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Hand-foot-mouthdisease,HFMD)余杭区CDC方杭燕2009年4月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病原学•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virus)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ECHO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Al6型最为常见。形态学27nm,icosahedralsymmetry,noenvelope(27nm,二十面体对称,无包膜)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一)•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一般在39°C以下,然后在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二)•斑丘疹和疱疹表现四不象:不象药疹,不象虫咬、不象牙龈疱疹、不象水痘•皮疹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痕。•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症状。•多数经对症处理后,可在7-10天内康复。•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肠道病毒抵抗力•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大多数病毒来源于呼吸道:如冠状物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或者鼻病毒,它们在物体表面能存活好几天。•胃肠道病毒:如星状病毒、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和轮状病毒,它们能存活大约2个月。•血源性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或者艾滋病病毒,它们能持续存活1周。•疱疹病毒:如巨细胞病毒或者1型和2型人合胞体病毒,它们能持续存活几个小时,甚至是7天。流行病学---流行概况•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流行病学---流行概况•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流行病学---流行概况•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此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10几个省份均有本病报道。1983年天津发生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5-10月间发生了7000余病例。经过2年低水平散发后,1986年再次暴发。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出EV71。流行病学---流行概况•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监测哨点共报告129106例病例。当年共发生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幼儿。重症病例的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2008年全国形势严峻,我区报告病例达3000多例,死亡1例。流行病学---流行概况•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流行病学---传染源•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流行病学---传播途径•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流行病学---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切断传播途径是主要措施(一)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报告相关部门(卫生院、疾控中心);•2、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3、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4、对食堂、卫生间、教室、寝室等场所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5、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6、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就诊。•7、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洗手法:湿、搓、冲、捧、擦。正确的洗手方法•一、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二、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六步洗手法)•三、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四、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五、擦•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如何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肠道病毒消毒方法•一、环境消毒要点(一)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二)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三)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肠道病毒消毒方法•消毒方法的适用•(一)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二)食、饮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三)生活用具、玩具、校舍、书籍: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四)患者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肠道病毒消毒方法•二、消毒方法的适用(五)盛放排泻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六)饮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七)灭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八)生活污水: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九)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