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流行概况及预防控制措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流行概况及预防控制措施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病毒所二OO九年三月手足口病病原学特点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病原学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4、5、7、9、10、16型;柯萨奇病毒B组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新肠道病毒。常见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病原学特点病原体抵抗力病毒对75%酒精,5%来苏耐受;病毒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病毒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病毒可在外环境中长期存活。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家畜、宠物等不感染,也不传播此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咽部排出病毒持续1~2周,粪便排出病毒持续约3~5周;病后数周,仍可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接触患者唾液、疱疹液、粪便等。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经水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院内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为最高;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流行特点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流行;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集聚现象;暴发流行后常散在发生。手足口病临床特点临床表现潜伏期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初始表现发热、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皮肤疱疹;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受累;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一周内消退;病程4~10天;极少数患儿可以伴有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好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病毒分离细胞接种人肺系细胞人源细胞横纹肌瘤细胞肠道病毒型特异性鉴定血清中和实验(最常用的方法)肠道病毒分型PCR测序手足口病预防原则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手足口病流行概况国际流行概况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报导。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日本1969~1970年的流行以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为主;1973和1978年的2次流行则由肠道病毒71型;1997~2000年的流行,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均有分离。手足口病流行概况马来西亚1997年流行了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4~8月发病2628例,仅4~6月死亡29例,平均年龄1.5岁。台湾地区1998年暴发了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6月、10月两波流行中,共监测到129106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等。手足口病流行概况国内疫情概况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手足口病病例;1983年天津暴发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的手足口病,5~10月发病7000余例;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分离出肠道病毒71型病毒;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从患者分离出2株肠道病毒71型病毒;2000年山东省招远市暴发小儿手足口病,市人民医院接诊1698例,3例合并心肌炎死亡。2007年,山东临沂地区爆发手足口病,2008年安徽阜阳的疫情。2008年全国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分析全国疫情概况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489023例,发病率37.01/10万重症病例1165例,死亡126例全省31个省、市均有病例报告,广东、浙江、山东、河北、江苏报告病例前5名。实验室诊断病例7987例,其中EV71占61.43%,CoA16占16.61%.5岁以下儿童高发,占91.17%。5-7月发病高峰,10-11月出现了次高峰。2009年全国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分析2009年1月1日~3月21日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32273例,发病率2.44/10万重症病例36例,河南21例、安徽3例、山东3例、江苏2例、内蒙1例、湖南1例、陕西1例、新疆1例死亡四例(安徽2例,广东1例,河南1例)广西、江苏、安徽、河南、广东、山东、湖北、湖南、浙江,上海报告病例前10名。实验室诊断的357例中EV71型占78.15%,柯萨奇A16型占5.60%。发病婴幼儿为主,5岁以下儿童占93.74%,3岁以下儿童占72.43%。散居儿童占66.68%。2008年黑龙江省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分析疫情概况全省共报告13905例,其中实验室诊断12例、临床诊断13893例,疑似病例84例,无死亡病例。全省共报告重症病例4例(绥化2例,黑河1例,佳木斯1例),报告发病率为36.36/10万。2008年全省手足口病疫情地区分布全省市(地)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依次为:哈尔滨5885例、绥化2602例、大庆1169例、佳木斯1004例、牡丹江795例、鹤岗742例、黑河533例、双鸭山398例、齐齐哈尔293例、伊春166例、大兴安岭128例、鸡西124例、七台河60例、不详6例。2008年全省手足口病疫情地区分布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  哈尔滨市  齐齐哈尔市  鸡西市  鹤岗市  双鸭山市  大庆市  伊春市  佳木斯市  七台河市  牡丹江市  黑河市  绥化市  大兴安岭地区发病率(1/10万)2008年全省手足口病疫情时间分布全省手足口病报告病例自5月份全省手足口病疫情急剧上升,5~7月报告病例数分别为1580例、2748例、4258例;8月~11月份发病明显下降,发病数分别为2184例、1641例、862例、379例。2008年全省手足口病疫情时间分布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4日发病数(例)2008年全省手足口病疫情人群分布散居儿童报告发病8622例,占发病总数的62.01%;托幼儿童报告发病数4371例,占31.43%;学生报告发病816例,占5.97%。2008年全省手足口病疫情年龄别分布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0-1-2-3-4-5-6-7-8-9-10-15-20-25-30-35-40-45-50-55-60-发病率(1/10万)2008年全省手足口病爆发疫情分析全省手足口病通过网络监测与各地报告共暴发19起,发病186例,分布在牡丹江4起、鸡西3起、大庆3起、哈尔滨2起、黑河3起、大兴安岭4起。均分布于托幼机构。2008年全省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样品种类检测数PEEV71CA16阳性数阳性率阳性数阳性率阳性数阳性率咽拭子64914.1812.511.56粪便422559.52559.500.0痰液100.000.000.0脑脊液1900.000.000.0肛拭子21733.3733.300.0气管吸取液700.000.000.0血液200.000.000.0总计1564126.34025.610.642009年全省手足口病疫情情况2009年1月1日-3月22日,全省累计手足口病报告85例,分布在9个市(地),较多的有哈尔滨市23例、牡丹江17例、黑河17例。2008年同期报告6例,没有可比性。手足口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传染源的控制难度大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比例很高,显性:隐性感染者约1:100,而现有的技术和措施很难及时发现并隔离隐性感染者;以轻型病例为主,农村偏远地区的患儿父母易忽视对该病的就诊治疗,亦不采取居家隔离等措施;该病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极强,而患儿一般在被经过自我诊疗后才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成人大都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低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因而有时会存在间隔流行的特点,即在人群中,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生,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若此时暴发,短时间控制的难度也将很大。手足口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完全切断传播途径存在困难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较复杂,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及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手足口病防治存在的问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病原学监测工作开展不足,地市级存在问题较多。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识别能力弱,主动排查意识有待提高。低发地区缺乏对重症病例的治疗经验。群众对手足口病认识不足,易产生恐慌心理。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统一标准,明确病例诊断。(按照指南)临床诊断病例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重症病例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实验室诊断病例病毒分离: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血清学检验: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核酸检验: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实验室结果只作为病原学监测使用。对于临床诊断病例,不能因实验室检测结果阴性排除临床诊断病例的报告。对于重症病例,如EV71核酸检测、病毒分离等实验室检测结果阴性,不能诊断为EV71感染重症病例,但仍作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报告。开展监测报告与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疫情流行动态。充分利用三级医疗卫生网,建立有效的主动报告机制。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