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方学院优秀课程申报书.doc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附件三:河北北方学院优秀课程申报书申报部(系):中医系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负责人:xxx建设时间:1991年9月申报日期:2004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课程负责人情况姓名性别男出生年月1955.2联系电话专业技术职称讲师、主治医师现任职务中基教研室副主任学位硕士最终学位授予学校山东中医学院主要教学工作简历王陶冶,男,吉林临江人。1989年起担任本院的教学工作,讲师,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中医基础教研室副主任。自参加本院教学工作以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既教书又育人的原则,求真务实,爱岗敬业,十几年来,在教学、临床、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教学方面,自1989年以来,先后担任学院中医系本、专科《内经选读》、《各家学说》、《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生育学》、《中国哲学基础》(中基拓展课程)和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学》等7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态度端正,学术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积极组织并始终参与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课堂教学严谨、务实、求真,以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相结合见长,以知识渊博、逻辑性强、语言生动、说理透彻、思维敏捷取胜。注重启发式教学,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赢得了本系广大师生的广泛赞誉。在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评价中,先后6次荣获优秀理论课授课教师称号。在临床带教方面,十分注重对学生临床应变能力的培养。为了强化见习、实习学生的基本技能,特意将某些临床症状突出的病例,让学生尝试诊断,并不厌其烦地进行询问、启发、讲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此外,还把自己从事临床二十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行之有效的成方、验方和秘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有时,为了给学生讲解疑难、重点病例,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赢得了广大实习生的衷心爱戴与敬仰。在教学管理方面,自1991年担任中基教研室副主任以来,工作严谨务实。十分注重对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的培养,亲自指导撰写教案,组织试讲,随堂听课,课下及时交流体会,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适应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作为教研室副主任,特别注重本教研室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一直坚持集体备课,对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精心组织相关教师讨论,最后作出结论性意见。另外,还通过敦促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各自取长补短,来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倡导、组织教学改革。自1991年正式确定中基教改项目以来,数十次组织召开教研室会议,确定目标,分解任务,督促实施,现已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教改”目标之一的“中基系列拓展教材”之《中国哲学基础》,已经成稿。主要教学研究工作成果:主持“中医基础理论”教改工作,组织编写中基教改拓展教材——《中国哲学基础》、《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中医学—历史与未来》。《中国哲学基础》现已成稿并已经授课,另外两部正在编写之中。先后六次荣获学院“优秀理论课任课教师”称号。主要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成果主要科学研究工作成果:1、主持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心衰康口服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2001——2003)2、论文“中药心衰康对阿霉素心衰大鼠治疗机理的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6)3、论文“心衰康煎液对实验心衰大鼠左心室内压的影响”《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5)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课程骨干教师情况姓名年龄专业技术职称学位教学任务签字王陶冶49讲师硕士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各家学说、中医诊断学、中医生育学、中国哲学基础(中基拓展课程)中医学田翠时40副教授硕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双语教学季增荣40讲师硕士在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张淑萍37副教授硕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学张秀琴29助教硕士中医学、内经选读刘之民42讲师硕士在读中国哲学基础(中基拓展课程)、医古文孙洪生39副教授博士在读中医学、中国医学史杨洁28助教硕士在读中医学、内经选读陈桂敏40副教授硕士在读中医学、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1、本课程目前状况分析:(含课程性质、学时)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涉及5个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为考试课。中医本科96学时,中西医结合高职128学时,中西医临床本科80学时。临床医学本科30学时,临床医学高职45学时。自1991年以来,我们对该学科进行了系统性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医系2001—2004届中医本科专业毕业生合计340人,其中考研学生151人,总成绩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的99人。其中以中基为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的学生114人,占参考学生总数的75.5%,平均成绩81.5分。总成绩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的99名学生中,选择中基作为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的75人,占75.8%,平均分数83.4分(详见背景材料1)。足以证明本门课程教学质量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扎实、牢固,方法得当。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下工作:(1)把教书育人的思想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寓德育于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推行理论、知识、技能、方法的全方位教育,明确提出中医专业的大学生首先必须是文化上的大学生。针对个别学生的厌学情绪,旗帜鲜明地提倡“富有诗书气自华”,“是真名士自风流”的价值取向。(2)分解教材,区别信息点、重点、难点,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详见背景材料2)。将中基教学内容细化为所有信息点,具体区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级别,制定相关文件,使之制度化。(3)调整教学内容:自1992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A.加强绪论部分的教学。五版教材绪论4学时,其内容不利于说明中医学的科学性,不利于学生全面而准确地掌握中医学的思想方法。我们将绪论内容扩展为《中医学导论》,增加到12学时,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即对中医学有大致的了解。这既是一个缓冲,也有利于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并能强化中医专业思想。B.五版教材经络学说,病机学说等内容与中医诊断学等课程重复,课程设置不合理。我们在教学中逐步删减,用有限的时间,把重点、难点讲深讲透。而96年开始使用的规划教材,内容设置与此相符,说明我们的教改工作具有前瞻性。C.调整某些章节的先后次序。将气血津液与脏象学说授课的先后次序,数次进行调整,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D.对部分中医概念反复探讨,重新定义。E.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决定编写“中基系列拓展教材”。其中《中国哲学基础》已成稿并开始授课(详见背景材料3)。其他两部正在编写中。(4)改进授课方式:A.理论教学注入超前介入临床的理念。在授课中,力求在每一章节介绍一些简、便、廉、效的临床治疗知识,提倡学生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B.寻求典型病例,组织学生观摩临床诊疗疾病的过程,以增强学生对中医诊疗的感性认识,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C.开展讨论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D.身体力行,从严执教,我教研室所有任课老师每次上课均提前到达教室,科学、完整地使用每一学时。要求学生精神饱满,精力集中,保持有序活跃的课堂气氛。所有考试、考查均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规定。(5)改进考试、考核方法:经过几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了较为符合教育测量学理论、学生特点及考试时间的试卷模式,并将其固定化,包括题型、分值及题量;命题严格按照教育测量学要求进行,评卷按标准答案给分点实施,使其合理化、规范化、标准化。在引进试题库之前,中基试卷已被中医系确定为首批院际交流试卷。尝试在期中考试实行开卷考试,测试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次中基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75+5分,效度、信度良好,符合学院规定。(6)加强教材建设:经长期酝酿,反复讨论,我教研室于2003年3月决定编撰《中基拓展教材》,作为第二阶段教改的切入点之一,并上报中医系得到批准。其中拓展教材之一的《中国哲学基础》已经成稿,另外两部《现代科学方法论》、《中医学——历史与未来》正在编写之中。编撰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细目》。此外,还参加编写河北北方学院成人专升本指导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医古文》、《内经》、《中国医学史》。部分教师还参与编撰了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实验中医学基础》(学院内部使用),《中医学》(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见背景资料4)。(7)开展专题讲座:自1999年以来,我教研室共开展学术讲座5次,题目分别是:《中外医德观之比较》(1999、10)、《清灵甘润治法源流论》(2000、5)、《钱乙的理论与临床贡献》(2001、9)、《王旭高治肝三十法》(2002、6)、《中医学汉译英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03、9)。除了《王旭高治肝三十法》是中医系根据教学需要安排之外,其余4次都是教师根据教研室的安排,义务为同学开设。(见背景资料5)(8)开展双语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根据学院的要求,选取部分章节由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用双语进行教学,已取得初步成效,以后将逐步加大双语教学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学时数,争取把中医基础理论建设成双语课程。(9)注重师资培养:本教研室有在读博士1名,6名教师参加了研究生班,其中两名教师已取得硕士学位。有完善的师资培养计划。本门课程骨干教师均为硕士研究生,都具有独立开展教学法研究、教学内容更新、多门课程交叉任课的能力。本教研室先后有12人次被评为理论课优秀授课教师。另有5人次获得其它荣誉称号。2、申请建设理由:《中医基础理论》不仅是中医学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涵盖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全部精义,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立德成才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91年第一阶段教改以来,在我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本门课程的教学成绩斐然。我院中医系培养的诸多高水平中医工作者,均获益于本门课程。四年来,我院中医系毕业生参加研究生考试比例接近50%,研究生考试过线人数占应届毕业生30%,其中中基课程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后续课程对本课程评价良好。学生对教师的工作和授课质量给予高度评价。本课程为培养中医高素质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得到了院、系两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本课程也面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压力。我教研室经反复讨论,决定以创编拓展教材,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实验研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为切入点,迎接挑战,使我院中基课程从内容、方法到教师素养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这既需要我教研室加强教学管理,深入开展教改,培养每个教师开展创造性工作的能力,需要本教研室每位教师不断学习、开拓创新,也需要院、系两级领导在精神上、人员调配上、经费投入上给予更多支持。我院《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开设是成功的,具备巨大的发展潜质,有明确的、周密的、操作性强的发展方向。希望院、系领导给予支持。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3、课程建设经费落实情况:1991年以来,学院为我教研室配备了经络人200个。收录机一台。幻灯机一台。幻灯片3套,投影片1套。教学参考书十余套。计算机一台。4、经费使用规划(详细说明):激光打印机及相关耗材(3500元)数码摄像机(市价)多媒体光盘刻录机1台及多媒体课件制作费用(市价)教改调研、科研活动资料费用(网上查新,下载、资料打印、复印等,1000元/年)中医生理病理模型制作费用(5000元)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约1万元。待学院统一规划)脉象仪(4万。待学院统一规划)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脉诊仪(市价。待学院统一规划)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课程所在系(部)意见:签字:单位(盖章)年月日学院专家组意见:签字:年月日学院审批意见:签字:单位(盖章)年月日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