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护理查房查房内容•1.疾病知识相关介绍•2.病情介绍•3.护理•4.健康指导•5.预后疾病知识相关介绍•心肌病是指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以病理生理、病因学和发病学为基础,心肌病分为1.扩张型心肌病2.肥厚型心肌病3.限制型心肌病4.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5.未分类心肌病6.特异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特征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可产生心力衰竭。男性多于女性,常伴有心律失常。•起病缓慢,早期病人可有心脏轻度扩大而无明显症状。当病人有气急甚至端坐呼吸,肝大,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时始被诊断。常出现各种心律失常,部分病人可发生栓塞或猝死。主要体征为心脏扩大,可闻及第三或第四心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疾病知识相关介绍•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X线:心影明显增大,肺淤血征。•2.心电图:可见多种心律失常。•3.超声心动图:心脏各腔均增大,以左心室扩大早而显著,室壁运动减弱,提示心肌收缩力下降。彩色血流多普勒显示二尖瓣、三尖瓣反流。•4.其他: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等均有助于诊断。疾病知识相关介绍•诊断要点本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病人有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若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心腔扩大和心脏搏动减弱,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但须除外各种病因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后方可确立诊断。•治疗要点针对心力衰竭和各类心律失常。本病较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应慎用洋地黄。病情介绍张家全,因“气喘、胸闷、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1月”入院,BP:120/90MMHG,精神萎靡,高枕卧位,双颊发红,口唇略发绀,呼吸急促,颈静脉怒张,肝颈反流征阳性,两肺呼吸音粗,闻及低调干湿啰音,心界两侧扩大。HR:50/MIN。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快慢不一,心尖部闻及3/6SM及2/6DM,脉搏短绌,腹平软,肝剑突下3指,压痛阳性,脾未及,肝肾区叩痛阴性,全身浮肿。1.4生化:白蛋白30.6G/L,尿酸591UMOL/L1.5心超:升主动脉硬化并增宽,心包少量积液,全心扩大,以左心为主,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轻度高压并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减退。1.7腹部B超示肝淤血,腹腔积液,胸腔积液。予以米力农强心,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冠、呋塞米及螺内酯利尿、生脉活血益气,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多巴胺正性肌力、输血浆等治疗。护理•P1:心力衰竭:与心肌病致心腔扩大、心肌收缩能力减退有关。•I1:1.注意休息,加床档。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适宜温湿度。•2.半卧位或端坐位,急性期可采用双下肢下垂或四肢轮扎,减少回心血量,改善肺淤血,同时注意防坠床。•3.密切观察病情病情变化。•4.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5.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Q2H翻身,骨隆突处加软垫。•6.保持病人情绪稳定,必要时遵医嘱予以镇静剂。•7.遵医嘱应用利尿、强心、扩血管药物,并注意用药护理。•8.补液速度不宜过快,20-40滴/分,防止发生急性肺水肿。•9.吸氧。•10.饮食清淡、低盐、易消化,少食多餐。•11.适量活动。•12.心理护理。•O1:至1.5患者心力衰竭得以缓解。护理•P2:气体交换受损:与心力衰竭有关•I2:1.注意休息。去半卧位或端坐位。•2.吸氧。•3.心理护理。•4.控制输液速度。•5.病情监测。•O2:至1.5患者胸闷明显缓解。护理•P3: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所致能量消耗增加和机体缺氧状态有关•I3:1.根据病人病情了解病人过去与现在的活动型态,判断患者恢复以往活动能力的潜力。•2.制定活动目标与计划。•3.监测活动中的反应。•4.协助患者并指导其生活自理。•5.出院活动指导。•O3:至1.16患者可于床边少量活动。护理•P4:焦虑:与疾病慢性过程、生活方式被迫改变有关。•I4:1.予以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使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一定认识。•2.关爱病人,缓解病人焦虑情绪。•3.动用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家属陪护。•O:至1.7患者焦虑情绪明显缓解。护理•P5:知识缺乏:患者及其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及相关护理常识。•I5:1.有计划的予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相关知识介绍。•2.有计划予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相关护理知识。•3.加强健康宣教。•4.做好出院健康指导。•O5:至1.16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病相关基本知识及护理基本了解掌握。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症状轻者可参加体力活动,但避免劳累。防寒保暖,避免情绪激动。•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饮食,以促进心肌代谢。心力衰竭时低盐饮食。•3.用药与随访坚持遵医嘱用药,以提高存活年限。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定期随访。症状加重时应立即就诊,防止病情加重。预后•扩张型心肌病病程长短不一,心力衰竭的出现频度较高。预后不良。以往认为出现后5年存活率在40%左右,死亡原因多为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近年来,由于治疗手段的进步,病人存活率已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