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12十三章个性的发展气质、性格、能力的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学前儿童个性、气质、性格、能力及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难点:学前儿童气质的变化与发展。关于气质她易于觉察别人不察觉的事情,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晚,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的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她的情绪不外露,受到表扬后,也没有什么表示。在幼儿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她上课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好吃,从不见她大口的吃。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的叠好放在椅子上。如果椅子稍歪一点,她也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躺下。起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她是偏于抑郁质的孩子。他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是那一大叠,翻得很快,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喜欢活动量的活动,每次创造性游戏,总是玩打仗,他是全班玩扔沙包扔的最远的一个。爱逞能,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他突然跑出队伍,用力拉住正在转动的转椅。上课时坐不住,随便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常常发出叫声。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他仍然克制不住,对老师经常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因此常常答非所问。他偏于胆汁质。他很能自制,从小班开始,作业后全班只剩下他一个还在画画,其他小朋友都出去玩了,他不受影响,一直画到自己满意后才出去玩。看木偶戏时,有的小朋友哈哈大笑,他只是安静的笑。本班老师因事外出一个星期回班时大多数孩子拉着老师又说又笑,他只是在一旁看着老师,他如果受了委屈,整个半天情绪都不好。上课都集中注意,坐在他旁边的小朋友常常碰他,他也不予理会。有一段时间里,他意志练习打靶枪。又一段时间里,他一直练习打羽毛球。他是全班最早学会这两项活动的。在坚持性的测查中,他坚持的时间比同班幼儿长。这个孩子篇于黏液质。她在全班跳绳比赛得第一名,每次学新舞蹈,总是学得最快的。理解事物快,上课积极发言,并基本上能作出较好的回答。她对感兴趣的课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对不感兴趣的课不能集中注意。做小动作,但看见老师稍一示意,即能克制自己。能较快的适应不熟悉的环境,第一次上台报幕和第一次为外宾演出,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她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从来不一个人单独玩,并很善于和小朋友交往,在游戏中常常当小领袖。偏于多血质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人格理论是一种发展的理论。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特别是性欲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格的发展。他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以为人类婴儿是猿猴和成人的纽带。动物的主要内驱力是饥饿的性欲,婴儿的基本的生物性内驱力同动物相同,因而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中心。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的这种最重要的成分称为伊特。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分为5个阶段。他的划分依据是性本能的力量——里必多的成熟过程所经过的“性感区”。这些阶段是1、口腔期(0-1岁)这时期的活动主要是口腔活动。从口腔活动中获得对基本需要的满足。因而口腔一带成为快感的中心。弗洛伊德认为,口腔期儿童依赖于世界,故又称为“口腔依赖期”。如果这时期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后就会乐观、信任、有信心。反之就会倾向于悲观、依赖、退缩、猜忌、苛求,甚至对人仇恨,有些人养成咬手指、吃手指、吸烟、酗酒、贪吃等不良行为习惯。主要内容第一节个性形成的开始第二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第四节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第五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一节个性形成的开始个性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个性是在个体的各种心理过程、各种心理成分发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3~6岁是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主要标志: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二、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三、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四、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五、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在国外的一座戏院,在开场的一刻,来了四位先生。第一位急匆匆奔到门口,就要入内。看门的人拦住他说:“已经开演了,根据剧院规定,开场后不得入内,以免妨碍其他观众。”这位先生一听,立刻火冒三丈,与看门人争吵起来……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走来了第二位先生,看见看门人吵得门也顾不上看了,灵机一动,立刻侧身溜了进去。第三位先生走到门口,见状,不慌不忙,转回门外的报摊上,买了张晚报,坐在台阶上读起报来,他心中自有算盘:“看戏是休闲,看报也是休闲,看不了戏,看看报也不错”,倒也自得其乐。等到第四位先生走到门口时,见看戏无望,深深叹了口气,掉转头去,自言自语道:嗨!我这人真倒霉,连看场戏都看不成……他越想越难受,干脆坐在门口叹息起来。为什么不同的人遇到相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身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格差异。如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善良助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这些各具特色的人物性格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深刻的印象,但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为什么每个人的缺点和优点都不一样呢?那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人格不同,人格包含个体的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第二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一、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一)传统的气质类型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希波克利特)弱型、兴奋性、安静型、活泼型(巴甫洛夫)举例说明幼儿4种气质类型(二)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由于气质特征的种类很多,它们的组合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气质的类型很多。但较为代表性的气质类型有四种,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具有独特的气质特征。胆汁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反应迅速但不灵活;可塑性较低;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外倾性明显。多血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而灵活;外倾性明显。粘液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情绪兴奋性低,反应速度慢,具有稳定性;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较少抑郁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具有刻板性,不灵活;情绪兴奋性高,情绪体验深刻,反应速度慢;具有严重的内倾性。三、气质理论巴甫洛夫认为人的气质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方法研究动物高级神经活动时发现,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神经过程的强度,即神经细胞和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工作能力和耐力;兴奋与抑制能力强,其神经活动就是强型,兴奋与抑制能力弱,其神经活动就是弱型。(2)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即兴奋与抑制在强度方面的相对均势或优势;兴奋与抑制的能力基本接近,就是平衡型;兴奋能力明显高于抑制能力,就是不平衡型。(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即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速度。抑制与兴奋转换迅速的,叫灵活型;抑制与兴奋转换慢的,叫不灵活型。根据神经系统的这三个基本特性的相互组合的特点,把高级神经系统活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强、不平衡型(兴奋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和弱型(抑制型)。神经类型(气质类型)强度均衡性灵活性行为特点兴奋型(胆汁质)强不均衡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约束,不可抑制活泼型(多血质)强均衡灵活活泼好动,反应灵活,好交际安静型(粘液质)强均衡惰性安静、坚定、迟缓、有节制、不好交际抑制型(抑郁质)弱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反应强(二)根据基本生活活动模式划分的气质类型切斯(Chess,H.1967)等人把儿童(主要是婴儿)划分为三种类型。1.易带的孩子2.难带的孩子3.迟缓的孩子布拉泽尔顿(Brazelton,T.B.1969)的三种气质类型:一般型、活泼型、安静型。二、学前儿童气质的变化(一)气质的变化儿童出生时已经具备一定的气质特点,这些特点在整个儿童时期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气质也不是不变的。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有高度的可塑性。儿童天生带来的活动或行为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学前儿童的神经系统正处在发育过程中,其气质的形成也往往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有时,气质类型并没有变化,但是受环境影响而没有充分表露,或改变其表现形式。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气质的掩蔽。年龄越小的儿童,气质掩蔽的情况越少。(二)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第一,使成人自觉地正确对待儿童的气质特点。第二,针对儿童的气质特点进行培养和教育。第三节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性格和气质密切相关,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同气质类型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相同气质类型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性格特征——代表人的个性的本质一、儿童性格的萌芽两岁左右,随着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了最初性格的萌芽。二、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幼儿期的典型性格也就是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主要有:(一)好动(二)好奇、好问(三)好模仿(四)好冲动三、学前儿童性格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第四节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一、学前儿童能力的结构(一)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二)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三)主导能力和非主导能力二、学前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一)能力与知识的关系(二)能力和性格的关系三、学前儿童智力结构的变化与发展(一)智力分化论(二)智力复合论(三)智力内容变化论四、儿童智力发展曲线(一)智力发展的高原期(二)入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速度人生头几年是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甚至是最迅速的时期。由此形成先快后慢上升的儿童智力发展曲线。布鲁姆(Bloom,B.1960)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曲线如何正确认识此曲线?(三)特殊才能的早期表现早熟≠天才第五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产生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是个性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包括三种形式: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二、自我认识的发展(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二)对自己行动的意识(三)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三、自我评价的发展(一)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二)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三)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四、自我调节的发展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不但能够根据成人的指示调节自己的行动,而且有自己的独立性。个性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第一阶段,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零至一或一岁半)。第二阶段,自主对羞怯、怀疑(一或一岁半至三或四岁)。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三四岁至五六岁)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六至十一岁)第五阶段,同一对角色混乱(十二至十八岁)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是求爱或早期家庭生活阶段。第七阶段,创造对停滞(成年期)第八阶段,完善对失望(成熟期)思考题1、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有哪些?2、婴幼儿气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3、幼儿性格有哪些主要特点?4、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