国。•春秋中期,位于蓟国西南面的另一个封国燕,兼并了蓟,并迁都于蓟城。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国被强大的秦国所灭,蓟城一直是燕的都城。据考古学家考证,当年的蓟城就在现北京城区的西南部。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西周初年蓟城示意图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3.秦汉隋唐是重镇•秦时,在原燕地置广阳郡,蓟城(今北京)为广阳郡治所。•西汉时期,蓟城先后为广阳郡→燕国→广阳郡→广阳国→广阳郡等郡与王国的治所所在。•东汉时期,蓟城是东汉政权稳定北方的重镇。汉光武帝刘秀经营河北,主要依靠幽州郡上谷、渔阳两群突骑,为建立东汉王朝奠定了基础。北京大葆台西汉广阳王墓(黄肠题凑)燕京八景——蓟门烟树东汉北京一带郡县图3.秦汉隋唐是重镇•自曹魏以下,蓟城或为幽州燕郡治所,或为燕国治所。•十六国时期,鲜卑人慕容儁还曾一度在此建立前燕(352-357)。这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第一次在北京地区建立的政治中心。•隋朝废幽州为涿郡。•唐武德元年(618)复改为幽州,治所均仍在蓟城。•唐代,蓟城改称幽州城。为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也是中原边塞的交通枢纽。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朝鲜,即以幽州为基地。前燕南进示意图唐幽州城示意图4.辽朝陪都“南京”城•辽会同元年(938)后晋高祖石敬瑭遣使将燕云十六州图籍送于辽,辽太宗耶律德光遂升幽州为南京,建为陪都,又称燕京,蓟城则称南京城或燕京城。从而揭开了北京都城史的序幕。辽代天宁寺塔辽南京城示意图5.金朝“中都”是中心金朝灭辽以后,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展其东、西、南三面,次年竣工。金贞元元年(1153年),改燕京为中都,迁都于中都城。此乃北京正式建都之始。金中都水关遗址金中都复原图金中都大安殿遗址(北京建都纪念阙)6.元移旧址建大都元朝灭金以后,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决定以金中都城东北的原辽、金离宫为中心,修筑新城。元至元九年(1272)将新城命名为大都,定为京师。至元二十二年(1285),大都城基本竣工,历时18年。元大都城墙遗址元大都示意图7.明清两代帝王居•明初改元大都为北平,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改北平名北京,为陪都。•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以北京为首都,正式从南京迁都北京。•明朝占据元大都之初,即洪武元年(1368),将北城垣南缩五里至今北京德胜门、安定门一线。明成祖决定迁都北京后,永乐十七年(1419年)又将南城垣向南拓展二里至今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一线。•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边警日急,于是增筑北京南部外城,全城形势遂成“凸”字形。•明朝灭亡之后,清朝仍建都北京,城市布局无太大变化。明城墙遗址清乾清宫7.明清两代帝王居明朝:太惠成仁宣英代洪建永洪宣正泰英宪孝武世穆神天成弘正嘉隆万后有三宗光熹思后有三号泰天祯清朝:太太世祖圣世高天天顺治康雍乾仁宣穆敬德溥仪嘉道咸同光宣统•1911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年二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溃亡,北京作为帝都的历史到此结束。•在此后的30多年里,北京历经苦难:先是连年不断的军阀战争,使当年的帝都变得衰微破败;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入,古城在血与火中苦熬了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这座城市。•1949年春,古都北京和平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生的共和国的首都。8.近代史上革命城中山公园开国大典二、名胜解读•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北京皇城,在元皇城的基础上略做南移,许多元代的皇家园林被保留在明代的皇城之内,如元代的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后苑(今景山)等都成为了明代皇城的组成部分。•清代沿袭明制,在皇城的基本格局上并未做大的改变。1.皇城与紫禁城•据《大清会典》记载,皇城的正门是天安门,位于皇城南垣正中。•明时称“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1651)并易名为天安门,含“受命于天”和“安邦治民”之意。华表古称“谤木”。今天安门前的华表仍然保持了尧时诽谤木的基本形状。华表不单纯是个装饰品,而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标志。天安门和华表•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开始营造紫禁城,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因此皇帝居所又称紫禁城。1.皇城与紫禁城紫禁城星座示意图•紫禁城中轴线分明。•南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是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地方。•北部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帝后居住的地方。•东为太庙、西为社稷坛。•紫禁城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完全服从并体现了古代宗法礼制“面朝后寝,左祖右社”的要求,她集中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是中国二千多年专制社会皇权思想的集中体现。1.皇城与紫禁城故宫平面图(紫禁城)•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7),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王朝倾全国物力营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文物被洗劫一空。3.圆明园和颐和园日落湖山夹泪痕,天边银杏掩黄昏。洋人烧尽皇家殿,唯有洋楼柱石存。——李才波圆明园西洋楼遗址圆明园流失兽首•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