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仪•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不学礼,无以立——孔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礼仪的重要性一、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礼仪的起源1、礼仪起源于人类为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1)为维持自然的“人伦秩序”而产生礼(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例如:“尧舜之时,五礼兼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黄香温席,孔融让梨”•(2)为“止欲制乱”而制礼(维系封建等级差别的需要)•2、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礼立于敬而源于祭”礼的繁体字“禮”•3、从祭祀之礼扩展而为各种礼仪一、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二)礼仪的发展1、起源时期:夏朝以前2、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1)“五礼”在商代已有完备的礼制,周代将其扩充和用于规范整个社会,都起到了制约和干预的作用。“五礼”指:吉礼—祭祀之礼,为“五礼”之首嘉礼—婚嫁、宴请等喜庆场合之礼宾礼—是朝见天子或会见之礼军礼—军旅之礼凶礼—丧葬、灾祸之礼•(2)“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的出现标志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其中,只《仪礼》一书就记载17种礼仪,可概括为六个大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相见礼、跪拜礼)。3、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后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不同学派,形成了以儒家学派学说为主导的正统封建礼教。“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份,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跟从”之意,而是有工作性质的“从事”之本质。(《仪礼、丧服、自夏传》)“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家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二)礼仪的发展4、强化时期:秦汉至清末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的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其共同点,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工具。这一时期的礼仪的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变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例如:汉代,礼仪已成为社会成员一切行为的规范。《礼记·王制》所说的:“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我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多在汉代得以定型。二、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礼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按照《周礼·春官·大宗伯》的说法,吉礼用以“事邦国之鬼神示(祇)”,是祝祈福祥之礼。主要内容有:——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风师、雨师等——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祫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夏禴(礿)yue、秋尝、冬烝zheng,享祭先王、先祖;以上是祭人鬼。以下从天、地、宗庙三类,分别加以介绍。祭天神祭地祇祭人鬼二、吉礼(一)祀天1、圜丘祀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有燔燎fánliáo(也叫“禋(yīn)祀”)、酢zuò、嘏gǔ(后世也叫“饮福”)、赐胙等仪式。秦代祭天的资料甚少,只知道有三年一郊之礼。汉代武帝初,行三年一郊之礼,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畤zhì(五方帝),每三年轮一遍。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在长安城外昆明故渠之南建圜丘。翌年春正月上辛日(第一个辛日)祭天,同祭五方上帝。•南北朝郊祀制度也有一些变革。一是少数民族政权祭天虽采汉制,但常有民族传统礼仪掺入。二是梁代南北郊祭天地社稷、宗庙,都不用牺牲,而用果蔬。三是圜丘坛外建造屋宇,作为更衣、憩息之所。••隋唐圜丘制度与东汉相似。隋代将祭祀昊天上帝、日、月、皇地祇、神州社稷、宗庙定为大祀,祭星辰、五祀、四望等定为中祀,祭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等定为小祀。唐代祀天一年四次。二、吉礼(一)祀天1、圜丘祀天宋代圜丘合祀天地后,要在皇城门楼上举行特赦仪式,赦免囚徒;改日,要到景灵宫祖宗神像前行“恭谢礼”。辽代祭天与祭山并举,设天神、地祇之位。金世宗大定后才有较完备的南郊圜丘祀天之礼。元初有蒙古民族的拜天礼。宪宗时曾在日月山拜天,且合祭昊天后土。元世祖忽必烈至元时才在大都(今北京)丽正门东南七里处建祭天台。成宗大德时建圜丘,南郊祀天。明代改变圜丘礼制,合祀天地。清代基本沿袭明制,但保留了本民族入关前“谒yè庙”之礼,入关后改称“祭堂子”。二、吉礼2、祈谷、大雩(yú)与明堂(1)祈谷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及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所定礼制都有祈谷礼,仪式与圜丘祀天大致相同。明初无祈谷之祭,嘉靖十年(1531年),定孟春上辛在大祀殿行祈谷礼。后祈谷之祭改在惊蛰之日举行,礼仪规格略小于大祀,不设从祀坛位,不行燔柴。清祈谷礼仿明制,乾隆时,将大享殿更名为祈年殿,以合祈谷之义。二、吉礼(2)大雩是求雨之祭,在无风旱灾害发生时是例行之祭,于仲夏举行;在大旱发生时则无论夏秋,随时举行。隋唐时,孟夏之月在圜丘行雩礼,如遇旱灾,则另有祈太庙、祈太社、祈五岳山川海渎于北郊等祭礼。如久雨,则禜yíng祭于国门。明嘉靖时在圜丘坛外泰元门东侧建雩坛,行大雪礼。清代在圜匠雩祀祷雨。乾隆后设例行的常雩之祭,遇干旱则大雩行礼。常雩初在立夏,嘉庆后改在立夏后择吉日举行。二、吉礼(3)明堂《礼记·月令》说它是季秋之月大享天帝的地方,大享是报答天帝的恩佑,把收获的新谷及牲畜进献给天帝。一说明堂是祭祀祖宗或者是天子布政的地方;也有人认为明堂、太庙、灵台、辟bì雍、路寝等都是一回事,名异而实同。汉长安明堂中心建筑复原图二、吉礼3、五帝《周礼·春官·小宗伯》有“兆五帝于四郊”的说法,“兆”即设坛而祭;《礼记·月令》将一年四季与五人帝、五人神、五方相配,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日有迎气祭五帝的礼仪。五帝之祭各依方位与颜色,就连祭器、祭品也要与之一一相应。史书记载祭祀五帝,见于春秋初期的秦国。秦襄公作为周天子的诸侯居于西陲,便作西畤zhì(祭坛),祭白帝。后来,又先后建造了祭祀青帝的密畤,祭祀黄帝的上畤,祭祀炎帝的下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保留着对这四畤的祭祀。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又增建北畤,祭祀黑帝。汉文帝时,在渭阳修建了五帝庙,由皇帝亲祭,这是五帝的正祭。二、吉礼(一)祀天4.日月相传古代帝王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一说月坛)。日坛称为“王宫”,也称“大明”,月坛称为“夜明”;祭日在春分之朝,祭月在秋分之夕;祭日于东,祭月于西,这是日月的正祭。另外,郊祀天地常以日月从祀;诸侯觐见天子之礼要到南门拜日,北门拜月;祈年、禜(yíng)祭等也都要祭日月。二、吉礼(一)祀天•5.星辰•星辰之祭主要是五星、二十八宿。五星是东方岁星,南方荧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镇(填)星;二十八宿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kui、娄、胃、昴、毕、觜zī、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祭星也泛指众多的星象之神,祭祀天地时从祀的星神数以百计,较大的有《周礼》所说的司命、司中、司民、司禄。注释家说司命主老幼,司中主灾咎,司民主户口,司禄主赏功。二、吉礼(二)祭地1、方丘祭地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祭典。水泽,即以水环绕;方丘,指方形祭坛,古人认为地属阴而静,本为方形。水泽、方丘,象征四海环绕大地。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但不用燔燎而用瘗yì埋,即祭后挖坎穴将牺牲等祭品埋入土中。祭地用的牺牲取黝黑之色,用玉为黄琮,黄色象土,琮为方形象地。•2.四望山川•“四望”是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同一山川,至其地而祭之,直呼为“祭”,远望而祭之,则名曰“望”。望祭也在国都四郊举行,四方各建一坛,以望祀一方的名山大川,祭品用牲要与各方之色相合。•正祭之外,国家如有军事行动,也要预先进行望祭。称为“前祝”;战争获胜后,燔柴以望,称为“告成”。国家如果有凶灾变异,也要进行望祭,天子向受灾方向行礼祷告,祈求神祇qí的佑护。二、吉礼3、封禅“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正义曰:“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这就是“封泰山”、“禅梁父”。相传远古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的有七十二家。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多将封禅作为一代盛典,给予特别的重视。4.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建国以社稷为先,于是“社稷”也成为国家的代称。祭祀社稷神在社稷坛。祭祀社稷神,最切近功利的目的是祈谷,因此有“春祈秋报”之祭。“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二、吉礼(三)宗庙祭祀在殷商甲骨文中,对祖先的祭祀已有较完整的制度,由于史料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后代宗庙祭祀所沿用的制度,基本上还是周代的礼制。1、帝王宗庙祭祀周人宗庙制度,一般认为: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七。所谓昭、穆,是指宗庙中位次的排列,自始祖以下,父曰昭,子曰穆,按照世次递邅zhān排列下去。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五。大夫三庙,士一庙。•古代祭祀行礼非常严格,有“九拜”之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稽qǐ首,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既跪,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手心平,而不至地,故称“拜手”。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sǎng•即将额头触地。作揖的基本手势是男子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女子反之,•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左手握拳”或“女子左手成掌,右手成拳”则为凶拜,一般用于吊丧。•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古人拜礼有“吉凶之分,吉事为吉拜,凶事为凶拜•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这是军礼,军人身披甲胄zhòu,不便跪拜,所以用肃拜。其他几种拜礼都是正拜的变通。•2.大夫士庶宗庙祭祀•大夫、士立庙依次递减,庶士、庶人不得立庙,这是宗法制度严格规定的。大夫、士、庶祭祀祖先的礼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礼经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