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时代的需要。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时间的变迁,更主要的是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以信息为元素,以知识为基础的时代。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人才的竞争关键是教育的竞争。我们的学生走向新世纪,面临的是竞争与挑战,他们必须学会选择、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为了使学生以后能适应社会的竞争与挑战,就教育而言,必须用“主动发展”这一现代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解放”学生,给学生以“自由”,使他们从继承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为达此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则是当务之急。2、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仅靠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获得知识已不可能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需要。再说,学校教育只是其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完,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最至关重要的。3、素质教育的需要。现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教育肩负着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爱护和启迪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陈旧、僵化、呆板的教育思想、理论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重新构建一个充满生动和活力的、有利于新颖人才脱颖而出的现代教育新模式。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则是其关键和基本的内容。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受着一些陈旧模式的影响,理念、思想、方式滞后,已凸现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极不相宜的问题。具体而言,目前教育中存在问题表现在: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学生在校的学习方式与在家里的学习方式相悖,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方式是放纵、杂乱、无序。针对以上问题或更多的问题,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和教师都进行了一些努力,探索学习的新形式,也确实出现了许多好的学习形式,如:“研究性学习”、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动手的活动”、“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小课题和长作业”等,这些形式的共同特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或者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情况,提供示范、建议和指导,引导学生的大胆阐述并讨论他们的观点,让学生说明他们所获得的结论的有效性,并对结论进行评价。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弊端,没有解决好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其具体目标中指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学习”,就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小学教育,是一个人学习的起点。我们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想建起一套适用于小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以期更有成效地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总之,在小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对这一命题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二、课题的界定本课题中的“自主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即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包括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思维、自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等要素。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爱护和启迪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的目的,从而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三、实验目标(一)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制定各年级各阶段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学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二)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和实验,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三)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和实验,促使广大教师更新教学观,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树立创新意识,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四、理论依据(一)主体性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即主体活动,是个体自觉地与客体(活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进发展和完善人本身。(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学生有特定的自然禀赋,在特定的自然社会和家庭环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产生不同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思维习惯和认知结构。应该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五、实施思路、操作原则及研究方法(一)实施思路该课题作为我校统领性的课题,教师人人参与研究。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分低、中、高三个梯度。同时要突出研究重点,抓住语文、数学这两门重点学科进行攻关。具体实施时,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增强教师向会指导、善指导努力的意识;其次,把指导的侧重点放在课内,并做到紧密联系课外。(二)操作原则1、科学性原则。在课题运行过程中,广泛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相关的论述、认著、使课题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防止偏离方向,走入误区。2、实践性原则。本课题为应用性研究,立足各个学生学科领域。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全面实施课题实验方案,以实现研究目标。3、全员参与性原则。本课题研究涉及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各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研组长、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研究。4、渐进性原则。自主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段,低年级向高年级、他主成分(教师的教)逐步减少,自主成分逐步增加,不能一刀切。5、整体发展原则。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整体,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教学力求面向学生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6、反思性原则。反思是回顾已经做过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进展,提出改进的方案,应用从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的一种能力。实验中,教师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指导行为。(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准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研究周期可长可短,范围可大可小,研究人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2、准实验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3、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与该课题有关的材料,筛选有价值的、能指导课题工作的理论或案例,使我们的研究工作不走入误区。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4、调查研究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