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复习专题----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岚山一中高三地理组山东高考文综能力要求《考试说明》明确提出重点考察考生的以下四项能力: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⑶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⑷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其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其他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所谓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地理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回答“能力立意”试题的前提条件、考生解答问题的“入场券”。•2007---2009山东高考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新情景、新材料”的命题方式,09年全卷共有地图10幅、表格2幅,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比较齐全。无一例外均需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应用信息,在整个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寻找解题思路并组织答案。大部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比较弱,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信息获取不全面.无论是图像信息还是文字信息,放到卷面上给考生提取和解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够无遗漏的提全信息,最终,由于信息不够,导致解题过程出现错误。•2、信息提取过程中解读错误.提全信息只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要对不同的信息进行解读和归类,并在解题的过程中正确使用。•3、对解读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正确描述,不能利用解读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一、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启示:加强审题规范的教学,强化学生从题干文字和图表中获得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训练,特别是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去搜索相关信息是我们三轮复习的重要任务之一二、专题讲解--------1.正确理解、把握“获取和解读信息”考核目标从考试的角度讲,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确,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事实上,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具体要求包括3项:(1)从题目的材料中获取所承载的信息(有用无用),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2)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提供的图文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地理解,并合理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2.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主要途径(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题号后的文字表达或热点时事的背景材料,包括图名信息,每一组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文字材料都是精选的,解题时一定要对背景材料进行仔细的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材料中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对策:培养学生对有效信息标志或画线的习惯【例1】【例1】: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4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作者北顾的是高原的深秋景色。(8分)试题文字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有:情境设置中的空间信息高度信息——登高、俯视;方位信息——南望、北顾;时间信息——晴岚可爱(能见度好)、寒沙衰草(深秋);思考问题依据的地理事物——太行诸山文字材料:“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需正确理解和准确捕捉文字材料提供的信息解题思维过程:确定太行山位置是关键储备知识:太行山在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处,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一部分;以北京、小五台山位置为参照,并根据200米等高线确定,太行山位于其附近;再根据“南望、俯视”等文字信息,判断游记作者所在位置应在太行山之北,即115ºE与41ºN的交点附近;从图上位置结合时间信息,可判断作者北顾的具有“寒沙衰草”的地方是内蒙古高原。(1)图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作者北顾的是__________高原的深秋景色。115°E、41°N内蒙古●(2)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图像信息是指各种类型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如光照图、等值线图、地理坐标统计图、地理结构统计图、区域图、原理示意图、联系图等各种图形所承载的地理信息,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能力向来是地理学科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近几年由于高考命题越来越成熟,出现在地图上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有效的。特别关注两类:一是统计图(注意坐标所表示的含义并认真分析其变化趋势,从中获取和解读有效的信息),二是区域图(依托地理要素常命制综合题,体现区域性)。•区域图解读的一般思路是:(1)先读图名理解其含义(图名揭示所要考查的内容);(2)看图例:包括比例尺和方向,要弄清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含义(3)解读信息:将图例回归区域,审图中的具体内容,看分布、找规律,注意相互关系,由显性信息深入到隐性信息,由表面信息到深层次信息的解读。审图要注意联系所学,图文结合、图表互换、图图转换等如【例1】中获取图像信息——经纬度、北京及小五台山、长城、200米等高线、等温线【例2】读图,回答下题(1).图示地区主要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以地图为例,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图像信息获取•【例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6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区。干旱、半干旱【例4】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A.城市人口数较少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坐标统计图看坐标称,看图例,看曲线变化(3)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将地图和表格组合起来构成一种新的情景提供信息,是高考试题的图表化的表现。地理表格中常列出一些数据,表格中的数据资料均是客观、真实的,根据数据的量、变化趋势、相对关系可获取信息•关键:从表格的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如:最高数值或最低数值,大小的变化规律,相互之间数据的比较等。从表格中发现问题,用表格外的知识解决问题。•【例5】下图表示中国、日本、韩国2000年蔬莱贸易关系,图中箭头①~⑥表示贸易方向,相应的贸易量见下表。据此回答1~2题。①②③④⑤⑥(单位:吨)290913369282155808247277361.甲、乙、丙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韩国、日本、中国B.日本、中国、韩国C.日本、韩国、中国D.中国、韩国、日本29091336915580828227736247本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三国名称、贸易关系内容、图中箭头所示贸易方向、贸易量数字。然后根据提供的数字进行分析,联系三国具体情况分析判断(4)从组题的关联性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现在高考中的组题往往都围绕一个共同的背景材料设问,各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前一题的答案可能是解答后一题的信息,所以要重视这种信息的提取。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右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数据)。完成1-3题。1.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2.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B.第一产业中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中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中心移动最快3.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例6】三、加强试题信息获取技术训练,应对试题解读关(一)盘活知识,理顺解题思路(1)采取分层分步获取信息方法,全面掌握已知条件文字信息图表信息背景材料试题设问试题答案有效信息为主,干扰信息极少命题意图,答题方向前后题联系图形名称图边坐标、图例图中信息点、线、面分布特征数据、文字、注记审题的一般步骤(引用)A.读题干:审题时仔细冷静,要全面、准确阅读所给材料,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找出题干中设问的关键词和限定语,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揣摩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生题找联系,熟题找差异)。(2)执行前后二次独立审题规范,及时突破思维定势B.读图、析图:☆先读图名确定知识范围;细辩图例和注记☆看图像特征,寻找标志数据(注意辅图)如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读图中的经纬度以及图中的辅助材料,准确地确定区域范围;☆提取与题干设问有关的信息,特别是图表材料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表的形象、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有时可进行图图转换,将已知图像的信息、材料转换到另一图像中,它可更多地发现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C.对题干中的设问进行综合分析:将题干和图像(地图)提供的信息相结合,运用直接信息及隐含的间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路才能畅通、敏捷。总之,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运用直接信息及隐含的间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路畅通、敏捷。对于提高高考题的得分率至关重要。(3)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三、专题练习•见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