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作业论文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美学概论作业论文浅析我眼中的美指导教师:罗??作者姓名:梁超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级:物流1001班学号:20102???联系方式:138????????西南科技大学2011年10月浅析我眼中的美摘要美妙的乐曲,阅读一部动人的小说,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的时候,当漫步在春天的原野,获得一种纯真的友谊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如醉如痴,温馨美好。在祖国的大地上,到处跳跃着美的旋律。人们热爱美,追求美,按照美的理想、遵循美的规律积极创造美。美是那样诱人,令人神往。但是,美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么去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呢?我们感受得到它,却怎么也说不清,道不明,以致觉得它虚幻而又神奇,是一个美丽而难解的谜。事实上,几千年来,古圣先哲,上下求索,发微探奇,为了揭开美的奥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然而,美的女神却仿佛故意捉弄人,她变化万千,把美学家们搞得目眩神迷。这样,人们对美更充满着神秘感。关键词:劳动创造了美美膳同意美是生活真、善、美的统一发现美创造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第一章、美的产生美是何时产生的?是在“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太古时代,还是在人猿揖别、茹毛饮血的人类之初?美产生于人类社会以后。美是被人类在社会实践和现实事件中所发现和认识的,是劳动创造了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从劳动开始的。人类从对自然的恐惧,到逐渐开始适应自然,进而通过不断进行的长期的劳动实践,逐渐开阔眼界,一步步地征服自然,使劳动具有了创造性。古文记载的钻木取火、构木成巢、结绳记事,可以看出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正是在这种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劳动创造中,人类开始发现和认识了自然界的“美”的事物,产生了美的观念。这也同时说明,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首先发现和认识了自然事物的实用价值,其次才发现和认识了事物的审美价值。墨子说过:“食必求饱,然后求美;衣必求暖,然后求丽。”(《墨子》)恩格斯也曾说过:“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充分说明了人类发现和认识自然事物的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的道理。其实,还可以从“美”字的含义探索到美产生的一些信息。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中主给膳,美与膳同意。”所谓“美膳同意”,说明美的事物起初是和实用相结合,羊成为美的对象,和社会生活中畜牧业的出现是分不开的。在甲骨文中的“羊”字,简练地表现了羊的外部特征,特别是头部的特征,如羊角表现了一种对你的美,不少甲骨文中的“羊”字就是一些羊的图案。也有的解释说,“美”字表现人的形象。“美”字下面的“大”字最初是“人”的意思。《说文解字》又说:“大,人也。”美,羊人为美。“美”字的上半部所表现得是头上的装饰物,可能是戴的羊角,也可能是插的羽毛。由此可知,美与人类是分不开的,有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本质力量和才智、理想才得以形象地展现,才有美的产生。第二章、美是什么什么是美?美的本质是什么呢?美究竟存在在哪里?在心,还是在物?从古到今,几乎所有的哲学家、美学家,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无定论。“美是生活”,这是19世纪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句名言。他认为:凡是符合人们理想愿望的生活都是是美的,而美就存在于各种生活之中。社会实践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实质。美必然依赖人类社会而存在,美是一种社会现象,离开了人类社会生活,就无法说清楚对象美还是不美。美只有对人类才具有意义,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这就决定了美也必然是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它既不是人类纯粹主观情志的产物,也不是客观事物的某种自然属性或形式因素,它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以及在这一实践基础上人的智慧、才能、意志、激情、创造力量和理想等,通过客观现实物质形式的感性呈现。美,不是孤立的自在的东西。美的特殊本质,表现在它与真、善是相互联系的;美的创造与欣赏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更是与真和善密不可分地联系着。在古希腊,哲学家们所说的美,就往往包含着一种道德的含义,把美和善看成是同一性质的东西。对于美与真的关系,美学家也做过许多探索。他们认为,美的必须是真的,假的是无所谓美的。美与真是统一的,真是美的基础,没有真,便没有美,也就没有艺术。而所谓善,广义地说,就是对人类有益、有用。美的事物不仅要真,而且还要善,要对人类有用、有益、有利。美离不开真与善,但真与善不等于美。第三章、发现美,创造美美,无处不在。在自然界里,有挺拔雄伟的崇山峻岭,有旖旎秀丽的湖光山色;在社会生活里,有英雄的业绩,有壮丽的人生。哪里有人类生活,哪里就有美的踪迹。美的魅力,在于它的“根”深深地蕴藏在人类的数额会实践中。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显示力量、创造美。美的魅力还在于它蕴含着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包含着“真”、“善”。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之所以经久流传,生命不朽,除了作品的本身具有的高度艺术技巧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要创造美,就要首先学会发现美,懂得欣赏美。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提高审美感受能力、丰富审美经验和培养审美创造能力。首先,要主动学习基本形式美的知识,主要是视听方面的知识,如线条、色彩、音符、节奏等等。其次,多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审美基本技能。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技能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审美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审美的感受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等就无法发展和提高。反之,审美能力的高低也会影响掌握审美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第四章、美的种类美,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美也千姿百态。对美的具体分类,美学家们众口不一。根据传统的观点,按美的不同性质,一般分为三大类: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什么是自然美呢?凡是自然事物所体现出来的美都叫自然美。它是自然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的产物。自然美只有和人发生了联系和关系,才有价值和意义。人类社会产生之前,许多自然事物尚未与人发生关系,因而也无所谓美和不美。自然美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只有自然被“人化”了,或者自然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属性,它才是美的。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现象。社会美是指社会领域中的美。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不断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历史,也是不断创造社会美的历史。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社会美的存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美是人类创造性劳动实践的结果。真正的社会美,是那些积极的、健康的、对人生有肯定价值、有益于人类、催人奋发向上的事物所具体的属性,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社会现象。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征。其内容丰富多彩。一般艺术作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视听艺术,它是指用人的耳朵去感受的艺术;二是视觉艺术,它是指用人的眼睛去感受艺术;三是综合艺术,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材料和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的一门艺术。各种艺术作品的美,都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决不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艺术作品所体现出的艺术美应是更高级的美。第五章、结语其实,正如美有千百种一样,对美的理解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该让各种各样的美碰撞、融合。希望大家提出各种意见。在此仅表达对授课老师和我在完成该文章过程中提供过帮助的同学的感谢!谢谢!参考文献:刑熙寰著《通俗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0月北京第1版;边涛、吴玉红编《学会审美》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朱光潜著《谈美书简》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1版。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