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章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本章着重讨论汇率政策中比较突出的三个问题。首先,我们以中国为例,分析汇率变动对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以说明汇率政策的作用机制,为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准备。随后,我们讨论汇率制度的选择,在了解各种汇率制度的特点、优劣的基础上,说明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以掌握汇率制度的基本原理。最后,我们分析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第一节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一、货市贬值与物价水平货币贬值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贬值通过货币工资机制、生产成本机制、货币供应机制和收入机制,有可能导致国内工资和物价水平的循环上升,并最终抵消它所可能带来的全部好处。第一,从货币工资机制来讲,进口物价的上升,会推动生活费用的上涨,从而导致工资收入者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更高的名义工资又会推动货币生产成本和生活费用的上升,如此循环不已,最终使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乃至整个经济的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抵消货币贬值可能带来的好处。第二,从生产成本机制来讲,当进口商品构成出口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贬值会直接导致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并可能最终恶化本国的贸易收支。第三,从货币供应机制来讲,贬值后,由于货币工资机制和生产成本机制的作用,货币供应量可能增加。另外,在外汇市场上,贬值后,政府在结汇方将被迫支出更多的本国货币,也会导致本国货币供应的增加。第四,从收入机制来讲,如果因为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从而货币贬值不能减少进口总量(或减少的总量不足以抵消价格的上升),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弹性较低从而货币贬值不能增加本国出口总量(或增加的总量不足以抵消价格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本国的收入会减少,支出会增加,并导致贸易收支恶化和物价水平上涨。二、货币贬值与外汇短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国外汇短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一直把货币原因放在首位。货币主义学派倾向于从短期和需求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外汇短缺的原因。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外汇短缺,其根本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落后。经济发展要求投入大量技术、装备和原材料。导致外汇短缺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对经济高速发展的愿望。在技术相对落后和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就必须从国外进口相应的原材料、设备和技术。外汇短缺的根本原因不是货币性的,但货币贬值会影响外汇短缺的扩大或缩小。货币供应一预期机制:通过货币供应机制,贬值导致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货币发行增多使人们预期货币的进一步贬值,出于保值,转而将资金投向外币,从而加剧外汇市场的缺口。劳动生产率一经济结构机制:从更深层次看,货币贬值过度还会起到保护落后企业,不利国内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提高,不利改善产业结构,从而从根本上不利消除外汇短缺.三、货币贬值与进出口贸易收支货币贬值对贸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二是国内总供给的数量和结构;三是“闲置资源”(idleresourses),即能随时用于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生产的资源存在与否。货币贬值对我国贸易收支的有利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出口来达到的。我国进口产品与进口替代品之间的互换程度较低。四、货币贬值与总需求货币贬值对总需求的影响究竟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比较传统的理论认为,成功的货币贬值对经济的影响是扩张性的。在乘数作用下,它通过增加出口,增加进口替代品的生产,使国民收入得到多倍增长。根据对80年代中国经济运行的观察,人民币贬值确实具有推动出口的作用,也具有推动物价上涨的作用,从这两个角度讲,它确实具有扩张性作用。贬值在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时,也有可能同时对经济产生紧缩性影响。其原因在于:第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村耕地面积的减少,高新技术和设备以及粮食等需求弹性很低的商品进口,越来越必要。它们几乎是没有需求弹性的。货币贬值后我国货币购买力的较大部分将转向这些进口商品(和粮食),从而导致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下降。这实际上是货币贬值加在社会总需求上的一种赋税,可称为贬值税。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后,这种贬值税有增加的可能,其原因在于:(1)国内外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2)我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3)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着较高的进口倾向。在上述情况下,货币自由兑换,很可能引起需求转移和国内总需求的下降,并进而导致部分企业破产,除非出口收入的增长超过进口支出的增长。这是贬值税效应。第二,货币贬值可使出口行业利润增加,进口商品成本增加,两者都会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为控制物价上涨及在存有货币幻觉的前提下,实际工资的增长可能滞后于物价的增长。在我国,就货币幻学而言,已经变得淡薄,在沿海大中城市尤其如此。因此,第一个因素即控制物价上涨的企图,对总需求的影响更大。此外,我们设想企业的边际进口倾向大于工资收入者的边际进口倾向,收人有利于出口行业的再分配,意味着对国内产品的需求将相对下降,从而总需求相对下降,这是收入再分配效应。第三,从货币理论和金融资产的角度来看,货币低估使本国货币购买金融资产尤其是外币资产的能力下降,它把较多的本国购买力转移到了相同数量的外币资产上,从而也会导致总需求的萎缩,这是货币资产效应。第四,债务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的萎缩。货币低估或贬值后,偿还相目同数额的外债需要付出更多的本国货币。当外债还本付息额较大时,货币贬值量必会引起国内总需求下降。由此可见,货币汇率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扩张性影响,又有紧缩性影响,由于数据的严重欠缺,我们目前还无法断定到底哪种影响占据主导地位。不过,我们现在就必须认识到这种双重影响的存在及其重要性。五、货币贬值与就业、民族工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结构货币贬值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税赋行为。它是对出口的一种补贴,对进口的一种征税。在单一汇率制度下,货币贬值的税赋效应,具有统一性这样一个特点。它不甄别单个企业或单项迸出口商品的具体情况,对所有出口进行补贴,对所有进口进行征税。这是它的优点,即操作简便,没有歧视性;又有它的缺点,即过于简单-会导致各种问题。货币贬值,具有明显的保护本国工业的作用。货币贬值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为本国进口替代品留下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货币的过度贬值,它具有保护落后的作用,不利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使社会资源的配置得不到优化。货币的过度贬值,加重进口企业的成本。它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汇率进行管理是开放经济下政府所掌握的一种重要政策工具,合理运用汇率政策对于实现内外均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制度(exchangerateregim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按照汇率变动的方式,汇率制度最主要的两大类型是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照物之间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是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一、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1.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问题第一,单一性。以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PP*-e,e为直接标价法)为例,在浮动汇率制下,只需听任汇率这唯一的变量调整,让本币贬值即可,而在固定汇率制下,必须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进而调整本国的价格体系(各种商品、各种市场上的价格),这就牵涉到许多变量的调整。很显然,前者的调整必然时间更快、成本更低。尤其是本国价格调整存在粘性时,浮动汇率的优势更为明显。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指出,在很多情况下,对本国价格体系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完全通过汇率变动调整是不合理的。例如,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是由于生产出口品的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导致的成本过高所造成时货币贬值虽可在短期内增加出口,但从长期看不利于本国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不利于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固定汇率制下,相关产业部门将被迫主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水平,这一价格调整往往是不可回避的。第二,自发性。在浮动汇率制下,只要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失衡,货币就会自动地贬值或升值,从而对国际收支与整个经济进行自发调节,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政策乃至于强制措施。而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失衡一般都需要政府制定出特定的政策组合来加以解决,这一过程中存在的时滞等问题使其效率较低。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驳的。首先,导致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汇率未必能按照平衡国际收支所需要的方向进行调整。其次,汇率只能通过价格因素影响到国际收支,而国际收支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这就带来很多情况下汇率调整的乏力。再次,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整往往需要国内政策的支持,例如,贬值剌激出口时,必须有国内相应的紧缩性政策才可以避免通货膨胀抵消贬值的作用,没有相应政策配合的汇率变动往往是难以发挥效力的。第三,微调性。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可以根据一国国际收支的变动情况进行连续的微调而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而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对国际收支的调整往往是问题已经积累到相当程度时才进行的,这一调整一般幅度较大,对经济的震动也比较剧烈。固定汇率的支持者不否认固定汇率制下的调整较为僵硬,但是他们同时指出,固定汇率制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汇率调整,尤其是当这些调整是货币性干扰所造成的时候。例如,在资产市场上需求与供给的暂时性变化(例如本国货币需求暂时下降),在固定汇率制下可以通过储备变动予以消除,避免其造成汇率的频繁调整。另外,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还指出在资金流动对汇率形成产生决定性影响时,浮动汇率的无谓调整是很剧烈的,对经济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第四,稳定性。浮动汇率的倡导者认为以下两个原因使浮动汇率制具有稳定性。首先,浮动汇率制下的投机主要是一种稳定性投机(stabilizingspeculation)。其次,在浮动汇率制下,投机性资金不易找到汇率明显高估(低估)的机会,同时在进行投机活动时还得承担汇率反向变动时的风险。资金高度流动与固定汇率制之间可能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组合。固定汇率制的拥护者对此进行针锋相对的反驳。首先,浮动汇率制下盛行的自不是稳定性投机,而是非稳定性投机(destabilizingspeculation)。其次,固定汇率制下政府的介入至少使市场中交易者的心理上存在名义驻锚(nominalanchor),可以通过改变投机者的预期对汇率稳定施加影响,消除不确定性。而在浮动汇率制下,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完全没有任何客观依据,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使得外汇市场完全成为投机者的乐园,一国政府的单独力量很难能对之制约、与之抗衡。2.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问题汇率制度的不同导致了在实现内外均衡过程中对政策工具(主要是财政、货币政策)的不同运用方式。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必须将货币政策运用于对汇率水平的维持之上,而在浮动汇率制下则无此限制。针对这一特点,不同汇率制度的拥护者也从政策利益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理由。第一,政策自主性。要求实行浮动汇率制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货币政策可以从对汇率政策的依附中解脱出来,让汇率自发调节实现外部均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专注于实现经济的内部均衡。并且,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可以将外国的通货膨胀隔绝在外,独立制定本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政策。因为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P=eP*),那么在汇率不变时,外国价格水平的上升会带来本国价格水平的相应上升,一国无法控制本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固定汇率的支持者则指出,首先,完全利用汇率政策解决外部均衡,这意味着政府准备接受任何的汇率水平,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一国货币政策不可能完全不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其次,正如我们已多次指出的,汇率调整必须有相应的国内其他政策的配合才能发挥效力。再次,浮动汇率制不可能真正隔绝外国通货膨胀对本国的影响,本国货币的贬值会通过我们上节已介绍的货币工资机制等多种途径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第二,政策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