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璧山县绿岛新区公共服务中心市民广场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施工设计文件、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1.2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及相关的部颁标准。1.3我单位建设同类及类似工程具有的成熟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经验、科技成果等。1.4重庆市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1.5我单位实施ISO9001标准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1.6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况地下车库桩基础型式设计为端头扩大的人工挖孔桩,桩径分别900mm、1000mm、1200mm,桩端扩大头尺寸分别为: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900mm,桩长以现场实际开挖情况确定;护壁厚75-150mm,纵向主筋和箍筋为φ8@200,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共计有工作量335根。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剥蚀浅丘地貌区。场地原有地形,中部为椭圆状的小山丘,四周为宽缓的丘间冲沟,小山丘多为耕地,丘间冲沟多为农田或农舍;场地最高点位于中部丘顶,高程319.48m,场地内最低点位于西南侧的丘间冲沟,高程298.85m,相对高差20.63m;小山丘地形坡角5~20°,局2部陡坎高约4.00m,坡度约60°,斜坡上多见基岩出露;冲沟多向南、东方向发育,地势较宽缓,宽度30~60m,坡度3~5°,为土层覆盖。场地北部(拟建行政广场区域)现正进行平场施工,平场到位后将与设计环境高程310.90基本齐平。3.2气象水文璧山县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县域东、西是低山区,两山间为丘陵谷地,对夏季来自海洋潮湿的气流起扰动辐合作用。因此,具有春旱,夏热冬暖雪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以及风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绵雨多等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047.3毫米。1968年最多达1516.4毫米,1961年最少仅642.8毫米,1959—1985年间,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16年,在1000毫米以下的11年。降水量低山区多于浅丘区,北部多于南部夏季多于其他季节。县域自南向北,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年平均降水量约增加20毫米。本工程场地范围内无常年地表径流,场地部分地段正进行平场施工,地表封闭较差。3.3地质构造场地位于璧山向斜西翼,在场地内陡坎处测得岩层产状及裂隙。岩层产状80°∠5°,层面结合程度差,发育两组裂隙:①90°∠65~76°,裂隙发育长度2.5m,裂面较平直,张开度1~3mm,间距0.5~3.0m,结构面结合差;②185°∠69°,裂隙发育长度2.0m,裂面稍粗糙,局部凹凸不平,张开2~5mm,岩屑充填或岩屑夹泥质充填,间距0.6~2.4m,结构面结合差;场地内及邻近地带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较简单。3.4地层岩性3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及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泥岩组成,现分述如下:3.4.1第四系全新统(Q4):3.4.1.1素填土(Q4ml)褐色,褐红色,以粉质粘土为主,夹泥岩碎块石和少量砖块、瓦砾等,硬杂物粒径一般在15~200mm间,大者达400mm左右,含量占全重的30~45%左右,松散,稍湿,不均匀。填料为就近平场开挖弃土石,为抛填土。回填时间1周~3月左右。钻探揭露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北部(拟建行政广场区域)正平场地段,为场地内次要土层,厚度0.00(ZY1)~6.53m(ZY12)。3.4.1.2粉质粘土(Q4el+dl)褐色,可~硬塑状,刀切面稍具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在农田地带,该层上部表层呈软~流塑状。钻探揭露厚0.50[(2)LZY27]~7.90m[(2)LZY42],钻探揭露该层主要分布于宽缓的丘间冲沟和丘陵坡脚地带,沟床地带厚度较大,丘陵坡脚地带一般厚度较小,为场地内主要土层。3.4.2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泥岩(J3sn—MS):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含砂质重及含薄层砂岩夹层,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易风化崩解。强风化层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中等风化层岩体较完整,岩心多呈柱状,分布于整个场地范围内。3.4.3基岩面及基岩风化特征43.4.3.1基岩面特征场地范围内基岩顶面埋深0.00(ZY16)~17.02m(ZY12),高程285.97(ZY39)~319.01(ZY34)。基岩顶面倾向随地形变化而各有不同,一般倾角在5°~30°。3.4.3.2基岩风化特征根据钻探获取岩芯的实际情况,将场地内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3.4.3.2.1强风化带岩体强风化岩层破碎(少量砂岩较完整),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岩石手捏易碎,质软。厚0.68(ZY21)~5.84m(ZY77)。3.4.3.2.2中等风化岩体中等风化岩层较完整,岩芯多呈长、短柱状,锤击声脆,手难折断,质硬。3.5水文地质条件3.5.1地表水本工程场地范围内无常年地表径流,场地部分地段正进行平场施工,地表封闭较差。3.5.2地下水拟建场地地形由小山丘和丘间凹地组成,小山丘位于场地中部,四周为丘间凹地。场地地形有利于大气降水向丘间凹地低洼处排泄。场地上覆土层为粉质粘土,局部地段分布人工素填土层,粉质粘土属弱透水层,人工素填土属透水层;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属隔水层。5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层孔隙水及少量的基岩风化裂隙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场地丘间凹地带的人工素填土层和强风化带岩层中,其受大气降水补给,沿松散土体间孔隙径流入渗至相对隔水层(如粉质粘土、基岩),沿相对隔水层面或裂隙面向地势低洼处排泄或赋存于土体空隙内形成土体孔隙水。水量大小与降水因素关系密切,受气候和季节性变化较大。钻探后作简易水文观测,钻孔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场地整平后,填土较厚地段雨季可能存在上层滞水。3.5.3水和土腐蚀性评价场地无污染源,无含石膏地层,不属于盐湖、盐田、盐渍化土和其它含盐地区,无硫化矿及煤矿矿水渗入,无工业废水渗入,不具使水矿化富集的地形地貌。勘察中未发现有泥炭、泥炭质土和含有大量有机质土,场地内人工填土填料为就近开挖山体的弃土石或为民房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填料未受污染。为此,根据地区经验和有关水质资料,综合判定,场地地表水和土层对建筑材料具微腐蚀性。3.6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资料,场地未见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及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等,也未见地下硐室分布。根据设计,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要求中风化的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4.5Mpa,持力层岩层暴露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4施工方案4.1技术准备4.1.1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地下土质、水文地质资料,根据勘探资料知6该场地填土以粘性土为主,大量杂填土。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4.1.2按施工图纸准确放线,放出桩位中心线和桩径,并认真进行技术复核。放线工序完成后,办理预检手续。4.1.3挖孔前,要把桩中心位置向桩的四边引出四个桩心控制点,用牢固的木桩标定。4.1.4全面开挖之前,有选择地先试验桩孔,桩孔数量不少于2个,用于分析土质、水文等有关情况。4.1.5开挖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要使安全技术管理在思想,组织措施都得落实,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4.1.6专人负责按桩位编号,做好桩孔的垂直中心线、轴线、桩径、桩长和基岩土质的记录;钢筋笼和桩身混凝土等隐蔽验收记录,并在完工后整理编册分送有关单位并送技术部门存档。4.1.7护壁模板分节的高度视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可用50~100cm。每节模板安装,应设专人严格校核中心位置及护壁厚度,可用十字架对准轴线标记,在十字交叉中心悬吊垂球,复核模板位置,保证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可用木楔打入土中支撑模板,稳定位置,防止捣混凝土时模板发生位移。4.2现场准备4.2.1桩护壁混凝土采用人工现场搅拌,并对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搅拌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挂牌。桩身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按公7司合格供应商名册向相关厂家采购。4.2.2施工人员作业要求4.2.2.1见证取样员:必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材料及混凝土试块的取样规定,熟知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养护规定,操作熟练;4.2.2.2材料员: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材料进场的检验、验收、入库规定;4.2.2.3计量员:应熟知计量器具的校检周期、计量精度、使用方法等规定,并掌握配合比单及其配料精度;4.2.2.4操作工人:应经过培训,并掌握井下作业、投料、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技术、安全交底内容,操作熟练。4.2.3机具准备根据工期要求及施工实际情况,主要施工机具设备按施工实际情况,主要施工机具设备按项目经理部的安排进场。4.2.4材料准备根据工期要求及施工的具体情况,主要材料按计划进场。4.2.5劳动力准备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工期的要求,劳动力的准备分工工种人员按项目经理部的安排进场(工人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4.3施工工艺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程序是: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或卷扬机、活底吊土8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灌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灌筑桩身混凝土→剪力墙、柱插筋安装就位及灌筑桩顶混凝土。4.4主要施工方法4.4.1挖孔挖孔由人工从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上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允许尺寸误差30mm。一般细砂、砾砂和可塑状态的粘性土层,均用短柄铁镐挖掘,对硬塑粘性土、强、中风化岩层,采用3~9m3空气压缩机配合风镐作业掘进,如遇中、微风化的硬质岩石或孤石则考虑采用风钻成孔,必要时采用无声爆破作业掘进。开挖过程中,用手摇绞车上土,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出,尽量每天保持进尺一米速度。正常情况下,桩孔每天挖0.5~1m,浇捣护壁一次,采用0.5-1m钢模板作业。为防止坍孔(如遇淤泥、流沙等软弱土层时开挖尺度为0.5m/节)和保证操作安全,设混凝土支护,每节高0.5m,厚15cm,或加配适量直径8mm光圆钢筋,混凝土用C30。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须紧,不另设支撑;混凝土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上部留100mm高作浇灌口,拆模后用砌砖或混凝土堵塞,浇灌护壁砼时,用敲击模板及用竹和木棒插实方法,不得在桩孔水淹没模板的情况下灌注砼。根据土质情况,尽量使用速凝剂,尽快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发现护壁9有蜂窝、漏水现象,及时加以堵塞和导流,防止孔外水通过护壁流入孔内,保证护壁砼强度及安全。护壁砼的内模拆除,根据气温等情况而定,一般可在24小时以后进行,使砼有一定强度,以能挡土。混凝土强度达1Mpa即可拆模。当第一节护壁砼拆模后,即把轴线位置标定在护壁上,并用水准仪把相对水平标高画记在第一圈护壁内,作为控制桩孔位置和垂直度及确定桩的深度和桩顶标高的依据。对较易塌方施工段要即挖,即校对,即验收,即灌注护壁砼,要保证砼密实度,避免渗漏。集水井应选在地下水流的上方,用水泵抽水时,将桩孔和附近的地下水位降至井底下,使井底部免除水淹状态下施工。桩端入岩,手风钻难于作业时,可采用无声破碎方法进行。若用炸药小爆破形式,要订出爆破方案,经有关部门(公安局)批准。孔内爆破时,现场其它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撤离,严格按爆破规定进行操作。做桩端放大脚(扩脚)时,应及时通知建设、设计单位和质监部门对孔底岩样进行鉴定,经鉴定符合要求后,才进行扩底工作。终孔时,必须清理好护壁污泥和桩底的残渣杂物浮土,清除积水,经监检同意验收,并办理好签认手续。应迅速组织浇灌桩心砼,以免浸泡使土层软化。对每一施工作业的桩孔都配置一台潜水泵降水,同时也利用已挖出的未捣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