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历史文化名人田罗驹田罗驹,隋朝黔安郡(今贵州沿河一带)人。黔安蛮起义首领。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田罗驹率众起义反隋,暴君隋炀帝派武侯骠骑大将军郭荣带兵镇压。田思飘田思飘,隋朝黔安郡(今贵州沿河一带)人。黔安蛮起义首领,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继头年田罗驹起义被镇压下去后,田思飘又率众起义,杀隋将军鹿愿,围太守萧造。隋朝行军总管周法尚率将军李景、裴仁基等分九路围剿,攻进清江一带。黔安一带的少数民族遭残酷镇压。谢元齐谢元齐,唐朝充州(今石阡、铜仁一带)人。。为土著首领。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随牂州刺史谢龙羽晋京朝贡。朝廷以其地置充州,封他为充州刺史。史称充州谢。安康字汝锡,明朝思南府人。幼时读书青鸾溪边,非常用功,晚上挑灯夜读,灯油燃尽时,烧柴火继续读书。明代宗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考取举人。任南京兵部司务,工部都水郎中。办事认真,督造御器时,节约料价七千。明孝宗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出任云南澄江府知府。在云南时,当时数万少数民族聚集起义,他单骑深入起义群众之中,向他们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使起义解散,使百姓避免了一场战祸。老百姓感激他,为他修祠纪念。他为官廉洁,任满回乡时,行装仅衣被数件而已。因安康的功绩,其父安逸被敕赠南京户部员外郎奉直大夫,本人被敕赠中宪大夫。安康擅长写诗,著有《青鸾溪集》,创作有《思南十咏》等诗。《黔诗略纪》录其诗二首。侯位字世卿,明朝湖广都司平溪卫(今贵州玉屏)人。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举人,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进士。初授无锡知县,办案裁决敏速,日了百余事,曲直无不服众心,民惊以为神。该县当水陆交通要冲,驿使往来,索要无厌。侯位性格刚毅,不畏强权,一切皆以法应之。因而有政声,行任兵部主事,转武库司郎中。明武宗好游幸,侯位累抗疏谏,受廷杖。后来,升任江南操江巡抚,在任上奏减浮粮,清理海防,存恤百姓,兴革利弊,有政声。其母亲夏氏百岁时,明世宗敕建坊,去世时,又赐祭葬。侯位后升任到都御史。著作散佚,惟《平溪卫》载律诗一首。田秋(1494-1556),字汝力,号西麓,明朝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出身仕宦书香门第,幼读书用功,聪敏过人。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十七岁时中云南乡试举人,九年(公元1514年)二十岁时入朝考取进士。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任福建延平府推官,六年(公元1527年)任直隶河间府推官,次年授户科给事,九年(公元1530年)授礼科左给事,十五年(公元1536年)任吏科左给事,户科都给事,福建布政司参政,十八年(公元1539年),升任四川按察使,次年再升任广东布政使。二十年(公元1541年)六月,惊悉两子会试不第后相继丧于京城的消息后,万分悲痛,方寸迷乱,遂辞职还乡。后在家乡办学,直到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田秋居官廉洁奉公,直言敢谏,刚正不阿,功德卓著,政绩斐然。他革除内府监滥支皇室膳食费,清理光禄寺浪费资财,裁减太常寺过多的人役,酌削御马监冗重开支,规劝皇帝天地坛祭祀和迁冢中不要劳民伤财。云南镇官大施虐政,朝廷鞭长莫及,京中官员不敢过问,他他具奏弹劾等等。田秋的最大业绩是关心家乡文化建设,最早提出在贵州兴办州县学校,在贵族开科取士。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在以后的120年间,因为没有乡闱,很多读书人参加考试,都要到千里之外的云南去应试,除少数富贵家庭之外,很多贫寒之士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埋没了很多人才。田秋力主贵州开设乡闱,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他向皇帝上《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奏请在贵州开设考场、开乡试。十四年(公元1535年),获得朝廷批准。十六年(公元1537年),贵州首次开科,初定解额二十五名。开科本省,节劳省费,向学者日益增多,从此贵州人才四起,直追中原。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他还上了《请建务川、安顺、印江学疏》,也得到了批准,三地相继办起了学校,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田秋能诗,擅长书法,思南潮底有石临官道,高数尺,上携黔中柢柱四字,为田秋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所书。著有《西麓奏议》,删定有《思南府志》二册。饶俦明朝铜仁府(今贵州铜仁)人。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举人,曾官知县,有文才,擅作擘窠大书,铜仁东山下有饶氏园遗址,其中有石室深宽各一丈,内刻藏书室三大字,右上有一天然凹外,深约尺余,宽二尺许,旁刻洗墨二字,皆饶俦手笔,其书法以二王为基础,俊秀超逸,勃然有生趣。李渭(?-1589),号同野,明朝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明代著名理学家。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举人。历任华阳(四川成都)知县、和州(安徽和县)知州、高州府(广东茂名)同知、化州知府、南京户部郎、韶州知府、广东副使、云南左参议等。任官期间,能廉洁自守,尊爱百姓。初由华阳知县升和州知州、高州同知时,曾有合浦令、化州、吴州吏以珠宝、金银相贿赂,被李渭叱之不受。渭潜心研究儒学,生平无日不以讲学为事,讲学反对空论,主张实践,受人敬仰。他是贵州有名的理学家,一生治学以孔子四不为准则,主张修养的功夫是无欲,还进一步阐明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他与清平的孙淮海、贵阳的马心庵被称为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学者称他同野先生。明神宗赐他对联曰: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他晚年辞官还乡后,在思南府城北中和山观音阁点易洞设中和书院讲学,兴学黔中,开黔北学风,学者如影相从,使黔北文人蔚起,代不乏人。曾有江西万安人赖嘉谟,首以为师,大有德而去,考中进士,官四川左参政。又有江西徐云从学,敬仰同野笃实,终生不忍离去。思南人则有冉宗也、胡学礼、田憔安等都继承了同野之学。李渭一生著作颇丰,有《诗文》三卷、《先行录》三卷、《毋意篇》一卷、《简寄》二卷、《杂著》一卷、《家乘》十二卷、《大儒治规》三卷等。《黔诗纪略》录其诗十首。尤善书法,在思南有其多处摩崖石刻,如中和山有中和,点易洞有点易洞、云深外,朝阳洞有不舍昼夜,万胜山顶有卧月眠云等。敖宗庆字汝承,号梅坡,明朝思南府(今贵州思南)人。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举人,十七年(公元1538年)进士。初授行人、常典,分守河南,教民垦田,引水灌溉,躬课耕耨,河南人乃知种稻的好处。后晋升广西按察使,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晋升副都御史巡抚云南。梅坡天资殊绝,读书目数行下,与李鹏野同岁中举,同野以讲学著,而梅坡则为文章与之齐名,所著《梅坡集》,惜不传。陈珊字鸣仲,一字近衡,明朝贵州铜仁府(今贵州铜仁)人。明世宗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举人,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进士。授行人。因揭露奸人严嵩,官运不亨,到头来也只担任过·州府同知。清平孙淮海有诗称颂他雪霜剥尽严寒退,始信君为松柏姿。他当官常守其座右铭曰:士大夫能以居乡之心居官,天下必无冤民;能以居官之心居乡,天下必无请托。当时的人称此为名言。当他被贬官后,曾在真定题有忧时颇恨成名晚之名。孙淮海见而伤之赋诗云:朗诵河舟赋,怜君忧世心。成名良以晚,兴谤一何深。威风摧长翮,宾鸿带好音,治田言笑在,怀想泪沾襟。公致士归,业传五经,终成父子甲第,一门陈氏五经儒。其子陈扬产于明神宗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中进士,另有三子为举人,孙辈有两个举人,曾孙辈亦有两个举人。在明朝的贵州,父子都考取进士的还有:普安蒋宗鲁、蒋思孝;清平李佑、李大晋;普定梅月、梅惟和等。张守宗(1525-1603),明朝水德司(今思南县)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举人,次年中进士。历官户部山西司员外郎,晋升辽府长史。办事公正,不徇私情,晚年辞官回乡,敬养老母,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寿终,享近七十八岁。葬于思南河东万胜山顶。胡允恭字中澹,贵州石阡府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举人,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授武昌府推官,以廉直得罪了上官,被劾改授大名府教授,转国子博士。以忧归,支持当地官员施善政于民,甚有德于乡里。《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万年策(1598-1676),字献之,明朝湖广平溪卫(今贵州玉屏)人。明熹宗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举人。历任粤西陆川县教谕,河南南阳府同知,湖广郧襄道参议,太仆寺卿大司马,永历时累官兵部侍郎等。历仕皆有政声,而其最著者,在南阳时平定了杨应秋之乱,在郧阳靖流冠之氛,阻止总督熊文灿烧谷城,使谷城数万生灵免遭其灾。故南阳为其建祠塑像祀之,郧阳奉他为名宦。《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安上达明朝安顺军民府(今贵州安顺)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举人。曾任良乡县教谕。明思宗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十二月,清兵攻良乡城,安上达率诸生与知县党还醇,训导李廷表等同督军民固城拒守。他们虽系微员末秩,但认为守土有责,誓与良乡城共存亡。救兵不至,力屈城破,不达阖门殉难,死尤烈,赠博士。《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杨明楷明朝贵州铜仁乌罗司人。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水西(今贵州大方一带)安邦彦叛乱,自称罗甸王,围贵阳达十个月之久。杨明楷以参将身份率乌罗兵跟随贵州新巡抚王三善救贵阳。乌罗兵连破敌营,贼渠安邦俊中炮死,又生获安邦彦之弟阿伦,从而解贵阳之围。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杨明楷先锋率先过六广河,安营于三十里外。安邦彦来犯,杨明楷被俘。王三善率明军攻入大方后,杨明楷逃脱归来。因军粮尽,王三善还军至内庄兵败遇害时,杨明楷走脱。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杨明楷大败安邦彦于米墩山。明思宗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杨充任贵州副总兵,旋卒。敖荣继明朝贵州思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举人,二年(公元1622年)进士。授顺天府推官,调知县,内迁刑部主事。宅心仁恕,刑狱多所平反。《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田景猷(?-1624),字观野,明朝贵州思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举人,次年进士。痛恨安邦彦叛乱,疏请皇帝敕书宣谕,廷议壮之,即擢升田景猷为职方主事。明安邦彦围贵阳,景猷单骑往,晓以祸福,令罢兵归顺朝廷。安邦彦不听,但慑于他的威名,也不杀他。使其羁赋营中。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解贵阳围时,田景猷逃出贼营,向王三善报告贼营的虚实,使王三善大破贼营。后随王三善征战,直至水西。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春,王三善从大方还军至内庄时兵败遇害,兵皆散。景猷下马叹曰:臣不能报陛下,死有余憾唉!遂遇害。后来,朝廷赠田景猷太常少卿。费道用字暗如,号笔山,明朝石阡府(今贵州石阡)人。明熹宗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进士。授福建福清县知县。到任三个月能知其乡语,市人经他看见过,再见即能判别为谁人。为官廉洁,正赋补不取耗银,崇学奖士,建桥,诸多善政。后因执法不徇私情为当地土豪劣绅所中伤。被劾。老百姓如同失去慈父母。上官知道他的廉洁后也叹息道:海口有口,福清真清矣!后经台臣杨鹗上疏鸣其冤,迁补兵部职方司郎中,转吏部考功司,卒。著有《碧桃轩集》,已失传。《黔诗纪略》录其诗十六首。孙顺号茜溪,明朝贵州思南人。明思宗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举人。十年(公元1637年)进士。官浙江安吉知州、行取授兵部浙江司员外郎,升本司郎中。永历称号,相从戎马间,官至兵部尚书。永历亡后,隐居著述以终。《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郑逢元(1613-1689),字天虞,又字天瑜,法名天问,明朝平溪卫(今贵州玉屏)人。幼聪颖,明思宗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曾任务川县教谕,湖广衡州府同知、知府,有政绩,升监军副使,寻加参政,监滇、黔、楚、蜀、粤五省军。南明唐王时晋天虞太仆卿。南明永历初赴桂林,监督羽林,转太常,后晋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总督滇、黔、楚、蜀军务,因保黔功加封尚书左都御史,朝暮勤王,鞠躬尽瘁,不遗余力。孙可望据黔称王,元不屈孙可望,曾书《王命论》以讽之,归卧杜门,威武不屈。永历居滇,特召授为礼部尚书,仍兼兵部,参与机务,永历亡后,祝发于滇之宝台山为僧。清康熙年间,主纂《平溪卫志》,所著诗文多散失,仅见《黔诗纪略》录其诗十八首。郑逢元(1613-1689),字天虞,又字天瑜,法名天问,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