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三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突破HRHR胡爱武培训讲师热爱教学理想讲师团团长梦想董永故里-孝感李白故乡-安陆HR书法写作乒乓骑行音乐创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与成长自我介绍介绍篇介绍篇《易经》成功的人生要显耀,必须达到以下十二点: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人与择偶,十二趋吉要避凶.第一章劳动经济学(P1-27,27P)第二章劳动法(P28-44,17P)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P45-96,52P)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P97-136,40P)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P137-198,62P)课程大纲课程大纲(上)(下)培训课程的简要介绍《基础知识》培训课程的简要介绍《基础知识》培训目标和日程安排培训目标和日程安排培训目标培训目标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力供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和工资结构以及就业与失业的相关知识。2.劳动法的体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3.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计划与决策以及市场营销的主要内容。4.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领导行为及其理论,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5.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理论体系、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概念、原理、原则、职能和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和两种测量技术。茫?盲?忙目标方法愿景使命梦想方向落实神木的格局神木之所以大,千年前当种子掉到泥土里时就决定了.因为它长在空旷的地方,不是在闹区,他要耐得住风寒和寂寞.神木之所以成为神木,是在那时候就决定了的.绝不是千年后才知道!※所以,『格局』是……决定在一开始你的心里怎么想!?第一章劳动经济学(P1-27,27P)第二章劳动法(P28-44,17P)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P45-96,52P)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P97-136,40P)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P137-198,62P)课程大纲课程大纲记忆七字诗:基础知识共五章,经济劳法现管人。《基础知识》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P1-2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P1现象和规律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三个属性:P1相绝支1.相对稀缺性。是指可支配的劳动资源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2.绝对性。已有需要和愿望得到了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3.本质表现为支付手段和支付能力的稀缺。记忆七字诗:资源稀缺三属性,相对绝对两支付。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P2二、效用最大化P2效用﹑利润1.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2.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记忆七字诗:个人效用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三、劳动力市场P2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户和企业分别是劳动力的供求方。居民户企业商品和劳务的供给生产要素收入生产要素供给货币支出图1-1收入循环模型三、劳动力市场P2就工﹕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认识现象揭原理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七字诗:(劳动力市场功能)决定就业和工资。(劳动经济学任务)认识现象揭原理。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P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实证+规范实证研究法和规范研究法。(一)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二)规范研究法:说明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规范研究方法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障碍,使互惠交换不能实现。主要障碍有: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记忆七字诗:实证本身是什么,规范应该是什么。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P5(一)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劳动力---年龄、能力与要求、职业是指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P5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P5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总人口×100%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胡爱武记忆七字诗:(劳参率)人口参与社劳动,(劳动力供给)愿意并且能提供。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P5-6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ES(劳动力供给弹性)=(△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W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供给弹性=供工﹕供给量与工资率(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工资率变动百分比)WWSS/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P6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1.供给无弹性,即Es=0,表示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表示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3.单位供给弹性,即Es=1。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4.供给富有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5.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P6(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P6-变动趋势: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率下降。原因:①入学率提高;②经济结构升级;③各部门对高学历者的需求;④高学历高工资等2.女性劳动率呈上升趋势。原因:①对女性教育水平提高;②制度劳动时间缩短;③人口出生率下降对家务劳动的全面影响;④科技进步对家务劳动效率的全面影响等3.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原因:收入保障制度及养老保险的完善和推广4.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动率保持高位水平。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P6-7(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P7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悲附加性劳动力假说、悲观性劳动力假说两种假说的前提观点是相同的——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无论是否处于就业或非就业状态,总停留在劳动力市场中。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的时候,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男性成年人)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中年妇女)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P7二、劳动力需求P7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雇用的劳动量。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的关系: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1.需求无弹性(Ed=0),如图1-2中的A.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如图1-2中的B。3.单位需求弹性(Ed=1),如图1-2中中C。4.需求富有弹性(Ed1),如图1-2中的E。5.需求缺乏弹性(Ed1),如图1-2中的F。记忆七字诗:(劳动力需求)愿意并且能雇用。图1-2图2中,横轴为劳动力需求量,纵轴为工资率,D为劳动力需求曲线。当工资率为W0时,劳动力需求量为L0,在需求曲线D上为A点。工资率由W0提高到W1时,需求量由L0下降到L1,在需求曲线D上由A向左上移动到B点。工资率由W0下降到W2时,劳动力需求量由L0增加到L2,在需求曲线上由A向右下移动到C点。图1-3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P9-10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P9(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高频考点!)在区域Ⅰ,平均产量AP一直在增加,并且边际产量MP大于平均产量AP。所以,劳动投入至少要增加到a点才能使平均产是最大。在区域Ⅱ,投入的变动区间为a~b点,这一区域平均产量下降,边际产是递减。但投入增加仍可使总产量增加,只不过增加比率是下降的。到b点时,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最大。在区域Ⅲ,投入量大于b点,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也在绝对减少。(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MRP=VMP=MP·P=MC=W(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P13-优质分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2.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3.充分就业记忆七字诗:市场均衡三意义,最优同质和充分。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P11(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P12(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P11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P11-13(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P13记忆七字诗:人口影响劳力供,规模年龄和城乡。1)人口规模: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3)人口城乡结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增大。2)人口年龄结构:表现在两个方面: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化。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P14-18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P14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边再负﹕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二、工资形式P15–基福(一)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受两个因素的影响:货币工资和价格指数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二)福利。福利的支付方式:-实延实物支付、延期支付记忆七字诗:工资决定取决三,边际再生负效用。29第四节就业与失业P18-20一、就业总量的决定P18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参与并获得-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总供给=消费+储蓄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劳动+资本+土地+管理)=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总和=消费+储蓄总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均衡国民总收入=总供给=总需求=消费+储蓄=消费+投资即:Y=C+S=C+I二、失业及其类型P20-21所谓失业-供需失衡无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正常性失业:摩术结季1.摩擦性失业——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2.技术性失业——是效率提高的必然结果。解决办法:政训开﹕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普遍地实施职业技能开发。3.结构性失业——在全部失业中占有很大比重。解决办法:指训投:超前的职业指导和预测、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低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4.季节性失业——表现为:生消气候对行业生产\消费需求的影响。记忆七字诗:正常失业四类型,摩擦技术构季节。三、需求不足性失业P21(一)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具体形式-增周: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最常见,最严重,最难对付)。(二)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刺扩﹕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对非正常性失业,政府通过-财货产市﹕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合产业政策,推行劳动力市场政策,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实现充分就业。记忆七字诗:非正失业四政策,财政货币产市场。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P21-23图1-5就业与失业状态图劳动力失业就业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退休或自愿退出劳动力市场重新雇用解雇或辞职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