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之谜1.α粒子散射实验2.原子的核式结构3.原子、原子核的大小1.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揭开了研究原子结构的序幕。2.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球内,而电子像布丁中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能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o,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o。电子α粒子α粒子电子a粒子散射实验1907年卢瑟福等人通过粒子对原子核的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逊模型离中心越近散射角越大卢瑟福:“这几乎就如你用15英寸炮弹射向一张手纸,结果它反回来击中了你一样不可思议”α粒子散射实验解释3.原子的核式结构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经过测定和计算,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原子核所带的单位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核模型(行星模型):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作轨道运动的电子组成。从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约为10-15—10-14m。原子的半径大约是10-10m。1.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是()A.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主要是原子中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力;B.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主要是库仑力;C.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很少,所以绝大多数的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D.能产生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是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近的α粒子。BCD2.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如果一个α粒子跟金箔中的电子相撞,则()A.α粒子的动能和动量几乎没有损失。B.α粒子将损失部分动能和动量。C.α粒子不会发生显著的偏转。D.α粒子将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AC3.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最接近金核时()A.α粒子动能最小;B.α粒子受到的库仑力最大;C.α粒子电势能最小;D.α粒子动量的变化率最小。AB4.如图所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原子核和两个α粒子的径迹,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5.已知氢原子中的电子电量为e,以速率v在半径为r的轨道上运动,求等效电流为多少?解:revvreTetqI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