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有限责任公司运输车辆事故处理应急预案适用范围与事件分级1.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应对公司所属车辆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及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以下简称运输事件)1.2事件分级1.2.1一级运输事件(Ⅰ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I级运输事件:(1)事件发生在城镇居民区、人口密集区等社会关注区域,或城镇主干道等重要区域,并已经造成人员伤亡,或承运的危险化学品已泄漏并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2)事件发生地毗邻江河、湖泊、饮用水源等地,或在风景名胜、自然保护、生态功能保护等环境敏感区,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3)在非环境敏感区油品泄漏量超过100吨,造成重大污染的事故。(4)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5)事件可能造成死亡10人及以上,或重伤和死亡共20人及以上,或急性中毒50人及以上。(6)直接经济损失可能在1000万元以上的运输事件。1.2.2二级运输事件(Ⅱ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II级运输事件:(1)事件发生地距离江河、湖泊、水源或风景名胜、自然保护等环境敏感区边缘,对周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影响。(2)在非环境敏感区油品泄漏量超过10-100吨,造成较大污染的事故。(3)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4)事件可能或已经造成死亡3-9人死亡,或重伤和急性中毒10-49人。(5)直接经济损失可能在100-1000万元的运输事件。1.2.3三级运输事件(Ⅲ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Ⅲ级运输事件:(1)事件发生在非环境敏感区油品泄漏量超过10吨以下,造成一般污染的事故。(2)在非环境敏感区附近油品泄漏量为1吨以下,对周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影响。(3)事件可能或已经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重伤和急性中毒10人以下。(4)直接经济损失可能在100万元以下的运输事件。2组织机构及职责运输事件应急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车队负责人及应急小组现场司机及押运员及车队人员2.1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2.1.1领导小组组成组长:公司主管领导副组长:车队负责人成员:综合办公室、调度室及车队队负责人2.1.2领导小组职责⑴全面领导运输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危运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和制度建设;⑵审定公司运输事件应急预案;⑶负责Ⅰ级、Ⅱ级和Ⅲ级运输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和重大方案的决策;⑷根据现场需要,指定有关人员到现场协调指挥应急工作;⑸负责审核对外发布和上报的事件信息。2.2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2.2.1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车队办公室,是运输事件应急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主任:车队负责人副主任:综合办公室、调度室负责人成员:综合办公室、车队、车辆司机等相关人员2.2.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⑴在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综合协调运输事件应急救援工作;⑵接收运输事件报告,及时向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事件情况并传达应急领导小组指示,同时向有关部门通报事件情况;⑶持续跟踪事件动态,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区域救援中心及专家参与运输事件应急救援工作;⑷向运输事件应急专家组通报事件情况,获取专家意见;⑸统筹调度处置运输事件应急资源;⑹负责起草运输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的相关文字材料;⑺组织召集会议,讨论和协调解决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提出的要求;⑻完成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2.3现场工作组2.3.1现场工作组组成现场工作组由公司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指派,公司机关部门、区域救援中心有关人员及专家组成。2.3.2现场工作组职责⑴协助事发单位现场指挥部工作,指导、督促和协调现场应急工作,调配相关应急资源;⑵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保证现场与公司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之间信息传递的及时与畅通;⑶核实应急状态解除条件,提出建议,并向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⑷完成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3应急响应3.1报告与接警公司各单位发生危化品泄漏中毒事件时,必须立即报告。发生Ⅰ级、Ⅱ级和Ⅲ级危化品泄漏中毒事件时,应向公司调度室(应急协调办公室)报告信息。情况紧急时,事发基层单位可越级直接向公司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报告,同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调度室(应急协调办公室)接到运输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将事件信息报告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3.2预警3.2.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启动预警程序:⑴发生Ⅲ级运输事件;⑵发生运输事件,有可能引发Ⅲ级及以上运输事件。3.2.2预警程序⑴立即向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落实领导指令;⑵通知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做好应急准备;必要时,应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有关成员、有关专家集中办公;⑶及时收集和掌握事件发展动态及现场抢险进展情况;⑷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分析、判断运输事件的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向事故单位提出事故抢险指导意见;⑸提供专家、队伍、装备、物资等信息;⑹根据事态变化,适时通报预警信息。3.2.3预警职责⑴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含副组长):a)主持或委托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召集小组或办公室成员进行会商;b)根据事件发展态势,及时向长庆运输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落实指令;c)决定是否向事发单位派现场工作组;d)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程序。⑵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含副主任):a)受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委托,召集小组办公室成员进行会商,研究应急处置措施;b)通知有关部门判定是否需要启动《新闻媒体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及其他相关专项应急预案;c)向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件动态,提出是否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的建议。⑶调度室(应急协调办公室):a)负责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接受并传达指令;b)负责应急信息收集,持续跟踪运输事件动态;c)必要时,通知相关部门、区域救援中心人员和专家集中办公,协调应急联动。⑷安全环保部门:a)负责协调落实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令。b)根据指令,准备派出参加现场工作组的人员;c)根据指令,准备调动专家参加应急救援工作。⑸调度室:a)跟踪了解事件发展态势,并落实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指令;b)根据指令,准备派出参加现场工作组的人员;c)根据指令,准备调动装备、物资和协调跨单位的应急救援资源。3.3预警解除当运输事件危险已经消除,经过评估确认后,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可适时下达预警解除指令,并将指令信息及时传达至各相关部门和应急救援处置中心。3.4响应行动3.4.1响应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⑴发生Ⅰ级或Ⅱ级运输事件;⑵发生Ⅲ级运输事件,需公司响应救援时;⑶接到公司或地方政府的相应应急联动要求时;⑷重点区域、敏感时期等可能引发严重事态的运输事件。3.4.2响应程序⑴立即召开首次会议,宣布进入应急响应状态;⑵通报事件情况,研究部署应急救援工作,审定应急有关事项;⑶向事发单位派出现场工作组;⑷协调应急专家、专业队伍和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⑸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件有关信息;⑹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件有关信息;⑺贯彻落实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应急工作指令;⑻解除应急状态。3.4.3响应职责⑴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含副组长):a)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宣布进入应急响应状态;b)传达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应急工作指令,确定现场工作组组成及主要任务,部署应急救援工作;c)组织召开后续会议,协调各部门应急响应行动,审定重大应急决策;d)了解事件发展态势,及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落实指令;e)宣布解除应急状态,召开末次会议,总结并部署善后工作。⑵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含副主任):a)向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报告,传达并落实工作指令;b)召集办公室成员、有关专家进行会商,组织分析判断事件发展态势,确定现场工作组的人员,研究提出应急救援支持建议;c)向相关部门通报事件情况。⑶综合办公室:a)收集、整理应急工作信息,持续跟踪运输事件动态,及时向长庆运输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接受并传达指令;b)督促落实新闻媒体应对工作;c)组织起草应急事件上报材料,根据授权进行新闻发布;d)负责联系运输公司应急管理对口部门。⑷安全环保部门:a)跟踪并指导运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b)参加现场工作组,协助制定防范次生灾害措施;c)指导环境应急监测和污染防治;d)联系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运输公司安全环保处。⑸调度室:a)及时落实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有关指令;b)负责协调组织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c)参加现场工作组,指导制定次生灾害防范措施;d)完成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有关工作。⑹现场工作组:a)按要求及时赶赴事发单位,核实了解事件及现场基本情况,协助事发单位现场指挥部开展应急工作;b)传达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工作指令,向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现场应急工作的有关信息;c)完成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⑺运输车队:a)成立现场应急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b)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应急救援工作方案;c)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有关应急联动工作;d)事件结束后,做好善后处理工作。3.5应急状态解除当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经过评估确认后,由现场应急指挥部提出解除现场应急状态的建议,并向公司运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解除应急响应。4应急保障4.1物资与装备(1)各部门,应按照《公司应急抢险物资配备标准实施细则》配备齐全车辆、应急救援物资,应急响应时所需物资的调用、储备、管理应遵循“服从调动、服从大局”的原则,保证应急救援的需要。(2)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和更新,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应急救援时有效、好用。4.2应急队伍(1)各单位要建立运输事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加强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强化员工应急能力建设;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公司应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2)各单位要与地方公安、武警、消防和医疗机构等社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及其他兼职消防力量、社区群众性应急队伍取得有效联系方式。将他们作为运输事件应急救援的重要支援和补充力量。各基层单位还要建立兼职应急抢险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实战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发挥作用,为社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供有效帮助。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5附件附件1运输事件应急通讯录附件2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要点附件3油品泄漏应急处置程序附件4LNG运输车事故应急预案附件5事故应急演练流程图附件6各地交警队报警电话附件1运输事件应急通讯录序号姓名职务办公电话手机号码123副经理4车队负责人5车队负责人附件2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要点1危险化学品事故一般处置方案要点(1)报警。报警时应明确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危险化学品种类、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2)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3)人员疏散,包括撤离和就地保护两种。撤离是指把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在有足够的时间向群众报警,进行准备的情况下,撤离是最佳保护措施。一般是从上风侧离开,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就地保护是指人进入建筑物或其他设施内,直至危险过去。当撤离比就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采取此项措施。指挥建筑物内的人,关闭所有门窗,并关闭所有通风、加热、冷却系统。(4)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及其引发物质的不同以及应急人员的职责,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防护服、防毒手套、防毒靴等;工程抢险、消防和侦检等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应配备密闭型防毒面罩、防酸碱型防护服等;同时做好现场毒物的洗消工作(包括人员、设备、设施和场所等)。(5)群众的安全防护。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组织和指导群众就地取材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