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安监局监管一处何尤凯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二、隐患排查与治理三、安全管理概述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政策依据: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68号)2、《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预防机制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安办〔2016〕103号)3、《关于贯彻落实江苏省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的通知》(常安办〔2017〕1号)4、《江苏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5、关于印发《常州市工贸行业安全风险分级指导意见》的通知(常安监[2017]43号)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遏制重特大事故:坚持源头管控、标本兼治,以安全风险辨识为基础,突出风险管控,强化隐患治理,构建持续有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通过系统的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及时治理风险管控过程出现的缺失、漏洞及失效环节等形成的事故隐患,把风险控制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面,切实提高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和水平。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风险隐患事故一、安全风险分级及管控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安全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安全风险评估: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筹划准备危险因素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持续改进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筹划准备1、收集信息。收集相关信息,主要有企业外部信息、内部信息两大类,外部信息包括安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国内外同类企业发生的典型事故等,内部信息包括本单位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设施、管理现状等。2、制定方案。制订本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工作方案,内容可包括: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全员参与)、列出工作计划表(包含制订方案、召开动员会、全厂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等各环节开展时间及工作任务)、明确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3、专项培训:对全体员工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风险评估办法、防控措施等内容的培训。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规章制度的制定: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企业要确定实施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机构或责任人。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和工作程序等。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1、合理划分辨识单元。企业要对整个生产系统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作业活动方式划分辨识单元。2、编制辨识清单,开展辨识。根据《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及《使用指南》、《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等规范标准以及本单位生产工艺和岗位等特点分别编制危险(有害)因素排查辨识清单,全面、详细地排查辨识各个岗位、各个生产环节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a、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b、类比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c、案例法: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同或相似工程发生事故的原因和后果;相类似的工艺条件、设备发生事故的原因和后果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2、系统安全分析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三违)。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防护缺陷,电,高温,机械伤害等)、化学性伤害、生物性伤害。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室内外作业环境不良(气候、光线、场地等)。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等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评估企业应选择合适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定期组织对所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估。企业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价准则: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工作危害分析(JHA)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3)预危险性分析(PHA)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6)故障树分析(FTA)7)事件树分析(ETA)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法)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2、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频繁程度);3、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公式来表示,则为: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灾难,数人死亡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严重,重伤3重大,致残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危险性分值D=LEC风险等级分值危险程度重大大于160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较大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一般20~70可能危险,需要注意低小于20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企业在风险辨识评估基础上,制定防控措施,包括技术、管理、应急处置等,建立相应的风险管控清单。序号场所/环节/部位风险描述易发生的事故类型风险等级主要管控措施主要依据责任部门/责任人辨识时间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危险因素名称易发生的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级主要管控措施主要依据责任部门责任人辨识时间1制冷机房液氨储罐液氨泄漏中毒较大1.必须根据制冷压力管道设计图纸中的制冷工艺设计说明,确定储氨单元的存氨量。2.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和备案。《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XXX2017X月X日2动力车间储罐爆炸灼烫一般1.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安全附件等符合相关压力设备标准规范,按规定定期检测。2.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并在有效检验期内使用。3.二氧化碳容器应避免受热。《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GB10621)XXX2017X月X日3维修车间防护罩缺损,自动进刀手柄(轮)无弹出防护装置,导致设备部件和加工件飞出伤人。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低1有可能造成缠绕、吸人或卷入、刺割等危险的运动部件和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罩。2转动部位的连接销、刀排的突出高度应符合标准。3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1、《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15760)2、《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4674)XXX2017X月X日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分类、分级、分层、分专业”的方法,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开展。要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和责任主体,分别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风险管控职责和风险管控清单,分类别、分专业制定部门、车间、班组、岗位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应急等防控措施。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重大风险工艺、环节、设备设施和重大危险源要实施重点管理。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及告知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公告警示。风险的公告实行公司、车间、岗位三级公告。企业要对重大以上风险实施公司级公示,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制作安全风险分布图;车间要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对较大以上安全风险进行公示;岗位要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示例风险程度控制级别日常监控要求颜色公司部门班组重大风险公司级每月检查每周检查每天(班)检查红较大风险部门级每季抽查每月检查每周检查橙一般风险班组级抽查每月抽查每周检查黄低风险员工关注抽查抽查员工自查蓝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告知卡安全风险描述场所/环节/部位编号主要防范措施(照片)应急处置措施易发生的事故类型警示标志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持续运行企业要定期组织对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修正发现问题和偏差,做到持续改进。要制定企业安全风险清单、事故隐患清单和安全风险图动态更新制度,制定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制度文件定期评估制度,确保双重预防机制不断完善,持续保持有效运行。凡是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关键设备设施等出现变化,要重新开展全面的风险辨识,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凡是企业组织机构发生变化,要对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管理制度、责任体系重新制定完善;凡是企业发生伤亡事故,一律要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情况进行重新评估,针对事故原因全链条修正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各个环节。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存在主要问题:1、没有全员参与,选取的辨识范围过于狭窄,没有覆盖全流程、全区域。如厂区环境、高危作业、办公休息区域等。2、片面理解风险管控就是预防和控制人身伤害事故,对设备事故、职业健康、自然灾害等类型辨识评估不全面。3、风险辨识不深入,风险管控措施没有针对性。4、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概念不清。5、风险辨识管控没有与职业健康体系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安全标准化中的危险源辨识(新版标准化已改为“风险管控”)结合起来。6、把该项工作全权委托第三方机构,企业自身并未参与或参与程度不高。二、隐患排查与治理完善治理制度企业要建立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风险防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统一的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和岗位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实施重点整治;建立资金投入和使用制度,保障隐患整改资金的需求;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发现、报告事故隐患;完善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评估、核销全过程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等。二、隐患排查与治理强化闭环管理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事故隐患闭环管理制度,对现有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进行完善改进,实现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