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地理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计量地理学期末考试样卷参考教材《计量地理学》——徐建华主编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1、近代主要由美国地理学家发起的计量运动中,主要形成了三种学派,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A依阿华的经济派B威斯康星的统计派C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派D由赫特纳首倡的区域学派答案:D参照教材第一章第3页2、计量地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A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B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D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答案:A参照教材第一章第5—6页3、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和()。A.区域联系B.地理范围C.地理属性D.空间联系答案:D参照教材第二章第19页4、下列地理数据哪一组分别属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A.某种土壤或植被的分布区土地面积B.居住区各种地理区域的界线C.海拔高度土壤侵蚀强度D.森林覆盖率黄石市行政区答案:A参照教材第二章第20页5、当相关系数rxy0时,表示两要素之间存在()关系。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都可能答案:A参考教材第47页关于相关系数的内容6、下列两组数据(1,2,3,4,5,6,7,8);(10,12,18,20,16,14,15,17)运用相关系数计算公式,计算两组数据相关系数为()A0.53B0.43C0.63D0.73答案:B参考教材第47页关于相关系数的内容7、下列哪一种距离不能用于聚类分析的距离的计算。()A.绝对值距离B.明科夫斯基距离C.欧几里德距离D.最短距离答案:D参照教材第三章第84页8、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方法。()A.总和标准化B.标准差标准化C.极小值标准化D.极差的标准化答案:C参照教材第三章第83页9、Geary系数与Moran指数存在()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随机关系D.没有关系答案:B参照教材第四章第121页10、下列哪一类模型不属于不属于地统计学三大模型()A.有台基值模型B.无台基值模型C.抛物线模型D.孔穴效应模型答案:C参照教材第四章第138页二填空题1、空间相互作用分析,主要是定量地分析各种“地理流”在不同区域之间流动的________。答案:方向和强度参照教材第一章第4节第13页2、相互关系分析这类研究主要是对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答案:地理要素、地理事物参照教材第一章第4节第12页3、根据测度标准,可以将数量标志数据划分为_____和比例尺度数据。答案:间隔尺度数据参照教材第20页4、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数量化、形式化、逻辑化__、__、答案:不确定性、多种时空尺度、多维性参照课本24页5、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常常用地理数据分布的和来描述。答案:集中化程度;均衡度参照教材第35页第一段6、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测定,主要是通过来完成的。答案:对相关系数的计算和检验参照教材第47页第三段7、___是事物之间差异性的度量,差异性越大,则相似性越小。答案:距离参照课本第84页第一段8、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若每次状态的转移都只仅与前一时刻的装态,而与过去的发展的状态。这样的状态转移过程就叫马尔可夫过程。答案:有关;无关参照教材第108页第五段9、为揭示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首先需要定义空间对象的。答案:相互邻接关系参照教材第120页最后一段10、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包括三种分析方法、、。答案:LISA;G统计;Moran散点图参照课本第123页第三段三、名词解释1、现代地理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参照教材第一章第4节第12页2、地理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参照计量地理学(全)PPT的第4张幻灯片第一章第1节3、属性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地理过程的有关属性特征。参照课本第20页4、二元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0、1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参照课本第21页5、集中化指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一个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化程度的指数)参照课本第36页第一段回归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能反映地理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参照课本第59页第三段状态转移概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从一种状态出发,下一时刻转移到其他状态的可能性,称为状态转移概率。)参照教材第108页第六段8、主成分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成分分析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划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从数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参照课本第95页第三段9、地理学第一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地理空间中邻近的现象比距离远的的现象更相似参照教材第120页第一段10,区域化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当一个变量呈现为空间分布时,就称之为区域化变量参照教材第132页第五段四、问答题1、问:计量地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的时间?各阶段的特征?答案: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末特征:统计学方法的应用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末特征: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特征:运筹学、投入产出分析方法、GIS等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由传统计量地理学开始向现代计算地理学发展)特征:GPS、RS、GIS技术、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型、细胞自动模型、模糊逻辑模型、改进了的地理加权回归等高性能计算所依赖的计算方法与理论模型。参照教材第一章第1节第5--6页2、写出对地理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时常用到的统计指标与参数。并解释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的含义。答案:描述地理数据一般水平的指标: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极差、离差、离差平方和、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数。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特征的参数:偏度系数、峰度系数。偏度系数测度了地理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情况,刻画了以平均值为中心的偏向情况。峰度系数测度了地理数据在均值附近的集中程度。参照教材第29—33页3、简述回归分析法的一般步骤。答案:(1)确定研究目标与变量(2)进行相关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自变量之间)(3)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与非线性)(4)计算回归常数与回归系数(5)回归模型的检验(6)建立回归方程模型解释参照计量学地理PPT第176页4、简述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答案:⑴计算相关系数矩阵⑵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⑶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⑷计算主成分载荷参照教材第96—97页5、简述AHP决策分析方法的基本过程并举例说明答案:⑴明确问题⑵建立层次结构模型⑶构造判断矩阵⑷层次单排序⑸层次总排参照教材第227—230页第二章1.地理数据按性质可分(1)定性数据:用来表示定性变量的数据(2)定量数据:用来表示定量变量的数据2.按取值来分:(1)离散型数据:用计数方法获取的数据(2)连续型数据:用度量、测量、称量、观测方法获取的数据地理数据的变换常用方法:①数变换;②标准化;③取倒数;④概率变换统计分组的步骤(1)确定全距RR=一组样本数据当中最大与最小值之差(2)确定适当的组数n=1+3.32lgN(3)确定组距h(4)确定组段上下限第一组下限=第一组上限=第一组下限+h第二组下限=第一组上限第二组上限=第二组下限+h,以此类推(5)统计各组段中数据出现的次数(频数)样本容量(总数)=各个组段频数之和样本特征值:根据样本计算出来数值,能反映样本分布特征集中趋势:(1)算术均值(2)几何均值(3)中位数(4)众数算术均值:样本均值,适用于正态分布未分组已分组众数:出现频数最大的变量值绝对离散度相对离散度适用情况a.当两组数单位不同b.均值相差较大c.标准差相同总结:均值和离散度结合来度量地理特征第三章空间分布的类型1.点状分布2.线状分布3.离散型区域分布4.连续型区域分布中项中心:把点按东西向和南北向二等分的互相垂直的两条线的交点。几何中心(分布重心;平均中心)把点放在某一坐标系中测出每个点的坐标进行坐标求均值,得到的均值点就是几何中心。特点:唯一性,精确性相对于中项中心的离散程度根据Id值可判断点状分布0集中,越集中Q越小密集分布Id=1/4(或接近1/4)均匀型均匀分布1分散型分散分布相对于指定位置的离散度(绘制普通罗伦兹曲线)以指定位置为圆心,以1/4公里为半径(折合图上比例尺绘制同心圆)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找出起点V1至终点Vn最短路径和长度。设G为有向图,对每一顶点Vi,Vj赋值M(Vi,Vj),令起点V1的M(1)=0,作如下循环:(1)设Vi为顶点。求出所有M(Vi,Vj),Vj为未标号点,如果没有Vj,计算结束;(2)计算M(J)=min{M(j),M(i)+M(Vi,Vj)};(3)算出M(j0)=min[M(J)],i=j0,返回步骤1离散型区域分布绘制空间罗伦兹曲线集中度测度:I=(C-550)/450,其中C=C1+C2+C3+……+C10,C为横轴10等分点对应在曲线上的纵坐标值。高程曲线法适用于:对高于或低于不同值的空间连续变化现象的分析高程积分:高程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同过高程曲线与双轴交点所引的平行双轴的线围成的面积之比时间序列的三个特性:1.趋势性部分;2.周期性部分;3.随机性部分:第四章随机变量:在一定条件下,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而在试验结果中能取不同数值的量,称为随机变量。统计假设检验:对未知母体的参数或分布情况先作出某种假设,再选取适当的统计量,然后根据实测的样本资料,来对所作的假设进行检验,从而判断原假设是否正确,称为统计假设检验。1.小概率原理:即在指定的随机试验中,某事件出现的概率非常微小,就可以认为在一次试验中此事件是不可能出现的。2.应用小概率时需注意:ⅰ必须对样本统计量概率分布作出假定ⅱ必须对小概率界限作出具体规定.称“显著性水平”,通常用0.01,0.05,0.10等。3具体步骤1.对地理问题详查之后,根据观测数据选择适当的概率模型F;2.根据事实的逻辑程序,选择一个原假设和备择假设H0;3.选取显著性水平α;4.确定一个检验用的统计量;5.求出拒绝区间的界限;6.将计算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作出的判断计算值大于临界值落入拒绝区间舍弃原假设计算值小于临界值落入接受区间接受原假设克方(χ2)检验法适用于:①二组或多组数据差异性检验;②方差比较③正态检验t分布适用于:当总体方差未知,样本容量不大,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检验。F检验法适用于:总体方差检验第五章地理相关的意义所谓相关,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数间相互关系是否密切。所谓地理相关,就是应用相关分析法来研究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强度的一种度量指标。相关系数:用来度量直线相关程度和方向的指标。具有下列三点性质:(1)相关系数值介于-1≤r≤+1之间;(2)当相关系数为正值时,表示两个要素(或变数)之间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负值时,表示两个要素(或变数)之间为负相关;(3)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越大,表示两个要素间相关程度越密切。相关指数R2表示简单非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标准估计误差(亦称剩余标准差)数据越大,回归效果越不好;数据越小,回归效果越好。[计算见作业]一元线性地理回归模型建立步骤(1)计算∑xi,∑yi,∑xiyi,∑xi2,∑yi2(2)计算相关系数,若相关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