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池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1、概述:基础底板厚0.75米,为保证地下室防水质量,采用一次连续浇筑,浇筑方量大,技术要求高,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2、施工机具:10根振捣棒、2个平板振捣器、铁锹、钢扒等。3、作业条件:底板钢筋绑扎完毕且模板支设完,办完隐预检手续。4、混凝土技术要求: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要求搅拌站采取如下措施:(1)底板混凝土拌制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掺粉煤灰,以降低水化热,水泥用量控制在300KG/m3左右。(2)砂子采用中粗砂,细度模量在2.4以下。(3)骨料选用5-25mm的石子,以减少水和水泥用量,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也随之减少。(4)塌落度控制在16±2mm,初凝时间10h以上,满足泵送要求。(5)按底板混凝土防水等级及强度要求,提前送试验室做试配,做好配合比方案的优选。5、机具和劳动力组织安排由于浇筑时间长,易造成人员及设备的极度疲劳,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劳动力的组织、策划以及机具检修等保证工作。施工现场设立二台汽车泵,底板混凝土分二班人轮流浇筑,每班工作8小时,每班人共分两组各随一辆泵车行动,每组分配以下机具:五根振捣棒,一台平板振捣器,相应的电源箱,电源插座,铁锹,木抹子等。每组人员安排如下:每根振捣棒2人,扶泵管4人,拆装泵管8人,泵车后台2人,前台协调1人,后台协调1人;二组共52人,二班共104人,两组人员交接班时必须明确交待已振捣的混凝土区域,以防因换人而出现漏振。6、浇筑方法和顺序(1)底板混凝土采取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混凝土浇筑时的接茬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外墙水平施工缝留在底板上表面300mm处,并设钢板止水带。(2)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分段的方法,底板共分二层,每层均为0.35米,用一根带有400mm高刻度的钢筋每层进行控制。两侧汽车泵向中间推进,将混凝土的泌水赶入集水坑用高压泵抽出基坑。(3)振捣时振捣棒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空洞。(4)掌握好振捣的时间,过短不易振实,过长能引起混凝土分层离析现象,一般应以混凝土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流出灰浆为准。(5)振捣点可采用“交错式”,每次移动距离为400mm。振捣时不得振捣模板,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上层振捣时伸入下层50mm。(6)浇筑时按两侧砖模和钢筋上的标高线拉白线控制标高,用刮杠找平后用木抹子抹平,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遍抹平。8、混凝土的养护及保护措施(1)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在上面覆盖一层塑料布二层阻燃保温被,并预留好测温孔,做好测温工作,当内外温差不大于25℃时方可拆除保温。(2)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方可在上行走和安装上层模板及支架,侧模以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为标准。9、浇筑时注意事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注意以下几点:(1)浇筑过程中派专人修理钢筋,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位置,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浇筑。(2)浇筑过程中不得随意挪动钢筋,要经常加强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查及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准确。(3)两区交接处振捣人员必须越过分界线30cm左右进行振捣,以防交接处振捣不实;两班人换班时必须明确已振捣的地方,以防漏振。(4)所用机具等不得乱扔乱砸,以防砸破防水保护层伤及防水。10、混凝土试块的留置与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每100m3留一组试块,由于处于冬施期间,还须留两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底板、外墙为抗渗混凝土,连续浇筑混凝土量为500m3以下时,应留两组抗渗试块,每增加250-5003时应增留两组。如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留置试块。试块应在浇地点制作,其中一组应在标准情况下养护,另一组应与现场相同情况下养护;试块养护期不得少于28天。试验人员应做好混凝土接收记录,记录下罐车到达时间、开始浇筑时间及浇筑完毕的时间。做好现场混凝土坍落度的实测和记录,以及混凝土入模温度的实测。11、测温孔的布置与测温基础按每100m2设一测温孔,测温孔按上、中、下布置,上孔距基础上表面100mm,中孔距基础上表面500mm,下孔距基础上表面1000mm。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升温较快,后期降温较慢的特点,采用先频后疏的原则,测温从混凝土覆盖养护开始,每2小时测温一次,达到冬施临界强度(4Kpa)后每6小时测温一次,当内外温差小于25℃时可撤除保温及停止测温工作,将测温孔内的水吸出,用高标号砂浆捻口封堵。若内外温差大于25度时,应及时报告,以便采取措施。测温管理:测温人员按时测温,如实记录,签字齐全,测温结束后要及时上交主管工程师归档。裂缝观察:主管工程师定期进行混凝土的裂缝观察,裂缝观察也采用先频后疏的原则,覆盖养护后,每天观察不少于四次,5天后每天观察不少于2次,直至撤除保温层,并将观察情况如实记录,记录在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中。12、应急措施:现场另备一台汽车泵,联系好另一家搅拌站,做好混凝土供应搅拌站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准备,在底板浇筑时,预备一台发电机,防止因突然停电对底板混凝土浇筑产生影响。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