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中学)职业理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职业理念一、教育观1.教师职业理念——学习指导这一模块的内容,在考试中占大约22分的分值。包括4道选择题(8分),和1道案例分析题(14分)。根据考试大纲,本模块主要内容掌握三个方面: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而从历年真题来看,除了考上述三观外,还会考到教学观和评价观。具体来说,这“五观”都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在考试中出现。其中学生观最为重要,是每次必考的知识点,除了选择题考察外,试卷第30题的案例料分析题也必考学生观的内容。2.素质教育内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3.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区别应试教育素质教育1指导思想提高升学率提高国民素质2教育目的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需要,应试训练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学会做人、做事3教育对象面向少数人,重在“提高”,英才教育面向全体,重在“普及”,通才教育4教育内容围绕应试要求,轻“德”,缺“体”,少“美”,砍“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5课程结构单一的学科课程,重主科轻副科现代课程理论:必修、选修、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隐形课程6课业负担课业负担:增加课时,超纲授课,加大作业量,考试频繁注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减负。作业分层、灵活7师生关系师道尊严,师生之间: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扶植每一个学生8教育方法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9教学途径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10评价标准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考”为法宝淡化分数,注重差异,注重全面发展4.评价观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更注重评价过程。二、学生观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三、教师观1.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具体包括:(一)分析和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二)开展微格教学(三)进行专门训练(四)反思教学经验2.教师成长阶段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三个阶段:(一)关注生存阶段(二)关注情境阶段(三)关注学生阶段3.现代教师观(记忆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4.现代教学观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补充素质教育是当代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深化的标志,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全体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素质的特征:基础性、稳定性、可塑性、内在性、表出性、差异性、综合性、可分解性、层次性。实现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主导作用,基本前提是学生的能动作用。创新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通过努力从专业理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生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者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发展性取向。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所谓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分类。校本研究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学教育研究。课程开发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均衡发展主要是说学校之间的资源均衡。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知认识。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