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神科护理学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目录第二节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第三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第四节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第五节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5234重点难点、导入情境、章节总结第六节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患者的护理61第一节概述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本章重点难点BENZHANGZHONGDIANNANDIAN•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抽动障碍、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患者的症状识别•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本章重点本章难点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导入情境李某,男,9岁,某小学三年级学生;上课多动,影响课堂秩序,常因与同学玩耍时误伤同学遭学生和家长投诉,惹老师厌烦。家长带学生到医院检查智力未见异常。护士还应评估该学生哪些方面的内容,并根据病史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李某伴发何种精神障碍?问题2:针对李某的行为,护士应该实施哪些护理措施?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第一节概述儿童青少年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特点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的主要表现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提出了两个1/5的概念:发生率是1/5,识别率不足1/5。目前,我国有13%~16%的青少年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网络成瘾等等;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已成为青少年自杀的第三大死因。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儿童青少年期发育特点第一节概述此期是生长发育、身体各项功能不断分化、增强的时期。情感、意志、气质、性格、个性、自我意识等方面可变性最大的时期。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儿童少年期的心理发育障碍主要表现:语言、运动、学习、社交、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异常;感知障碍多于思维障碍,形象性幻觉多于言语性幻觉,妄想也较少;情感障碍常见恐惧、焦虑、情绪不稳等;意志和行为障碍,表现最常见的是运动性抑制或运动性兴奋。第一节概述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护理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一节概述常见分类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第二节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2.流行病学特点3.病因与发病机制4.临床表现1.概念5.诊断与治疗6.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概念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是指个体起病于18岁以前,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发育障碍性疾病。第二节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流行病学特点1983年我国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为3.33%,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轻度和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分别为3%、0.3%~0.4%。第二节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病因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2.社会因素3.环境因素第二节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临床表现1.轻度约占全部精神发育迟滞的85%以上;智商在50~69之间。一般无躯体畸形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中度约占10%;智商在35~49之间(成人后智能相当于6~8岁)。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常有异常表现。3.重度约占3%~4%;智商在20~34之间(成人后智能相当于3~6岁)。无社会行为能力,可同时伴脑部损害。4.极重度约占1%~2%;智商低于20(成人后智能相当于3岁以下)。常合并有先天畸形和神经系统异常,常因原发病或继发感染夭折。第二节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诊断标准CCMD-31.起病于18岁前2.智商低于703.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对发育水平的评定,除根据临床经验评定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心理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等)。实验检查包括脑电图、头颅X线摄片、生化检验和遗传细胞学检查等。第二节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治疗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查明原因,对症治疗1.教育和训练2.药物治疗3.心理社会服务第二节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护理评估:1.健康史2.生理状况3.心理状况4.社会功能5.辅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第二节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1.卫生/穿着/进食/如厕自理缺陷2.社会交往障碍3.有受伤害的危险4.语言沟通障碍1.患者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逐步改善。2.患者能适应社会。3.患者不发生受伤现象。4.患者语言能力改善。1.安全护理2.生活护理3.特殊护理4.用药护理5.心理护理6.健康教育1.患者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改善。2.患者能否适应社会。3.患者是否有受伤的情况。4.患者语言能力是否改善。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2.流行病学特点3.病因与发病机制4.临床表现1.概念5.诊断与治疗6.护理第三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概念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andhyperactivedisorder,ADHD)又称多动症,指以在需要认知参与的活动中难以保持注意力、不分场合多动以及缺乏对冲动行为控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发育障碍。第三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流行病学特点患病率一般报告为3%~5%,男女比例为(4~9):1。我国报告的学龄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1.3%~13.4%。第三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病因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2.神经生化与神经解剖3.社会心理因素第三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临床表现1.注意缺陷2.活动过度3.冲动任性4.学习困难5.其他第三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诊断标准CCMD-31.症状标准2.病程标准3.排除标准4.严重程度标准第三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治疗原则:遵循长期、系统、个体化、综合性治疗1.教育和训练2.药物治疗3.学校干预调节第三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护理评估:1.健康史2.生理状况3.心理状况4.社会功能5.辅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1.安全护理2.生活护理3.多动的护理4.用药护理5.心理护理6.健康教育1.患儿的情绪障碍是否得到控制。2.患儿是否无冲动行为。3.患儿主动注意力是否持久。4.患者儿营养状状况能否满足体力的消耗。第三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护理1.有对自己、他人施行暴力行为的危险2.有自伤的危险3.社交交往障碍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1.患儿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2.患儿能有安全意识。3.患儿能维持注意力。4.患儿营养状况能满足体力的消耗。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2.流行病学特点3.病因与发病机制4.临床表现1.概念5.诊断与治疗6.护理第四节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概念儿童孤独症(autisticdisorder)是指发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缺乏情感反应、交流障碍、活动内容和兴趣局限、刻板重复动作为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第四节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流行病学特点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儿童人口的2/万~5/万(据DSM-Ⅳ),男女比例约为(3~4):1。第四节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病因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2.脑损害3.神经生化4.免疫学检查第四节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临床表现1.社会交往障碍2.交流障碍3.兴趣局限及动作行为异常4.认知障碍5.智力低下第四节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诊断标准CCMD-3包括A、B、C三条A.1.社会交往有质的损害2.交流能力有质的损害3.行为、兴趣或活动方面局限的、重复的或刻板的格式B.3岁以前,在下列三方面中,至少有一方面已有发育延迟或功能异常:1.社交相互关系2.用于社交的言语3.象征性或想象性的游戏C.以上症状不能用Rett障碍或儿童期瓦解性障碍(婴儿痴呆)来解释第四节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治疗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查明原因,综合治疗1.教育和训练2.药物治疗、行为治疗3.心理社会服务第四节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护理评估:1.健康史2.生理状况3.心理状况4.社会功能5.辅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1.卫生/穿着/进食/如厕自理缺陷2.有受伤的危险3.社会交往障碍1.患者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逐步改善。2.患者不发生受伤现象。3.患者语言交流、社交能力逐步改善。1.安全护理2.生活护理3.特殊护理4.用药护理5.心理护理1.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恢复或改善。2.患儿是否有受伤的情况。3.患儿的社交能力是否得到改善。第四节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儿童孤独症通常又叫自闭症,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链接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社交焦虑症,是以患者在某些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如学校)持久地“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言语正常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2.流行病学特点3.病因与发病机制4.临床表现1.概念5.诊断与治疗6.护理第五节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概念抽动障碍(ticdisorder)是以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肌肉抽动和(或)发声肌肉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第五节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流行病学特点抽动障碍多起病于学龄前,患病率国内报告患病率为2.42‰,男性儿童患病危险高于女性,男女患病率为(3~4):1。第五节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病因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2.神经生化3.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他第五节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临床表现1.一过性抽动障碍最多见,主要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症状。2.慢性运动或发声音动障碍其特点是具有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3.Tourette综合征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精神障碍,临床上以多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特点。第五节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诊断标准CCMD-31.一过性抽动障碍(抽动症)2.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3.Tourette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第五节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结合,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于患儿的治疗。1.心理治疗对症状轻微者,可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家庭治疗、行为治疗。2.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或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患儿,应采用药物治疗,及时控制患儿的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第五节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护理评估:1.健康史2.生理状况3.心理状况4.社会功能5.辅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1.安全护理2.生活护理3.多动的护理4.用药护理5.心理护理6.健康教育1.患儿抽动行为是否缓解,有无自伤或伤人行为。2.患儿的紧张情绪是否缓解,抽动症状是否改善。1.有自伤、对他人施有暴力行为的危险2.自我形态紊乱1.患儿能控制抽动行为和情绪障碍,不出现自伤或伤人行为。2.患儿能控制紧张情绪,减少和不出现抽动行为。第五节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2.流行病学特点3.病因与发病机制4.临床表现1.概念5.诊断与治疗6.护理第六节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概念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emotionaldisordersofchildhoodandadolescence)是起病于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羞怯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精神疾患。第六节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流行病学特点我国苏林雁等(2003)使用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及CCMD-3诊断标准,对长沙市565名6~13岁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焦虑障碍患病率为5.66%,其中分离性焦虑症1.24%,广泛性焦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