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以上医院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求与实践PANENCHUNMPH,ChiefPhysicianHuai’an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2020/4/292主要内容1背景简述23主要工作内容工作依据一、背景简述2020/4/294JohnSnow约翰·斯诺(1813-1858),英国麻醉学家、流行病学家,被认为是麻醉医学和公共卫生医学的开拓者。2020/4/295我国很多流行学家是从事临床出身!2020/4/296•在悬崖边上搭建坚固的护栏,远比在悬崖下准备救护车重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2020/4/297旧防治模式对慢性非传染病的不适应健康教育临床治疗健康状态危险状态疾病状态公卫医师临床医师慢病防控策略--旧的防治模式?2020/4/298理想的防治结合新型模式防治兼能的医生防治兼顾的医疗服务健康教育非药物和药物一级预防临床治疗和二级预防健康状态危险状态疾病状态公卫医师临床医师慢病防控策略--理想模式2020/4/299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2020/4/2910疾病控制的模式2020/4/2911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1993年各级各类专病防控办公室分别建立,并在慢性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二阶段1994年-2019年卫生部和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专门处室和中心,各地疾控中心陆续成立专门科室,政府在慢性病防控的责任开始逐步显现。第三阶段2019年-现在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得到较快发展;2009年中编办批复成立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由各级疾控中心、专病防控研究办公室、二级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全国慢性病防控体系初步形成。中国慢性病防控体系得到发展2020/4/2912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网络卫生部中国CDC国家癌症中心、心血管病中心、……省卫生厅(局)省CDC省级各类专病防治办公室地市卫生局地市CDC县区卫生局县区CDC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行政管理技术协调技术指导属地综合医院和慢病专科医院属地综合医院和慢病专科医院属地综合医院和慢病专科医院2020/4/29132020/4/291313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慢性病监测和预防控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慢性病防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分析二、工作依据2020/4/2915国际上对慢病高度关注联合国慢病峰会WHO为主的多边或区域性会议联合国大会–2019年9月,联合国大会关于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的高级别会议,通过了《关于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的政治宣言》–2019年5月,联合国大会64/265决议决定于2019年召开有关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的高级别会议世卫大会–WHA61.14决议,批准了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战略的行动计划。成立NCDAlliance首届慢性病部长级会议2020/4/2916中国正处在快速健康转型时期面临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双重威胁流行病学的转变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经济增长收入增加教育普及科技进步生活提高医疗改善传染病发病死亡下降人口模式的转变健康转型总生育率下降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化慢性病发病死亡增加经济和健康不公平增加传染性疾病未得到控制或死灰复燃新发传染病人口流动异地/跨境传播流行依然构成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疾病2020/4/2917数据来源:中国死因回顾调查和疾病监测中国人群死因构成,1973-2009未知伤害其他慢性病COPD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母婴疾病感染性疾病中国人群慢性病死因构成逐年增加2020/4/2918慢性病的属性?生物性社会性2020/4/2919影响健康的因素60%15%10%8%7%遗传社会医疗条件环境气候条件生活方式流行病学斜坡理论2020/4/2920我国慢性病防控面临着患者基数大、疾病病程长、经济负担重、社会认知不足、支持环境缺乏等问题,亟待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防治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慢病防控仍需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整合——创新融合发展中国慢性病或面临“井喷”,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健康梦助推中国梦。将过去叫“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说明预防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但我们现在卫生控制体系预防控制和疾病治疗是分离的,我们的疾病控制人员大多是应付传染病的传播,而对慢性病、常见病的传播没有太多有效的手段。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2020/4/2921目标:完善防控网络和工作机制,建立监测和信息制度构建支持性环境,落实部门职责措施:关口前移,拓展服务,规范防控,抓好示范,明确职责,共享资源,加强科研15部委联合发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9-2019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治规划慢性病防治历程中的“里程碑”以规划为指导,落实慢性病防控措施2020/4/2922工作依据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卫生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局相关文件市直医院目标(疾病控制部分)三、具体工作要求2020/4/2924具体工作内容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死因网络直报慢性病发病死亡监测报告采集报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接诊信息无烟医疗机构建设(转交爱卫办、健康教育所)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2020/4/292660%ofglobaldeathsduetoNCDsWorldwide,ElevatedBPistheLeadingCauseofPreventableDeathsGLOBALHEALTHRISKS©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92020/4/2927美国资料为18-74岁人群,中国资料为15岁以上人群资料来源:JNCVI;JAMA.2019;303(20):2043-2050;陶寿淇等,中国高血压杂志2019。中美两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比较美国美国美国中国中国中国NHANES-INHANESIINHANES-IV高血压调查NNAHS成人危险因素监测1976-801988-91Aug-07199120192019知晓率0.510.730.800.270.300.34治疗率0.310.550.730.120.240.36控制率0.100.290.500.030.060.17?2020/4/2928概念:首诊测血压指全科诊室(内、外、妇科)、慢性病管理室、中医门诊等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作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本年度第一次到该医疗机构来就诊即为首诊。查看门急诊日志(或电子病历)、相关工作报表并现场观察计数(可现场抽取一个月份门诊日志,至少检查20名35岁以上人群就诊记录,达到95%及以上),计算首诊血压测量率,随机抽查各科室执行情况。要求:(1)建立制度文件(2)门诊日志有记录(3)门诊有提醒标识(4)有首诊测血压的统计表医疗机构名称是否有首诊测血压制度是否有门诊记录查看门诊首诊记录数测血压人数首诊测血压率其他资料(如文件、照片)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现场复核表死因网络直报2020/4/29302020/4/2931一、具体任务:院内开展死亡网络报告工作。在医疗卫生机构或者来院途中死亡者,由负责救治的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推断书)。二、报告程序、时限医疗机构负责救治(或调查)的医师填写《死亡证》第一联,交由指定科室或人员登录死因系统进行填报(15天内通过网络进行报告,网络填报时,须要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由死因系统完成《死亡证》第二、三、四联打印后,加盖公章交予死者家属,作为办理户籍注销、殡葬手续依据。2020/4/2932收集信息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院内死亡报告责任科室死因信息的审核、订正门急诊发现死亡病例县(区)CDC县(区)妇幼7天内通过网络审核确认死因网报流程图住院死亡病例汇总核实并网报2020/4/2933三、院内质控1、定期对院内医师进行死因相关业务培训,规范报告流程,明确报告责任人,正确填写死亡卡,规范填写死因链。2、每季度开展院内漏报调查,重点核查门急诊抢救记录本与门急诊死因登记本、院内网报死亡信息是否一致,对住院死亡者应从病案信息系统中调取死亡信息与死因登记本、院内网报死亡信息进行核查。2020/4/2934四、死亡卡的填写2020/4/2935死者基本信息填写1、钢笔或碳素笔填写。2、证件类型和证件号码尽量填写(身份证号码)。3、年龄按周岁填写,婴儿填写实际存活的月、日、小时。4、出生、死亡日期按死者实际情况填写,婴儿死亡填写到时、分。2020/4/2936死亡链填写的基本内容(1)第Ⅰ部分__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要求填写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这是每例死亡必须填写的内容。第Ⅰ部分不需要报告临死的方式,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全身衰竭、多脏器衰竭综合征等。填写在(a)行的是直接造成死亡的严重疾病、损伤或并发症等。从(b)行起应填写可能引起(a)行或上一行情况的更早的原因,直至填写到最早的原因为止,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顺序,即(c)行引起(b)行、(b)行引起(a)行。(2)第Ⅱ部分__促进死亡的原因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第Ⅱ部分报告的情况与第Ⅰ部分报告的情况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而促进了死亡。第Ⅱ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可以不填。(3)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每个情况从发生到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如果不能提供的话,也可以不填。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请填写具体病名,勿填症状体征)Ⅰ.(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______________(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其他疾病诊断(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4/293737死亡原因__定义基本概念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根本死亡原因__定义2020/4/293838根本死亡原因__解释把每个疾病或损伤看作为一个事件,死亡是由于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的事件所引起,而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就是根本死因。如果是损伤造成的死亡,则“产生致命损伤的外部原因”就是根本死因。2020/4/293939疾病:疾病1→疾病2→疾病3…→死亡死因链的确定案例某人因30年前患慢性支气管炎,10年前引起肺气肿,5年前引起肺心病并逐渐加重并最终导致死亡。本例的死因链确定为: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就是“慢性支气管炎”。(ICD10为慢阻肺!)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Ⅰ(a)肺心病5年(b)肺气肿10年(c)慢性支气管炎30年Ⅱ2020/4/294040损伤/中毒:外部原因→临床表现→死亡某人因在道路上行走时意外被卡车撞倒引起颅骨骨折、颅内损伤并最终导致死亡。本例的死因链确定为: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损伤”就是“颅骨骨折”,而造成“颅骨骨折”的外部原因是“在道路上行走时意外被卡车撞倒”。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Ⅰ(a)颅内损伤1小时(b)颅骨骨折1小时(c)行人在道路上行走1小时意外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