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通论试题库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土壤肥料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2、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3、腐殖化过程:动植物残体被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又合成,从而形成新的、较稳定的、大分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4、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5、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6、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量。单位g/cm,t/m。1、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或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的过程。7、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9、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在自然条件下,使土壤孔隙充满水分,当重力水排除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10、养分归还学说:要点是:第一、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一定量的养分。第二、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养分于土壤,地力必然会逐渐下降。第三、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东西。第四、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11、磷的固定:所谓磷的固定是指可溶性磷酸盐转变为难溶性磷酸盐,即有效态磷转化为无效态磷的过程。其结果导致磷的有效性降低。12、生理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是指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13、土壤沙化:土壤沙化指良好的土壤或可利用的土地,在风蚀和风力堆积作用下,变成含沙很多的土壤或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14、土水势:在标准大气压下,可逆并且等温地将无穷小单位数量的指定高度的纯水,移至土壤中所必须做的功。15、化学风化:成土岩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改变其化学组成或内部构造的过程。16、腐殖质: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17、土壤热容量:单位数量的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能。18、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离子或氨分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19.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的的一项综合性科学施肥技术。20、农家肥料:含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各种无机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21.追肥:在植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它的作用及时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一般用腐熟的有机肥料、速效性化肥作追肥。22.土壤耕性:耕作时反映出来的特性。23.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残渣。24.复合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元素标明量的肥料。225、灰分:指新鲜物质经过烘烤,获得干物质,干物质燃烧后所剩的物质。26.底肥:又称基肥,是在进行植物播种或移植前,结合耕地施入土壤中的肥料。27.植物营养临界期:在植物甚至发育过程中,,有一时期对某中养分的要求绝对量不多,但要求迫切,不可缺少,即使补施也很难弥补由此而造成的损失。28、土壤: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土壤本质属性具有肥力。29、肥料:是指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改良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物质。30、母质:是指裸露于地表的岩石矿物经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或以搬运沉积后的风化产物。31、肥料三要素: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需要量最多,但土壤中含量较少,必须通过施肥才能满足植物对营养的要求,因此,把氮、磷、钾三种元素称为“肥料三要素”。32、厩肥:是以家畜粪尿为主,混以各种垫圈材料及饲料残渣等积制而成的有机肥料。33.土壤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导致的土壤酸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34.主动吸收:植物逆浓度梯度吸收离子态养分过程,就是主动吸收。34.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及其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35.磷酸退化作用:过磷酸钙中的磷酸一钙会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铁、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36、最小养分律:植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但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在一定范围内,植物产量随最小养分的变化而增减,无视最小养分的施用,即使施用再多其它养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37、离子颉抗作用: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根系对另外一种离子的吸收。38、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pH条件下,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c·mol/kg)。39、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数的组合。40、堆肥:秸秆、植物残体等有机废弃物在好气条件下堆腐而成的有机肥。41、养分的被动吸收:指不需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吸收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吸收,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42、闭蓄态磷:由溶解度很小的氧化铁胶膜包蔽着的磷酸盐。43、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44、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在水势差的推动下,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45、铵化作用:氨基酸在微生物及其所分泌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氨(铵盐)的作用。46、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47、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48、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或分解作用。49、营养诊断: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从而做出施肥的建议,分为土壤诊断和植株诊断两种。50、土壤有效磷:土壤中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磷,主要包括大部分有机磷、水溶性磷和可交换形态的磷等。51、扩散:是指土壤溶液中当某种养分的浓度出现差异时所引起的养分运动。52、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经过分解和合成等过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53.作物需水量:大面积农田上生长的无病虫害的作物,当土壤水肥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3环境中,作物达到高产潜力值的条件下,作物叶面蒸腾、棵间土壤蒸发、组成作物体和消耗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所需要的水分总和。54、绿肥:凡是把正在生长的绿色植物直接耕翻或割下后运往另一块田作肥料的55、协同作用:一种营养元素促进另一种元素吸收的生理作用。56、归还学说:为保持地力,应向土壤中归还被植物吸收的元素。二、填空题:(每空0.5分)。1、土壤由水分、有机质、矿物质、生物、空气5种物质组成。2、土壤养分根据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分为速效养分、缓效养分、无效养分;根据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可分为水溶态、交换态、矿物态、有机态。4、根据成因,土壤中的矿物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5、氮、磷、钾三种元素被称为“肥料三要素”。6、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矿质化和腐殖化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7、土壤的固磷机制主要有四种化学固定、吸附固定、闭蓄固定、生物固定。8、磷肥按溶解性大小可分为难溶性磷肥、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3类。9、土壤中的胶结物质主要有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10、土壤水分类型有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11、速效性钾包括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两部分。12、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带电性、分散性和凝聚性等特性。1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14、施肥方式包括基肥、种肥、追肥这三个环节。2、硫铵为生理酸性肥料,硝酸钠为生理碱性肥料。3、氮肥按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可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三类。4、养分随着水分的流动而迁移至根表的现象被称为质流。5、马铃薯、糖用甜菜与烟草等是喜钾作物,也是忌氯作物,向其施用钾肥时不能用氯化钾。6、土壤开始表现可塑性的含水量称为可塑下限或下塑限,土壤失去可塑性时的含水量称为可塑上限或上塑限,差值为塑性值或可塑指数。7、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包括离子被动吸收、主动吸收两个过程。9、停止供水后土壤水分的蒸发一般分为大气控制阶段、土壤导水率控制阶段、扩散控制阶段三个阶段。10、有机物质的C/N值为小于等于25:1时,比较容易被微生物分解。11、土壤中钾的存在形态可分为矿物态钾、缓效性钾、速效性钾三种。1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15、作物缺钾时,通常叶尖和老叶边缘发黄,进而变褐,渐次枯萎。2.地球是由几个不同状态物质的同心圈层组成的,分别是大气圈、岩石圈、土壤圈、水圈、生物圈。3.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多孔体。固相部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4.腐殖质的主要组分是有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5.根据有机肥料来源、特性和积制方法分为粪尿肥类、堆沤肥类、绿肥、杂肥、商品有机肥类五大类。6.常用的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7.土壤通气性的主要机制包括土壤空气的整体交换、土壤空气的扩散。8.植物吸收离子态养分的主要方式有被动吸收、主动吸收。10.土壤样品采集中,布点常用的方法有_对角线法、三角形法、蛇形法。11.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分为矿质化、腐质化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12.基肥的有效施用方法有撒施、穴施、环施(或分层施用)。1.土壤物理性质主要有土壤空隙性、土壤结构、土壤物理机械性和耕性。2.组成地壳的岩石根据其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43.贮存化肥必须经常作好的防潮、防热、防火、防毒和防腐蚀“五防”工作。4.堆肥的堆制条件有水分、空气、温度、碳氮比、酸碱度。5.植物必需灰分元素有K、Ca、Mg、Al、Zn、Fe、P、S、Si、B、Se、Cl。6.植物营养的特性有植物营养的选择性、植物营养的连续性与阶段性。7.有收无收在于水_,多收少收在于_肥_。9.土壤耕性改良的措施有掌握适宜水分状况、增施有机肥料、改良质地,创造良好结构。10.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1.土壤是由固、液、气三项物质组成的多孔体。固相部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2.国际制土壤矿质颗粒分为石砾、粉粒、粘粒、砂粒四个粒组。4.土壤耕性改良的措施有增施有机肥、客土法、种植绿肥。5.判断土壤耕性好坏的标准有耕作的难易、耕作质量的优劣、适耕期的长短。6.植物营养期包括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7.施肥的基本原理有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率、报酬递减率、因子作用综合率。8.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率。9.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10.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流失、反硝化作用。11.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有土壤温度、光照、土壤通气性、土壤酸碱性、养分浓度、植物吸收养分离子的相互作用。13.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14.世界化肥品种朝着高效化、液体化、复合化、缓效化方向发展。1.一般作物体内含N量占.0.3—5%干物重的。2.作物主要以铵态氮和硝态氮形式吸收N素,均为主动吸收过程。3.追肥的方法有条施、穴施、深施覆土、结合灌水表层撒施等。5.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含氮量为46%。6.普通过磷酸钙是世界上最早的化学磷肥,其有效P含量12—18%(P2O5)。7.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测定采用碳酸氢钠浸提。8.氯化钾含KO260%左右,是一种生理酸性肥料。10.李比西于1840年发表了题《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为文,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12.堆肥主要包括有机物质的矿质化、腐殖化过程,大体经过发热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后期保熟阶段等四个阶段。13.N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