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障碍与矫正建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谈影响中职生成长的心智障碍及矫正方法单位:历城职业中专姓名:苗德霖电话:135731.9378邮箱;miaodelin@163.com2015.1.122谈影响中职生成长的心智障碍及矫正方法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群,其生源多数来源于初中毕业学生最底层,在品德修养、遵纪守法、行为习惯中不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甚至是障碍,我们暂且称之为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如厌学妒师、逃学旷课、夜不归宿、破坏秩序、恶意损坏公物、沉迷网络游戏、抽烟、酗酒、赌博、与师生冲突、打架斗殴等。这些问题行为如得不到及时纠正,任其发展就有可能演变成心理缺陷甚至是心智障碍。也正是由于职教本身的特殊性,对中职存在问题行为或心智障碍的学生及时对症矫治效果,不仅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专业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而且将直接关乎着社会相关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职业学校心智教育和品行矫治,在整个职业教育教育管理体系中,占有尤为重要的位置。根据笔者较长时间的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和多年《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任课实践,结合当前中职在校生的表现调查观察,就影响中职生成长的心智障碍及矫治方法谈一点粗浅看法,请指正。一、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中职在校学生(山东省)调查方法:问卷、测试、心理咨询笔录二、调查结果及分析(一)、中职生心智障碍表现类型及成因心智障碍,通常是指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功能失调,也可以看着是问题行为长期积累的结果,主要反映为一个人在发展和适应上的困难,包括多种适应不良的心理与行为表现。1、认知障碍认知障碍是指学生由于对某一事情认识不清或认识偏差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心理。有的学生把吸烟看作是男子汉的风度和魅力;还有的学生把无纪律的行为、冒险行动误解为“勇敢”;把正常的同学之间的“友谊”理解为“哥儿们义气”,以致一时冲动发生打架斗殴事件;这些学生把老师正面的教育要求,往往从另一种意义上去理解,形成认知上的心智障碍。2、情绪障碍情绪障碍是指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不符合学生原有的需要,由此激化为矛盾冲突,而造成的情绪上的干扰和逆反心态。一是激性情绪障碍。如教师在管理和教育过程中,采取强制的手段,粗暴的态度,冷嘲热讽的言语,往往会触伤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强烈的情绪抵触。3二是疲性情绪障碍。如组织学生集会或教师经常拖堂,由于教育时间过长,教育内容单一,学生产生疲性情绪,或做小动作,或小声议论,或找借各种理由开始逃会逃课。长此以往,甚至嫌教师唠叨,不喜欢上这门课。进而产生厌师厌学现象。3、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突出表现为:(1)、自卑。这是职校学生中最突出的一种不良人格特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中考竞争失败而来校就读的。由于知识基础薄弱和学习能力差,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中面对专业化的理论和技能更觉得有心无力、困难重重,因而产生沮丧和失望的心理,感到前途渺茫。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读书“低人一等”,有负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而某些教师对学生的嘲讽和轻视更是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加重其自卑感。表现在具体行为上就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经常放弃学习中的难点,有时放弃整个学科,厌师厌学;实践教学中不敢放手进行尝试等等。尽管教师反复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学生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因心理障碍不能排除,学习兴趣和效果始终无法提高。(2)、偏执。职校学生中的偏执心理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受对事物认识的宽度和广度的限制,一些学生不能通过主观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而是对学校的师资、设备、校舍等条件横加指责;有些学生故意表现出一些违背常规的行为,譬如在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一个脚印;还有的学生在受到批评后竟以退学相威胁。逆反,是偏执心里的的一种特别表现形式,逆反心理是当前职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我们曾对职高一年级15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存在逆反心理的有143人,其中存在自负型的占10%,受挫型的占15%,困惑型的占20%,幼稚型的占48%。这些逆反心理如得不到及时矫正与疏导,久而久之会积淀成固执怪僻等心理障碍。(3)、玩世。职校中的少部分学生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变得十分玩世不恭。不能以常人的心态对待事物和处理问题,厌师厌学、语言粗俗、行为怪异、追逐名利。如有些学生认为上职业学校非自己心愿,一是家长所逼,二是逃避艰苦的社会劳动,难说有其较好的理想和抱负,故此“玩”字当头,“混”字当先,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两不两缺学生”:思想上不求上进,学习上不下功夫,生活上缺乏自理,品行上缺乏爱心。反映了学生社会角色的错位,其社会心理的早熟和认知水平的浅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最终将导致心理冲突。(4)、盲从。有些同学明知自己不宜于参加某项社团活动或社会化资格考试,但在周围同学的影响下也盲目的报名参加,结果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同学,受虚荣心、嫉妒心驱使,也学着赶时髦、比阔气,耗费了大量精力;个别同学受错误舆论的误导,4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不能正确认识,失去自尊、自爱,以至放弃学业。所有这些表明职校这部分学生尚未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很容易走一些弯路。(5)、脆弱。青春期的涌动和不成熟的心智发展交互作用。使很多茫然不知所措的学生们产生遇难而退,意志薄弱,轻则颓丧、重则轻生之现象。(二)、形成中职生心智障碍的社会起因职校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群,产生心智障碍的原因各种样,在我国的封建传统中,普通劳动者是倍受歧视的。即使那些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也被视作雕虫小技,这种陈腐观念至今仍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初中的优等生进入职业学校的可说是寥若晨星,大部分职校学生在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心理素质、自控能力上低于普通高中学生。反此种种,造成其多重不足,极易导致职校学生的不良人格。这是职校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基本原因。陈旧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导致学生不良人格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目前部分职业学校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过分强调统一性,许多职业学校一直沿用统编教材,开发心智教育、实训教材、对应技能训练的理论课程校本教材不足或缺少,教师较高的主观要求与学生较低的客观需要之间存在着严重矛盾,“教师辛苦,学生受苦”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经常现象。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严重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此,导致青年学生的心理冲突和不良人格的存在是不足为奇的。三、中职生心智障碍的矫正实践与效果中职生心智障碍的矫正是一个耐心、长期的过程。有三条基本原侧:一是讲究方式方法,善于将观念形式教育溶于娱乐活动之中。二是强调对症下药,分类指导,及时发现并表扬被矫正者的进步情况。三是长期跟踪服务,反复抓、抓反复。(一)、爱字当头,消除学生的失落感。案例1: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特别是在成长中的学生(虽然职业学校学生接近成年),他们的心理特点之一便是渴望得到同学的爱、父母的爱,更渴求老师的爱。这种情感上的渴求是真挚的,只有细心的老师才能体会到这份真挚,同时才能报以真挚。尽管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略低,但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把他们视同子女,谆谆教诲;切忌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情绪,甚至讽刺挖苦、恶语相伤,以免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应主动地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的充分信任;要能够敏锐地体察学生的喜怒哀乐,带着感情从事教学工作。面对学生的突发事件,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耐心,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使学生体验到教育者的真情实意。学生由于惰性习惯造成的错误行为,教师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区别对待,既有严厉教育的一面,又有宽容、留有悔改机会的一面,使学生体会到老师“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绳之以纪,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增强学5生痛改前非的信心和勇气。当职业学校成为职业学子温暖的大家庭时,就会产生很强的凝聚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然会得到明显提高。(二)、循序善诱,解除学生的烦恼感。案例2: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内容,其关键环节是组织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小组活动。要打破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本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僵化局面;改变只重视上课,不重视小组,只重视灌输,不重视讨论,只重视集中,不重视民主的现象。心理辅导代表一种民主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需要为中心,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开展活动。小组人数以八至十人为宜,由学生自愿组合,自主开展活动,组织辅导小组这种形式符合绝大部分青少年合群的心理需求。通过教师帮助,学生互助,使学生都参与到小组中来,这一小组建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心理辅导的过程。班主任和小组成员一起探讨各小组活动的内容,形成各小组的特色。如开展一些“找优点”、“解烦恼”等活动,通过有趣味的形式,使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从而达到调整自己,适应环境,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以科学的态度面对人生之目的。(三)、成功激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案例3“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应该成为职校学生的一个信条。职业学校可通过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从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来看,职业学校应该大力强化技能训练。当职校学生具有一技之长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样就能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职业学校还应多开展一些课余文体活动,或开设一些能发挥学生特长的选修课,使学生在多方面的成功中得到心理满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四)、释放调节,缓冲学生的情绪度。案例4:教会学生学会调节、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如“合理宣泄”,使受挫情绪、委屈情绪、激动情绪表达释放出来。途径有:向教师、朋友诉说,日记中笔述;还可以关上门自己哭诉,也可以通过唱歌、打球、跳舞等来宣泄。要特别注意宣泄重在合理,那就是既能把不良情绪宣泄出去,又不能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也可采取“情绪转移”法,即当不良情绪发生时,尽量去想过去美好的往事,去做自己最愉快的事。“你不可以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控制别人,却可以掌握自己”,情绪是可以自己管理和控制的。(五)、情景锤炼,增强学生的耐挫力。案例5:6一是要让学生有受挫的心理准备,明白挫折本身就伴随人的生命的全过程,“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才能担当大任。二是利用学生在校期间情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来锻炼、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如学习困难、成绩差、专业实习动手能力差、与同学交往失败、竞选学生干部落选、挨批评、受委屈等等,抓住眼前事例,及时引导启发、讨论分析,日积月累,他们就能荣辱不惊,成败安然,心地坦荡,形成宽广仁厚、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具体工作上我们总结了“六法宝典”:1、满足法。满足具有心理挫折学生心理需求中的必要的有益的合理的要求(如允许学生向老师提意见),以找到教育的切入口。2、激励法。千方百计找出有心理挫折的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鼓励,收到教育的效果(如对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同时千方百计找到有心理挫折的学生的问题要害,实行反面的刺激,以收到教育的效果。3、温馨法。对有心理挫折的学生动之以情(如对父母离异后得不到家庭温暖的学生)。4、强制法。给有心理挫折的学生,规定一定的行为准则,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必须做到。5、间接法。借助于有心理挫折的学生的亲朋好友,进行帮助,传达教育意图。6、条件法。给某些因名额有限没有评上先进的或某些应有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学生创造克服心理挫折的主客观条件。结束语中职学校学生正处在青春变异与成长困惑的关键节点,其人格的脆弱与生成人感增强的矛盾,会带来多种不良行为的心里倾向,难免使他们本来就不稳定的心理出现失衡。他们渴望被师长理解,迫切渴望得到人们的心灵抚慰和成人化的认可。如果说,师长的引导和善诱是解决中职生心智障碍的有效方法的,那中职生本人的自省、自析和自调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作为中职生本人,一要相信“组织”,能耐下性子来仔细听听家长、老师到底想说些什么。尽大层度的理解师长们的良苦用心。二是尽早的把心思集中起来,远离社会不良干扰,多想想个人处境与前途,跟据自身发展条件和社会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