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国有林区林业改革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讲国有林业改革一、国有林业的基本情况国有林业的范畴国有经济是指国家通过投资而形成的、并由政府管理和经营的那部分国有资产,也可以说是由政府拥有或控制的那些经济实体。从企业角度来说,国有经济包括国有企业、政府所属的公用事业单位和国家控股或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股权部分。国有林业是指国家通过投资而形成的、并由政府管理和经营的那部分国有林业资产,也可以说是由政府拥有或控制的那些林业经济实体。具体包括国有森工企业(木材采运企业、国有林区林业的基本组织形式)由最初的单目标到目前的综合性国有林产品加工企业国营林场(非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国有林业的形成国有林的形成《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1950随后颁布一系列国有林保护利用的法规国有林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形成国家投资建立经营实体管理体制的建立政企关系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国有林区与国有林业关系构成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西南国有林区西北国有林区二国有经济改革的总体思路我国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因国有企业的目标定位组织形式基本历程企业个体改革----结构性调整进行结构调整—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科学进退应退出的四类行业和产业有:农林牧副渔业;轻纺工业;普通加工和制造业(金属制品、仪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等);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建筑业。(一般性竞争领域)重点进入:涉及国家安全和主权的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中具有制高点的高新技术企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领事、试验、化肥等特殊行业;供水、供电、供气、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性领域。抓大放小分类调整:公益性国有独资或控股;一般性竞争行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于一些资不抵债的实行破产重组。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庞杂的工程:生产力布局的调整、管理体制的改革人们固有观念的制约国有企业的改革:国企改革必须冲破只注重数量、规模的传统观念,走结构性战略调整之路重组(企业间)改制主要目的:在国有企业建立好的治理结构,更主要的是建立一套正确的激励——约束机制。不一定说具有好的治理结构的国有企业就一定比有好的治理结构的民企强,但一定敢说有好的治理结构的国有企业一定不比有好的治理结构的民企差,这一点一些学者已有实证研究。值得注意:现在对产权的理解有点偏化,在实际操作中,产权改革已仅仅局限于所有权改革,一谈产权改革,更多谈的是国有产权的私有化,更多的是一卖了之。实际上,我们应当从建立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方面深化产权改革,探寻更广阔的产权改革思路,建立一种对每一块国有资产有人对其负责的机制。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五大特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到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9030元人民币。按照官方汇率计算,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1090美元。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国进入了快速工业化阶段。按照西方经济学关于工业化阶段的划分,在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的阶段,产业结构将进入急剧变动时期。1、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以大众消费时代为特征的工业化加速时期首先,从人均收入水平和产业产出结构特征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跨越了罗斯托所说的起飞阶段和成熟阶段,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用钱纳里等学者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方法,我国已经基本进入了工业化四个阶段(起步、起飞、加速和成熟)的第三阶段,即工业化加速时期。进入这一时期的标志是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满足基本食物、住房和穿着的消费,汽车进入大规模生产和家庭消费,家用电器快速普及其次,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无限性过剩”与国际化先进的科学技术供给在一种压缩型工业化过程中激烈碰撞,使得我国的生产高速增长与失业率上升并存。一方面,我国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体系,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质量,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需要就业。解决这一尖锐矛盾需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便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保证社会安定。第三,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必然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了两个转移,一是农民向城市转移—人口由低生产率区域向高生产率区域转移,二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显然,这两个转移都将会促进生产率提高,而生产率的提高是人均收入提高和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这将会使得国内需求不断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2重化工产业主导将是未来一个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基本特征。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新结构危机压力将会增大未来一个时期内,国内投资和消费都将对重化工产业形成强大的需求拉力。在投资领域,城市化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对重化工产业形成巨大的需求。在消费领域,居民的需求增量将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汽车、住房等以重化工产品为基础的产品上。经济增长对能源、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排放的产品的依赖性将会很强。从出口需求的角度看,中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廉,具有市场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表明,未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压力将会日益加大3178371246796159663580949536108941285015163182362223426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1978198019851989199019921995199720002001200220032004钢产量6534798614595210293082242118511735360059700661037250086227900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978198019851989199219941997199820002001200220032004水泥2.84.9145671486919106012791351159922430500100015002000250019781980198519891992199519982000200120022003家用电冰箱0.021.3212.353715868211571827233431354993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781980198519891992199519982000123房间空调器0.383.214359401333205834973936409451556541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9781980198519891992199519982000123彩色电视机25663006410758487539100701167013556148081654019108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19781980198519891992199519982000123发电量1522445810714516320723432544400.540.93.5816.233.7516170109202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19781980198519891992199519982000123汽车其中小轿车0541990年代中期的经济增长有三分之二是对生态环境透支的基础之上实现的。目前经济学界和环保学界都已经共同认识到,在我国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脱离作为经济外部的没有经济价值的自然存在形态,转而成为经济内部的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之一。符合人们健康需求的良好生态环境已经不再是天然的产物,需要投入资源进行不断的“再生产”。良好生态环境的高度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大结构问题。结构危机由过去的经济内部产业结构失衡转变为经济整体增长与原来的“外部条件”之间的失衡。美国学者布朗称之为“环境泡沫经济”。这是一种新的结构问题,我们把它称为新结构危机。3、二元经济结构将会长期存在,生态环境问题会加剧二元结构导致的社会矛盾0200040006000800010000197819801985199019921994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生态环境破坏将会加剧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生活质量差距。高收入人群通过更多占有人造的物质财富,通过更多的物质享受和医疗保健,可以补偿环境污染给生活质量带来的损失。低收入人群没有能力选择生活环境,对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健康损害没有谈判能力去争取医疗保健补偿。生态环境的破坏实际上放大了二元结构导致的社会不公平。4、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将会继续存在,缩小地区差距的难度将会加大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年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197848.5930.8420.57198048.5231.1520.33198548.8131.0320.16199049.6129.9720.42199554.2027.4418.36199955.1327.3517.52200055.8327.0417.13200156.1226.7817.09200357.1026.7616.14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字推算。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和农业开发程度已经超过了自然承载能力。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例大,东西部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城乡差距在地域上的反映。西部尤其是西北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屏障”,其生态和气候等特点决定了这些地区不能再过度发展农业和污染性产业。5、中国经济增长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会不断增大,贸易摩擦将会日益上升,这将逼迫中国加速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到2003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钢铁第一大国、水泥第一大国、家用电器第一大国、电话第一大国、服装第一大国。但是,在产品产量猛增的同时,我们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资源和能源对进口的依赖日益上升,二是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空心化。例如,作为钢铁第一大生产国,我国的铁矿对进口的依赖将会逐步达到50%左右,石油对进口的依赖也将达到50%,甚至更多。中国资源和石油进口增加将会提升整个国际市场的价格,中国低价格制成品出口增长将会压低国际市场价格,这必将导致我国与其他相关国家之间发生更多贸易摩擦。我国核心高新技术的空心化将会抑制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制约民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这两个问题将会逼迫国内企业降低资源消耗,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而加快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进程206696115428094743851098274621148824924382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97819851990199520002003进出口贸易总额(亿美元)出口结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上述五大趋势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进入急剧的转型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必须解决过去几十年积累起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经济增长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民族经济发展受制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出一条新型的经济增长道路。三、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的总体评价中国林业改革的总体状况评价取得的进展推进农村林业改革,逐步建立统分结合的农村林业双层经营体制。(集体林业)我国农村林业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内容有三项:林业“三定”、经营形式多样化和木材市场开放。通过林业“三定”。即实行“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制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以行政和法制双重手段明确并保护集体的林木所有权,确认农户的承包经营权和新造林木的所有权。随着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森工企业的改革也取得很大进展。从扩权让利、承包经营到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企业集团,(直至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调整了林业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林产品市场完全放开,林业生产要素市场正在建立。木材等主要林产品价格逐步放开,由双轨制过渡到单轨制。林业生产所需各类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