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第一学期初中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组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为契机,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狠抓教学研究工作,本学期在校长室、教务处的指导和关心下,理化生教研组全体教师贯彻新课改新理念,结合“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深入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为学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创建一流学校贡献力量。理化生教研组按照年度初拟定的计划开展了工作,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现总结如下:一、加强学习,积极参与新课改,促进理、化、生教学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校大力推进的新课改,更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要在教改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观念,变革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理、化、生全体教师积极投入,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的充实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我们组织订阅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物理教学探讨》、《走进新课程》等杂志,积极学习有关新课改的文章,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同时利用网络搜寻并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和追踪新课改的动态,正确把握理、化、生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并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二、强化集体备课制度,提高备课质量根据我校分年级,分学科的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我们采取由执教老师构思,写出主备教案,然后同课教师共同参与,写出辅备教案,提出不同的思路,想法、看法,课后共同分析、反思。这样的活动,促进了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相互交流,也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理、化、生教学工作向前发展,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稳步前进。三、利用示范课、公开课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组每学期每人至少一到两节公开课,我们的公开课、示范课都开展得很扎实。先由执教教师先简略说,然后再讲课,同组教师听课,同组评课,通过这样的形式,互相交流,积累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另外,理化生教师还积极广泛地参与跨年级、跨学科听课,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学期听课15节课,我们每人都能完成。听课后及时的反思自我教学,从而都有不同程度地改进了自己的本学科教学,同时听课后尽量做到当天评课,开展扎实评课活动,真正地起到帮助他人提高自己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听评课活动,凸现了骨干教师带头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四、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结论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通过教材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了解一定的实验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技能深化、兴趣培养等很有帮助。学生积极的参与,并在学习中得到了较好的反响。通过扩宽了学生的视野,放飞他们的思维,也增强他们学习的乐趣,从而也为他们在中考理化实验加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工作,凸现合作精神我们理化生教研组有5位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更可贵的是,老师们都有一种积极上进,大胆探索的精神。他们都把教好所接的的班级作为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在常规教学中相互探索教学中的问题,比如:个别教师能自制作课件,熟练操作多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大家经常把网上下载的课件加以修改后进行利用,或制作课件,把精心制作的课件无私的奉献出来,在组内实行资源共享,尤其在历年的中考过程中,都能制定复习计划并按计划扎实开展复习工作,有时发现一份不错的练习或试卷,都要拿来互相借鉴,彼此都没偏私,在找题出卷子方面大家都能愉快地分工合作,在这些工作中我组教师工作做的很到位,这几年来,我组中考的理化成绩也较为理想。六、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让教科研成为我校理化生学科教学工作的驱动力,科研兴校、科研促教。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课题研究,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所以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我组老师积极参与相关的课题研究。今年我组钱顺林和蔡劲兵两位老师参与了校领导组织的课题研究,并成功结题。县第七届教学设计比赛中,钱顺林获得了一等奖,陈川和李光华老师蔡劲兵老师获得了二等奖,蔡劲兵老师获得了三等奖。在东至县第四届中小学教师德育论文评审中钱顺林老师和蔡劲兵老师分别获得二等奖,陈川老师获得三等奖。七、问题和反思教师相对较少,相互交流的机会相对就少;配套的教具匮乏,且损毁较多,亟待修理,教师在教学过程进行教具制作,实验配套上的工作量较大;“从生活走向理化,从理化走向社会”在STS教学中还较为肤浅;另外,做好学科间的知识整合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五、今后的措施积极搜集反馈意见,加强集体备课力度,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继续开拓学生的视野,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教学素材,把教研组的建设和课改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总之,我们组在过去的一学期中,精诚团结,在教育教学及学校其他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2010——2011年第二学期初中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初中理化生教研组在教导处的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任务。现就本学期在教研工作中的一些成绩和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总结如下:一、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究教改思路。学期初,我组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教改的理论学习及教材教法培训,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都学习一些有关新教学理念的材料,通过学习,教师都能积极钻研教材,改革教法,特别在初一生物课堂教学中都使用新教法,其他年级教师也努力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学为主,把课堂的主要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场所。达到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目的。二、扎实有效的开展好“听课-说课-评课-集体备课”活动根据学校的计划要求,学期初制定了教研组工作计划,按计划搞好“听课-说课-评课-集体备课”活动。讲课教师认真准备,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新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听课,听后首先有讲课教师说说课堂教学情况,然后各位教师就听课的感受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达到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的研究目的。本学期每一位教师均讲一堂公开教学课。集体备课主要是分成二个学科,共同讨论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把教学的内容、重点、难点及教法测试等内容交流清楚,老教师讲一些教学经验,年轻教师虚心学习,提出一些新的设想,以达到共同提高。三、积极学习学期初积极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展开讨论,逐步掌握了适合我们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三个原则从四个方面努力来提高教学质量。三个原则是:(1)不代替教材讲述估计学生看得懂的内容。(2)不剥夺学生进行必要的思考的权力。(3)不放弃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避免放任自流。四个努力的方面是:(1)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每一堂课都应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条件和途径。(2)交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发言权,提出运用旧知识不能直接解决的新问题,按认识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联想、讨论、探索的过程,帮助他们解惑释疑,获得知识,发展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演绎、推理、判断等方法,对每一章节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使所学知识规律化、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纳入知识结构的体系。(4)加强习题练习。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基础知识掌握以后,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学生,主要是通过做练习题来体现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通过教师日积月累的点拨和学生的勤练来实现的。四、搞好各种竟技活动积极组织竞赛辅导,初二年级的物理科教师均组织了竞赛辅导小组活动,在课外活动时间,有针对性的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已组织学生参加了竞赛考试。加强了教师间的相互听课,每位教师本期听课都不低于12节,自己也坚持听了组内每位教师课,从中选出二位教师参加了学校的优质课竞赛。五、搞好个人教研课题的研究与总结在组内教研课题研究的总前提下,我组成员每人制定了自己的教研课题。把其研究过程落实到备课、上课、辅导学生的每一个教学具体环节上,学期末针对研究的情况,写出了总结,找经验,谈不足,为来年教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立足现实,不搞花架子的态度,开展教研组的工作,离学校的要求,其他教研组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全组成员精神饱满,胸怀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激情,力争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学习先进教研组的经验,去完成下一学期的教研工作。2009——2010年第一学期初中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而怎样切实推行学习方式的变革,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在使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创新。一.倡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课前自主学习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等。我认为课前自主学习具体分两步走,第一步强化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会认真听课,学会记笔记。学会规范地书写作业,同时进行简单的课前自学训练,让学生初步形成一些必备的学习能力。第二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自学内容以单元形式进行,给他们较大的空间,让学生尝试自己对自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允许学生超前自学,争取让部分优秀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二.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课堂学习方式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性的学习,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应灵活多变,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调整学习方式。1.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新课程中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在“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中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完成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数学游戏。如:用扑克牌代替正负数,红色为正,黑色为负,两个学生一组,每人抽两张,谁的数大,谁就获胜;动手切橡皮泥找几何体的截面;测量旗杆的高度;用七巧板拼图;在布袋中摸球探索机会的大小等等。力求引导学生能在这些有趣的数学活动中逐步理解并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倡导“学生先导与教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做主,通过自身活动探索新知识,在这基础上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知识的交流、体验的交流,解决问题心得的交流。课堂实践证明:多向交流,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3.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议、多想、多练,从中掌握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师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三.鼓励学生课后进行“互帮互学”。在我的眼中没有好生和差生,只有三种学生即追赶者、跟随者和超越者。由虚伪上自己定位,并有学生推举出“超越者”担任数学学习小组的组长,由学生自由组合。在每个数学学习小组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内通过组长帮助,督促组内暂时落后的同学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掌握课内知识,做到“课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