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考研动机的主要因素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5・出国与就业Work&StudyAbroad就业指导影响大学生考研动机的主要因素研究◎吕冬诗 徐宝贵 张 彬  哈尔滨工程大学【摘要】以10所“211”高校2006级716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影响大学生的考研动机以及考研学校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选择考取本专业和选择考取跨专业的学生的考研动机存在显著差异;选择考取本校和选择考取外校的学生的考研学校选择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建议。【关键词】大学生;考研动机;影响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本科教育由少数人占有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从而导致就业压力剧增、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过渡到科技的竞争,这就迫切需要拥有丰富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在就业压力和高素质高学历人才需求的双重因素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之路。据统计,以黑龙江省某211院校为例,本科毕业生的考研率逐年递增。2006年本科生的考研率为34.3%,2007年为31.5%,2008年为36.6%,2009年为42.2%,到2010年考研率增长到44.2%。“考研热”一再升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随之而来的是考研各方面的问题。因此,立足于我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对不断升温的“考研热”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透视是极其必要的。综上所述,本研究对2006级本科生的考研动机进行调查分析,对其共同因素及特点进行总结,试图找出当前本科生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影响他们选择考研的因素有哪些。这不仅能真实地了解与掌握学生考研的动机,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考研心态,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并为他们创造有利的考研学习条件。1.研究方法1.1研究过程本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考研顺利的学生705名,随机选取的考研失利学生95名,回收有效问卷716份,问卷回收率为89.5%。共有705人成功考取研究生,其中考取本校研究生429人,考取外校研究生276人。1.2数据处理数据均采用spss11.5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分析2.1样本的分布本次调查的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表1样本分布情况性别考取地考取专业男女本校外校本专业跨专业人数523140404310562151占总人数的百分比7319.656.443.378.521.12.2考研动机总体情况2.2.1考研时间关于何时决定考研的这一问题,调查结果如表2:表2决定考研时间的分布情况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学之前人数486841915222占总人数的百分比6.79.558.521.83.1结果显示,有超过80%的学生在大三后才决定考研,由此可以看出大三是许多大学生人生的转折点,一部分学生在这个时候选择了考研,一部分学生选择了找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持观望状态,处于既想考研又想找工作的矛盾之中。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指导教育,让学生尽早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制定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2.2.2考研动机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有着较积极的考研动机。调查结果如表3:表3考研动机的分布情况为了以后能找到好的工作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对本科所学的专业不喜欢,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受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影响没准备好就业,想继续过校园生活没什么目标,大家都考我就考其它人数2113314559411414百分比29.546.26.38.25.72.02.0结果显示,有46.2%的学生表示考研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这部分学生有较为强烈的求知欲,注重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期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通常他们有着较为端正的考研动机;有29.5%的学生的考研动机过于功利,只是为了以后能找一个好的工作;另外有8.2%学生是受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影响,这些学生考研并非出于个人自愿,而是顺从于家庭或老师的压力和期望;有6.3%学生是因为不喜欢本科所学的专业,想通过考研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这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很强烈,但是所面临的问题会更多,跨专业考研所面临的困难是其他同学的几倍,因而更容易产生问题;还有5.7%的学生是因为没有准备好就业,没有准备好迎接社会的挑战,而继续在校园的生活中寻求安全感,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较不成熟,需要更多的关注;还有2.0%的学生考研目的不明确,考研只是跟风,是一种从众心理,这些学生成功考入研究生后容易产生浮躁心理,很难专注于学业,学习意识淡漠,难以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2.2.3考研学校的选择在考研学校的选择主要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一问题上,调查结果如表4:表4考研学校的选择分布情况学校的知名程度考取专业的排名导师的知名程度考取专业难易程度考取学校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家庭因素的影响本科期间学校(院)对你的影响其它人数103260728281238311百分比14.436.310.111.511.33.211.61.5调查结果显示,有36.3%的学生认为考取专业的排名是影响考研学校选择的主要因素;此外,学校的知名程度、导师的知名度、考取专业的难易程度、考取学校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本科期间学校(院)的影响等因素都对考研学校的选择产生的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在对所要考取的学校的选择上,有超过11%的学生受到了本科期间学校(院)这一因素的影响。这一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学生就读本科期间,学校(院)的工作等情况也对学生的考研选择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正确引导学生的考研动机,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考研的目标。3.考研动机和学校选择因素的差异分析3.1考研动机的差异分析将性别与考研动机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发现差异不显著(χ2=9.280,p>0.05)。这一结果说明,在考研动机上,男生和女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将研究生考取地与考研动机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发现差异不显著(χ2=1.010,p>0.05)。这一结果说明,在考研动机上,选择考取本校和选择考取外校的学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将选择本专业/跨专业与考研动机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发现差异显著(χ2=92.246,p<0.001)。进一步比较发现,“为了找到好的工作”、“进一步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对本科所学的专业不喜欢,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以上三个因素,是影响考研学生选择考研专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跨专业考研的难度比本专业考研的难度大很多,但是依然有21.1%的学生选择宽专业的考取研究生。通过与辅导员访谈进一步了解到,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对本科专业的不喜欢或为了找到好的工作,这也与我们的调查情况较为一致。3.2考研学校选择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将性别与考研学校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发现差异不显著(χ2=8.216,p>0.05)。这一结果说明,在考研学校选择的影响因素上,男生和女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将研究生考取地与考研学校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卡方检验,结・6・出国与就业Work&StudyAbroad就业指导果发现差异显著(χ2=98.445,p<0.001)。进一步比较可以看出,“学校的知名程度”、“考取专业的排名”、“导师的知名程度”、“考取专业的难易程度”、“考取学校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以及“本科期间学校(院)的影响”以上六个因素,是影响学生选择考取本校和考取外校的主要因素。将选择考取本专业和考取跨专业与考研学校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差异不显著(χ2=13.715,p>0.05)。这一结果说明,在考研学校选择的影响因素上,选择考取本校和选择考取外校的学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4.教育措施与建议4.1引导学生树立良好考研动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各高校学生考研动机的总体倾向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考研动机存在偏差,甚至模糊不清。这于一情况,可以适当地开展相关的讲座或报告,或者开展团体辅导,针对个别群体进行心理辅导,端正其考研态度,使这些学生在考研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4.2加强一二年级基础课教育,对大三年级积极引导新生进入大学以来,由家庭、学校经常督促的生活学习转变成自主型的学习,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安排规划时间、高效学习,这直接关系到毕业阶段学生的考研情况。为此,大一大二基础课的合理设置,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可以尝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大三后的任务就是进行考研相关信息的收集和转达,让学生在广泛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其次,开展考研交流活动,可以通过邀请考上研究生的学长进行考研心得交流或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考研经验介绍等此类的活动,对考研的学生进行指导,坚定他们考研的信心,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4.3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践性多年来各高校坚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继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的同时,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和休息时间多做兼职和实习,这不仅能够积累社会经验还能缩短他们的社会适应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4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考研的引导和服务在前人的研究中,考研信息获取是通过网络、同学朋友和亲戚、书报杂志和辅导班这些途径。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其中有73.5%的学生是通过网络来获取考研信息。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加强网络管理、拓宽宣传途径,来为考研的学生提供充分的引导和服务。如:在校的BBS中就有专栏提供给考研的学生供他们交流;Ftp中有专门的空间为考研的学生提供资料共享,这些为考研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参考文献[1]徐体高,胡效亚.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63-64.[2]尹承梅.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热”现象的教育心理学分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6):33-35.[3]朱晨晓.考研热的冷思考[J].理论界,2005(8):98.[4]钱舟扬.“考研热”产生的原因、负面影响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任明非.对社会“考研热”的调查与心理解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0):83-84.[6]李晚景,陈从阳.关于提高本科学生考研率的若干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4,2.[7]陈莹等.对我校本科生考研意向的调查和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8]郑军,阳光.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5(2):12-15.[9]窦震海.考研VS就业——浅析当前大学生的考研误区[J].中国大学生,2005(5):26-27.[10]薛深,周嫒嫒.应届毕业生就业期望与考研的关系调查分析[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11-13.(上接第41页)三是招聘说明会。四是就职支援中心和俱乐部。只要缴纳少量费用,就可享受各种优惠信息。五是政府支持。政府在年度补充预算中拿出资金安排大学生就业,对有实绩的民间职业介绍机构给予奖励,此外,还采取以下措施:对未毕业生的就业支持。要求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到就业保障办公室登记,为他们提供就业咨询与就业信息,提供与寻找工作有关的课程,以外包的方式由公司和指定学校提供职业培训;对就业不稳定青年的就业支持。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政策,包括资质评估、职业咨询、就业指导、信息提供以及开发劳动力需求;开启大学生的工作意识。为什么大学生失业率高?不稳定就业为什么加剧?因为大学生对工作意识的了解不充分;职业培训。公共人力资源开发机构为各类人员提供公共职业培训,对毕业生的培训期限通常为1~2年;就业机会男女平等。要求招聘单位了解《平等就业机会法》,强调对女学生招聘的平等机会及纠正歧视性的招聘实践。三、大学生就业环境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与“自然失业”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就是优化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