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结构原理电梯是垂直运行的电梯(通常也简称为电梯)、倾斜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的自动人行道的总称。有了电梯,摩天大楼才得以崛起,现代城市才得以长高。据估计,截至2002年,全球在用电梯约635万台,其中垂直电梯约610万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约25万台。电梯已成为人类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人员运输工具。人们对电梯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的不断追求推动了电梯技术的进步。第一部分:电梯的结构原理第二部分:自动扶梯的结构原理第一部分:电梯的结构原理一、电梯的基本概念二、电梯的基本结构三、其它一、电梯的基本概念电梯的定义电梯的发展目前国内电梯发展现状电梯行业标准及法规•电梯的定义电梯的定义:电力拖动、具有乘客或载货轿厢、运行于垂直或于垂直方向倾斜不大于15°的两侧刚性导轨,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的固定设备。动力-电力容器-轿厢固定路线-刚性轨道用途-运载乘客、货物固定设备(特种设备)•电梯的发展现状最早的电梯-1852年,德国柏林带安全装置的电梯-1854年,OTIS先生在纽约展示第一部带防止坠落装置的电梯第一台载人电梯-1857年第一台蜗轮蜗杆减速电梯-1889年,OTIS公司(鼓轮式)第一台曳引式电梯-1903年,OTIS公司我国最早使用电梯-1907年,今上海和平饭店(6层站,OTIS公司提供)电力拖动:单速双速无极调压调速(交流或直流)交流变频调压调速(VVVF)控制系统:继电器PLC微机群控智能化otis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展览会上,奥的斯先生公开展示了他的安全升降机。他站在载有木箱、大桶和其它货物的升降机平台上,当平台升至大家都能看到的高度后,他命令砍断绳缆,制动爪立即伸入平台两侧的锯齿状的铁条内,平台安全地停在原地,纹丝不动。此举迎来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奥的斯先生不断地向观众鞠着躬说道:一切平安,先生们,一切平安。电梯的发展很久之前,人们就使用一些原始的升降工具运送人和货物。公元前1100年前后,我国古人发明了辘轳,它采用卷筒的回转运动完成升降动作,因而增加了提升物品的高度。公元前236年,希腊数学家Archimedes设计制作了由绞车和滑轮组构成的起重装置。这些升降工具的驱动力一般是人力或畜力。19世纪初,在欧美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升降工具的动力。1845年,威廉汤姆逊研制出1台液压驱动的升降机,其液压驱动的介质是水。尽管升降工具被一代代富有革新精神的工程师们进行不断改进,然而被工业界普遍认可的升降机仍未出现,直到1852年世界第1台安全升降机诞生。•目前国内电梯发展现状在用电梯:2002年统计约34.6万多台增长率:5万~6万台/年几个阶段:1900~1949年:销售进口电梯,1100多台;1949~1979年:独立研制,约1万台;1979~现在:建立三资企业,约40万台;2002年:年产量首次突破6万台。目前国内电梯发展现状据统计,我国在用电梯34.6多万台,每年还以约5万~6万台的速度增长。电梯服务中国已有100多年历史,而我国在用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却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目前我国电梯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同步。100多年来,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对进口电梯的销售、安装、维保阶段(1900~1949年),这一阶段我国电梯拥有量仅约1100多台;②独立自主,艰苦研制、生产阶段(1950~1979年),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1万台;③建立三资企业,行业快速发展阶段(自1980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40万台。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装电梯市场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国际最新应用技术:1、全数字识别乘客技术(所有乘客进入电梯前进行识别,其中包括眼球识别、指纹识别)2、数字智能型安全控制技术(通过乘客识别系统或者IC卡以及数码监控设备,拒绝外来人员进入)3、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技术(主机必须与导轨和轿厢分离,完全没有共振共鸣,速度可以达到2.0M/S以上,最高可以使用在30层以上)4、双向安全保护技术(双向安全钳、双向限速器,在欧洲必须使用,中国正在被普遍使用)5、快速安装技术(改边过去的电梯安装方法,能够快速组装)6、节能技术(采用节能技术,使电梯更节约能源)7、数字监控技术(完全采用计算机进行电梯监控与控制)8、无线远程控制及报警装置(当电梯产生故障时,电梯可以通过无线装置给手机发送故障信息,并通过手机发送信号对电梯进行简单控制。)迅达公司Miconic10目的楼层厅站登记系统该系统操纵盘设置在各层站候梯厅,操纵盘号码对应各楼层号码。乘客只需在呼梯时登记目的楼层号码,就会知道应该去乘梯组中哪台电梯,从而提前去厅门等候。待乘客进入轿厢后不再需要选层,轿厢会在目的楼层停梯。由于该系统的操作便利性及结合强大的计算机群控技术使得候梯和乘梯时间缩减。该系统的关键是处理好新召唤的候梯时间对原先已安排好的那些召唤服务时间的延误问题。双层轿厢的电梯该电梯有2层轿厢,一层在另一层之上,同时运行。乘客进入大楼1楼门厅,如果去单数楼层就进下面一层轿厢;如果去双数楼层则先乘1楼和2楼之间的自动扶梯,到达2楼后进入上面一层轿厢。下楼离开时可乘坐任一轿厢,而位于上层轿厢的乘客需停在2楼,然后乘自动扶梯去1楼离开大楼。双层轿厢电梯增加了额定容量,节省了井道空间,提高了输送能力,特别适合超高层建筑往返空中大厅的高速直驶电梯。双层轿厢电梯要求相邻的层高相等,且存在上下层乘客出入轿厢所需时间取最大值的问题。奥的斯公司Odyssey集垂直运输与水平运输的复合运输系统该系统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在一个井道内设置多台轿厢。轿厢在计算机导航系统控制下,可以在轨道网络内交换各自运行路线。该系统节省了井道占用的空间,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电梯钢丝绳和电缆重量太大的问题,尤其适合于具有同一底楼的多塔形高层建筑群中前往空中大厅的穿梭直驶电梯。彩色大屏幕液晶楼层显示器这类显示器可以以高分辨率的彩色平面或三维图像显示电梯的楼层信息(如位置、运行方向),还可以显示实时的载荷、故障状态等。通过控制中心的设置还可以显示日期、时间、问候语、楼层指南、广告等,甚至还可以与远程计算机和寻呼系统联接发布天气预报、新闻等。有的显示器又增加了触摸查询功能。该装置缓解了陌生乘客在轿厢内面对面对视时的尴尬、无趣的局面,降低了乘客乘梯时心理等待焦虑感。电梯行业主体标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GBT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JG5017-1996液压电梯GB50182-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二、电梯基本结构电梯主参数及分类电梯结构组成•电梯基本参数电梯基本参数序号名称常见1额定载重量400~3000kg2额定速度0.5;1.0;1.6;2.5m/s3开门形式及尺寸中分双扇门;旁开双扇门4用途乘客、载货、客货电梯5控制方式按钮、集选、并联、群控电梯分类分类原则分类按用途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客货(两用)电梯、病床电梯、住宅电梯、杂物电梯、船用电梯、观光电梯、车辆电梯、其它专门用途电梯(冷库电梯、防爆电梯、矿井电梯、建筑工程电梯)按额定速度超高速电梯(3~10m/s)、高速电梯(2~3m/s)、快速电梯(1~2m/s)、低速电梯(≤1.0m/s)按拖动方式直流电梯、交流电梯、液压电梯按控制方式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微机控制电梯规格和型号:一般包括用途、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拖动方式、控制方式、门的型式、轿厢尺寸等信息。电梯基本结构八个系统1.曳引系统-井道和机房2.导向系统-井道和机房3.轿厢-井道4.门系统-井道5.重量平衡系统-井道6.电力拖动系统7.电气控制系统8.安全保护系统八个系统•曳引系统-井道和机房•导向系统-井道和机房•轿厢-井道•门系统-井道•重量平衡系统-井道•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两个基本要求•安全可靠-安全性和可靠性•方便舒适-舒适感(速度和振动)电梯依附的建筑物•机房•井道◇◇◇◇◇◇•电梯依附的建筑物-机房和井道电梯的工作条件★海拔高度★机房内空气温度★运行地点的相对湿度和平均温度★供电电压★环境不含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性尘埃•电梯依附建筑物-机房机房结构和尺寸-考虑控制柜、曳引机、限速器安装和通道机房通风和照明机房防护要求机房受力要求-机房地板受力-机房承重梁处集中受力-机房吊钩受力•电梯依附的建筑物-井道井道材料及结构-整体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圈梁+砖、钢结构井道尺寸-适应相应载重量的轿厢尺寸顶层高度和轿厢顶部间隙底坑深度通风和照明井道承受载荷-导轨撑架传递井道壁-安全钳或缓冲器动作传递底坑-无机房电梯井道受载有特别要求井道顶部空间和底坑的尺寸要求1.井道顶部空间,当对重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2)井道顶部最底部件与轿顶站人空间底平面的垂直距离≥1.0+0.035V2(m)。(3)井道顶部最底部件与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距离≥0.3+0.035V2(m)井道顶部最底部件与导靴或滚轮,钢丝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距离≥0.1+0.035V2(m)同时,轿厢上方应有一个足够的空间,能放进一个不小于0.5米×0.6米×0.8米的距形体。2.当轿厢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1)对重轨导长度应能提供一个≥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当电梯减速度能被监控时,这个数值可以减小:V<4m/s时,可减少原数值的1/2V>4m/s时,可减少原数值的2/3无论哪种情况,0.035V2的值,均不得小于0.25米。(2)底坑内应有能放进一个不小于0.5米×0.6米×1.0米的距形体。(3)底坑的底部与轿厢最低部分间的净空距离应不小于0.5米。该底部与导靴或滚轮、安全钳楔块、护脚板或垂直滑动门的部件间的净距离不超过0.1米。•电梯运行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电梯运行基本要求-安全可靠、方便舒适电梯运行曲线电梯运行优劣评价指标★速度特性★噪音★平层精度★可靠性★安全性曳引系统及平衡系统-曳引系统构件曳引系统组成-曳引机输出传递动力,通过曳引绳驱动轿厢和对重主要构件: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绳头组合•曳引系统及平衡系统-曳引力曳引系数-efα曳引力计算-T1/T2(2003版标准附录M)T1/T2≤efα-用于轿厢装载和紧急情况T1/T2≥efα-用于轿厢滞留工况影响曳引力因素:绳槽形状包角润滑情况曳引传动方式:常见1:1,2:1,通力在广州新机场有4:1货梯•曳引系统及平衡系统-曳引传动形式即曳引钢丝绳的绕绳方式-考虑★曳引力★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曳引传动方式:1:1;2:1(通力有4:1)尽量避免钢丝绳的反向弯曲曳引传动方式曳引钢丝绳的绕法(1)1∶1绕法轿厢的升降速度与钢丝绳线速度一样。钢丝绳所受力等于所悬挂重量的总和。(2)2∶1绕法轿厢的升降速度是钢丝绳线速度的一半。钢丝绳所受力等于所悬挂重量总和的一半。2.曳引钢丝绳的绕式(1)全绕式每根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绕过二次,需要两个对应的绳槽。(2)半绕式每根钢丝绳在曳引轮上只绕一次,只需一个对应绳槽。半绕式电梯,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最大包角为180°,一般不小于150°。曳引系统及平衡系统-曳引机有齿轮曳引机-蜗轮蜗杆、斜齿轮、行星齿轮无齿轮曳引机曳引机组成-一般有: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曳引轮手动盘车装置曳引系统及平衡系统-曳引机制动器应该是机电式制动器,必须是常闭式制动器制动力矩:125%额定载荷下行失电使轿厢以不大于gn的平均减速度可靠制停不允许用带式制动器蜗轮蜗感曳引机常见制动器:电磁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