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的农业中国经济地理Eco-Geo-China•第二节中国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布局◆粮食作物的构成谷类:稻谷、小麦、玉米、高梁、谷子等;薯类:甘薯、马铃薯、木薯;豆类:大豆、蚕豆等。Chapter5一、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特点1粮食总产及单产呈波动性增长◆耕地面积与粮食总产1949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耕地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城镇化加速,全国的耕地面积开始下降。Chapter5我国的耕地面积Chapter5一、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特点1粮食总产及单产呈波动性增长◆耕地面积与粮食总产与耕地变化相对应,中国的粮食生产因受自然条件和市场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波动趋势,但总体呈现出增加的态势。Chapter58000.018000.028000.038000.048000.058000.0197819801985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线性(粮食单产)线性(粮食总产量)粮食总产量/万吨粮食单产/kg/hm2图中国的粮食总产与单产(1978-2004)我国粮食总产和单产的持续增长速率,在世界各国中居首位。耕地面积(亿公顷)占世界比例粮食总产量(亿吨)中国1.218.06%5.01美国1.9713.15%3.63印度1.7011.32%2.16俄罗斯1.268.39%0.81巴西0.865.76%1.33加拿大0.684.52%0.51阿根廷0.271.80%0.85法国0.181.22%0.59一、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特点1粮食总产及单产呈波动性增长◆耕地面积与粮食总产1949年,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为10995万hm2,粮食总产量为11318万吨;1996年,粮食总产量达4.9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2004年,粮食总产量为4.69亿吨。Chapter5一、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特点1粮食总产及单产呈波动性增长◆粮食单产1949年,我国的粮食单产(谷物)为每公顷1035千克;1995年,我国的粮食单产(谷物)为每公顷4240千克;2003年,我国的粮食单产(谷物)为每公顷4873千克。Chapter5思考:1996年以后我国粮食总产量减少的原因。一、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特点2粮食作物生产结构精细化◆解放初,我国粮食作物大体上以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为主,其次为薯类与大豆;1952年,稻谷、小麦、玉米【播种面积】22.9%、20.0%和10.1%;【总产量】41.7%、11.l%和10.3%。Chapter5一、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特点2粮食作物生产结构精细化◆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为能迅速提高粮食总产和改善人民主食口粮的质量,逐步调整了粮食作物生产结构。其中,稻谷播种面积稳中略有增长,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谷子、高粱等粗杂粮面积大量减少。Chapter5一、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特点2粮食作物生产结构精细化◆2001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为39.2%、20.74%、25.21%。按我国粮食消费结构,稻谷和小麦总产量完全可满足对我国居民对主食口粮的消费需求。Chapter5一、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特点2粮食作物生产结构精细化◆近几年来,稻谷和小麦的播种面积趋于稳中略有降;玉米种植面积则持续增长;以大豆为主体的豆类作物也有较大幅度增加。→→粮食生产结构的这种适时调整,充分表明我国粮食生产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结合度大为提高。Chapter5Chapter534%32%26%2%1%5%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其它谷物1995年36%31%27%1%1%4%2000年36%27%32%1%1%3%2004年图我国谷物的种植面积构成及变化二、中国粮食作物生产的空间分布Chapter5图2005年各省区粮食产量(单位:万吨)粮食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三、中国水稻的生产与布局1水稻水稻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水稻的分类按需水量分:旱稻和水稻;按种作制度分:单季稻、双季稻、间作稻、再生稻;按品系分:籼稻、粳稻、糯稻三大品系;按成熟期或收获期分:早稻、中稻、晚稻。Chapter5Chapter5三、中国水稻的生产与布局1水稻◆粳米与籼米的区别【粳米】短而宽,常见的有珍珠米、水晶米、东北大米等,米质胀性较小,粘性较强;【籼米】修长苗条,常见的有泰国香米、丝苗米、中国香米、猫牙米等,米质胀性较大,粘性较弱。三、中国水稻的生产与布局1水稻◆水稻生长的生态条件喜温,需要热量充足(成熟期气温达到25℃最适宜)喜湿,需要雨量充足。以中性土壤最好,也可适宜微酸性土壤。适宜于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长。Chapter5三、中国水稻的生产与布局2我国的水稻生产◆我国是世界上种植和生产水稻最多的国家;◆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始终占粮食作物的第一位。我国水稻年播种面积保持在2800万公顷以上,最多年达3442万公顷;稻谷年产量占粮食年产量比重则保持在37%-45%之间。Chapter5三、中国水稻的生产与布局2我国的水稻生产Chapter519992000200220032004播种面积/万hm23128.42996.22820.22650.082837.9产量/万t19848.718790.817453.916065.617908.7图我国的水稻生产(1999-2004)三、中国水稻的生产与布局3我国的水稻生产布局◆水稻生产在我国布局很广,除少数高寒区或水源缺乏的干旱区以外,几乎都有分布。◆显著特点“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Chapter5三、中国水稻的生产与布局3我国的水稻生产布局◆我国的水稻产区Chapter5我国的水稻分布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区,占全国比重的90%。北方水稻区主要在松辽平原、三江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区,布局较分散。中国的水稻分布“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我国的水稻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地域范围: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云贵高原。稻谷播种面积约在全国的90%以上。主要集中在三个稻区:A华南双季稻区B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C云贵高原稻区Chapter5◆我国的水稻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A华南双季稻区地域范围:南岭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两广、福建、台湾、海南。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闽江和九龙江下游,台湾的西部平原、广西的西江两岸等地区。Chapter5◆我国的水稻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A华南双季稻区本区地处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生长期最长的地区。一般以双季连作,甚至可以种植三季,品系以籼稻为主,单位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Chapter5◆我国的水稻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B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地域范围: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是我国水稻的最大产区。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江苏里下河平原、皖中沿江平原、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湖北江汉平原和成都平原、汉中盆地等。Chapter5◆我国的水稻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B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本区属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优越。以单季晚粳稻为主,早稻以籼稻为主。单位面积产量仅次于华南区。但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2/3左右。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产区和消费区。Chapter5◆我国的水稻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B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耕作制度由北向南依次是:稻麦轮作;稻稻连作;稻稻麦连作等。Chapter5◆我国的水稻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C云贵高原稻区本区水稻种植比较普遍。但由于海拔高、水热条件相对较差,所以水稻单产和总产量均次于前面两个稻区。水稻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坝地区。因海拔不同而品系不同:海拔1200米以下主要是籼稻;海拔1500米以下为粳稻。在一些纬度较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还有少量的双季稻种植。Chapter5◆我国的水稻产区(2)北方稻谷分散产区地域范围:秦岭淮河以北,到黑龙江的黑河地区。近年来北方地区稻谷播种面积增长较快。特点:北方稻谷的生产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水源较好的地区(可灌溉、土壤保水性好)。品系:主要以粳稻为主。由于具备光照好、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等优越条件,有利于稻米的养分积累,所以米质优良。Chapter5◆我国的水稻产区(2)北方稻谷分散产区分区:A华北单季稻产区B东北早熟粳稻区C西北干旱稻作区Chapter5◆我国的水稻产区(2)北方稻谷集中产区A华北单季稻产区零散分布在渤海沿岸及海河下游的低洼地区;河南的沙河、汝河、颖河、洪河的沿岸洼地;山东济宁、菏泽地区的滨湖洼地和临沂地区;山西太原、榆次河谷盆地;苏皖的淮北地区等。本区的水稻田绝大部分位于沿河湖洼地、盐碱地和低产土地区,水稻种植对于改良当地土壤,提高粮食产量十分有利。Chapter5◆我国的水稻产区(2)北方稻谷集中产区B东北早熟粳稻区主要分布:辽河中下游平原;吉林东部山间盆地(延吉);黑龙江的牡丹江半山区谷地平原;三江平原等地区。占全国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65%。生长季节短,均为一年一熟的早粳稻,实行夏稻冬闲制。Chapter5◆我国的水稻产区(2)北方稻谷集中产区C西北干旱稻作区主要分布:宁夏银川平原、甘肃河西走廊(张掖一带)和新疆的各个绿洲灌区(如乌鲁木齐、玛纳斯、阿克苏、喀什、库车、莎车等绿洲灌区)。本区栽培水稻全靠灌溉,所以水稻以抗旱品系为主,分布分散,产量小。Chapter5图河西走廊玛纳斯库车四、中国小麦的生产与布局1小麦小麦在世界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居首位。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如中国、印度、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在我国各类粮食作物中,小麦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Chapter5四、中国小麦的生产与布局1小麦◆小麦的分类冬小麦:秋季播种,夏季收获,小麦要在田野里越过冬天,故称冬小麦;春小麦:在严寒地区,小麦不能安全越冬,只能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故称春小麦。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在我国分布广泛。Chapter5四、中国小麦的生产与布局2我国的小麦生产Chapter5图我国的小麦生产(1999-2004)小麦1999200020022004播种面积/×104hm22885.52665.32390.82162.6产量/×104T11388.09963.69029.09195.2四、中国小麦的生产与布局3我国的小麦生产布局我国的小麦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Chapter5中国的小麦分布◆我国的小麦产区(1)春小麦区地域范围:长城以北、六盘山(宁夏、甘肃)以西,岷山(甘肃、四川)、大雪山(四川)以西。主要分布:以黑龙江的松嫩平原、甘肃河西走廊最集中,其它在吉林、内蒙古、青海、新疆、四川、河北北部也有分布。Chapter5◆我国的小麦产区(1)春小麦区主要特点:本区大部分处在高寒和干冷地带,自然条件严酷,春小麦产量低而且波动大。栽培制度大多是一年一熟。近年来,由于培育了一批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高的春小麦良种,现已显著增产。Chapter5◆我国的小麦产区(2)北方冬小麦区地域范围: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主要分布:黄河下游地区,关中平原,山东半岛,汾河谷地。另外,近年也在向北部和西部推进。冬小麦产量较大的省有:河南,山东,河北等。Chapter5◆我国的小麦产区(2)北方冬小麦区主要特点:本区属暖温带气候,土壤层厚、土质疏松,加上种植小麦的历史悠久,技术熟练,劳动力资源丰富等有利因素,本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小麦集中产区和消费区,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2/3左右。本区大多实行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的耕作制度。Chapter5◆我国的小麦产区(3)南方冬小麦区地域范围: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主要分布:太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等地区。Chap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