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2013年是国家骨干示范院校建设收官之年。学校围绕“项目引领、校企融合、特色立校、争创一流”的工作方针,以示范建设为引领,以培养和谐职业人为中心,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有效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彰显“校企合作”、“素质教育”、“国际合作”三大办学特色。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验收;被省教育厅推荐评选全国职教先进集体;学校主持的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学校荣获中央综治委和教育部评选的全国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内涵发展、机制改革、团队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和发展。一、项目引领强内涵——圆满完成国家骨干示范校建设任务。在教育厅、财政厅的指导下,在集团公司的全力支持下,举全校之力,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央财支持的4个重点建设专业和非央财支持的7个平台项目的建设任务,形成成果材料3536项,7月底以优异成绩通过省级验收,10月份,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关于公布“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3年验收结果的通知》,公布了首批39所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28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验收结果,我校以“优秀”等次通过验收,标志着我校正式跻身高职院校“国家队”行列。——专业建设取得新成就。学校紧贴物流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深化校企全程参与的系统综合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企业用人标准、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相互融通的课程体系,专业群建设进一步得到优化。物流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四个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顺利通过了专家验收,并获得了好评。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牵头单位,联合国内84所高职院校、22家知名企业、6个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经过2年的建设,完成了教学资源库课程学习资源网建设、研发了10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并出版配套教材、建成了职业岗位标准库、搭建了大宗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实践平台、学生联网创业平台、基于创业实践的网上互动教学交流平台等,顺利通过教育部和财政部验收。报关与国际货运、金融管理与实务两个央财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也按照预定目标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和财政部验收。2个省财支持的优势专业和8个省财支持的特色专业建设不断深化。省财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完成2014年申报,获批资金850万,立项建设7个项目。截止目前,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亿元。——教学工作取得新业绩。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信息管理系统》课程推广被江苏两所高职学校引进。微课程建设成效明显,目前已建设120门,有87门课程上线使用。学校共有22本教材获得“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立项。2013年全校共立项创3/28新创业综合实践项目489项,立项经费223万元,参与学生30361人次,合作企业382家,587人次企业导师参与项目指导。学校组织开展了以“技能成就梦想”为主题的技能文化月系列活动,开展技能竞赛、校企论坛、技能展演等3大板块49项技能活动。教师获得教学技能竞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组织学生参加国省两级技能竞赛20项,141人次学生获得51个奖项。其中21人次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2项。在体育竞赛上获得全国赛一等奖3个,省赛金牌6枚。——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了新进展。2013年,学校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约1000万元,积极推进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工作,围绕完善优质网络平台建设,构建智能化的教学环境;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建设并运行了浙江省数字化校园示范校人人通——网络空间平台。拍摄制作了七门国家级优质课程,拍摄制作了120多门校级微课,自助完成了100多门校级课程的微格录制,开发制作了物流、汽车、电子商务、空乘等专业的虚拟实训课程。推进优质管理资源建设,构建智能化的教育管理;推进优质培训资源建设,支撑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视频互动系统和虚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成果得到了骨干校建设验收专家的高度评价。我校作为浙江省高职唯一代表出席了2013年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学校荣获2013年CERNET浙江省高校网络信息化先进集体。二、特色立校强品牌4/28——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学校依托体制优势,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办学模式,完善了与物产集团产学研结合的8个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在完成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物产示范生培养等常态工作外,以校企全程参与的系统综合实践模式深化为载体,逐步落实全校各专业1/3实践教学任务在企业完成,1/2专业课由企业兼职教师或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指导完成的骨干校建设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构建了校企专兼项目化建设团队共计41个,形成4类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组织,确保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有效实施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截止2013学年,学校校外实训基地总数已达249个,产学合作企业总数达458个,合作企业订单培养人数347人,合作企业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数1675人,接受毕业生就业436人。学校兼职教师师资库达到1385人,其中1142人承担教学工作。全校共计12名专任教师下企业和地方挂职,1名教师到集团企业长期实践,提升教师实践教学和服务企业能力。学校承办了物产集团首届文化节开幕式暨演讲比赛、书画摄影比赛、集团高楼消防灭火逃生应急演练等活动。配合物产元通集团承办由集团公司和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共同主办的2013年浙江物产“中大元通杯”汽车维修工岗位(机电)职业技能竞赛,物产中元集团下属浙江奥通、元通雷克萨斯、浙江申浙、浙江申通等99家单位的188名员工参加了竞赛。所有的技术保障、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准备、裁判培训等均由学校汽车技术学院完成。服务集团物流基地建设,与物产物流迁安、宁波基地合作,完成合作方案,5/28即将在宁波基地投入100万设备,共建共享校外实训基地;与集团电子商务公司对接,在学校电子商务实训室设立了分部。——素质教育进一步优化。学校以骨干校建设为契机,系统推进文化素质教育。2013年,围绕“学”、“诚”、“敬”、“新”四个主题,开展各类活动近300次,参与学生1200余人。学校继续举办“绿韵文化讲坛”系列活动:邀请教育部高教司原副司长、现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和全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王冀生,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顾问胡显章莅临我校开设专题讲座;举办“浙江人文大讲堂走进浙经院”活动,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我校荣誉教授杨叔子院士为师生作题为《踏平坎坷,成人成才》报告会。学校和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育人”高端论坛暨工作会议。学校作为高职院校代表受邀参加教育部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课题研究。学校成为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国际交流进一步加深。学校与国(境)外7家优秀职业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就师资培训、学生交流互访、学分互认、实习与研修、课程开发、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交流。2013年共组织44名教师参加出国(境)教育教学交流培训;组织29名学生赴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研修、7名学生赴中国台湾地区研修;接待75名来自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名、新加坡、台湾等国(境)外专家考察交6/28流;招收了20名留学生来我校进修学习。首届中新合作班113名学生以高就业率和高对口率顺利毕业,其中3名学生顺利升入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就读本科。2013年3月学校承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第二届教育创新计划创业教育会议,与会代表参观我校并对我校办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学校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联系中心,参加了2013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2013年中荷职业教育政策对话及合作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学校连任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单位,担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合作分委会会长单位,启动与英国物流行业合作项目。三、争创一流强服务——物产管理学院成效初显。在集团公司的直接领导下,经认真筹划,浙江物产管理学院正式成立,与浙经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体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明道、取势、优术”为校训,凝练了自身发展理念。完善了运作机制,在执行层层面设立了综合管理部、培训部、课程研发部、网络学院四个中层执行机构,完成了中层管理干部的选拔聘任工作,修订完善了《浙江物产管理学院培训课程体系》、《浙江物产集团培训师管理办法(试行)》、《浙江物产管理学院课程研发指南》、《浙江物产管理学院网络学院管理办法(试行)》等17项制度;健全了集团全员培训的框架体系,初步形成了“高管领导力提升、高管后备领导力提升、中级经理核心管理能力、初级经理管理能力、卓越员工、新员工、高级功能管理、专业能力”等八大系列培训项目;自主开发了《合同签订与管理》、《商务礼仪》等15门课程;2013年共开展了15个项目的培训实施,涵盖7/28了中级经理核心管理能力、卓越员工、新员工、高级功能管理、专业能力、高管领导力提升等六大系列培训,受训人员1591人。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推进网络学院课程学习,共上传了108门学习课程,自主新增了学习资源中心、知识中心、学习社区等板块,实现线上线下学习相得益彰、互动交流方便快捷。平台注册用户数2690人,当天登录人数最高为505人,个人完成学分最多为108分,已完成年度规定学分(30学分)的有38人。物产培训大楼现已完成建安工程施工和培训区精装饰施工。——服务社会成效显著。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办学品牌,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以开发区职工素质教育基地为依托,积极服务开发区职工素质教育“蓝领成才”培训工程。完成汽车修理工(中级)培训鉴定158人;成功承办“2013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修理工技能大赛”;向开发区企业提供300余个学历教育名额。为开发区社发局、人劳局、卫生局和杭州市人事局、杭州市教育考试院、杭州市财政局提供各类考点服务,累计考生21547人次,考场2000余个。先后2次承办省教育考试院全省汽车招生汽车专业操作技能考试,服务考生1238人。成人学历教育稳步发展,现有成人学历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学员5198人。学校为浙江省中职学校提供教师能力研修培训,开设文秘、商务英语、物流管理专业,完成53人的教学培训工作。开展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大专层次的实践性课程培训与考核,累计培训考核1558人次,全校开展各类培训总计165722人天。学校的技能鉴定所顺利通过了国家人社部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8/28——科研应用转化加快。现代物流科创园建设稳步推进,2013年新入驻企业9家,经营规模800万元,共吸纳120名员工,正在办理工商注册的企业4家。2013年学校共签订了134.2万元横向项目合同,教学技术设备推广收入155万元;授权发明专利1项(学校新突破),实用新型4项,学校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9项,省教育厅新世纪教改课题立项7项、课堂教改项目10项,创历史新高。——职教援疆继续推进。学校继续牵头省内职教援疆工作,援疆干部继续发挥作用,指导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自治区示范院校建设。结合骨干校建设,4个骨干校专业先后组织骨干教师赴阿职院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并向阿职院捐赠了教师自主开发的汽车实训设备和计算机软件,帮助他们开展实训室建设。——服务学生,育一流人才。学校认真贯彻省委夏宝龙书记在暑期高职院校书记校长读书会上的讲话精神,努力查找教室里的问题、研究室、实验室里的问题、办公室里的问题、书记室、校长室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