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文献综述【篇一: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一、国内学者对地区扶贫开发模式的研究林毅夫(2004)通过研究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及就业状况发现,贫困人口之所以贫困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因此他建议,从国家层面上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时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同时对农村贫困人口,要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增加对他们的人力资本投入,让贫困人口有能力去掌握这个机会。胡平(2006)则认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健全扶贫开发机制、扶贫投入机制,以提高扶贫效率。同时,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反贫困中的作用。朱海俊(2007)认为,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新的制度设计。他建议“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建立农民自己的农村自治组织”。给农村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资源环境,这是农村反贫困的社会政策保障。康晓光(2008)从贫困成因的角度提出反制度性贫困、反区域性贫困和反阶层性贫困三种反贫困战略,这为中国制定反贫困战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龚娜、龚晓宽(2010)总结,我国扶贫的具体模式很多,主要有以下8种:(1)财政扶贫模式。主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财政、税收优惠,直至全部取消农业税等方式向贫困地区倾斜,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2)以工代赈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是扶贫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特殊的扶贫方式。(3)“温饱工程”模式。以增加物质投入,普及良种良法为手段,采取“以物放贷,以粮还贷”的办法,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的一种扶贫形式。(4)产业开发模式。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这是解决贫困户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产业开发模式实施的主体多元,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5)对口帮扶模式。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由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对口帮扶模式实施的主体是外地政府包括外地的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资金支持、智力支持、经济合作、人才培训等等。(6)旅游扶贫模式。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科学调查、评价、规划、建设、经营等,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目标的扶贫模式。(7)生态建设模式。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实现粮食、人口、生态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的优长之处在于,可以克服在脱贫致富的进程中,那种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而获取眼前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实践中的前期性探索。(8)移民搬迁模式。这种模式的优长之处在于,可以通过移民搬迁,解决贫困农户基本的生活与生产条件,实现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合理化配置,这是稳定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子。陈凌建(2009)总结的八种贫困地区扶贫主要模式1.“公司+农户”扶贫模式。此模式涵盖了政府、银行、企业与农户的参与,主要为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审批、监督相关扶贫项目,企业承贷承还,自主经营。运行机制主要以公司为中介,带领农户进入市场,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效衔接起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扶贫方式。2.参与式扶贫模式。强调多方参与扶贫,并以农户为中心与政府等各种社会组织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此模式注重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参与,易于被农户所接受,具有可操作性,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救济式扶贫方式和扶贫思路的改变。3.“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由穆罕默德.尤纳斯1978年创立,至今已在47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小额信贷模式一般通过组建扶贫社区组织运作的。小额信贷模式运作机制主要有:(1)严格审查放款对象。(2)严格规范贷款发放程序和严格内部管理制度。(3)制定贷款利率期限和管理方式,贷款人在获得贷款时支付一半利息,还清本金时付清另一半利息。4.异地开发扶贫模式。异地开发扶贫模式。主要针对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一些涉及国家重点工程的某些贫困地方和某些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二是当地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甚至引发某些地方病,健康尚不能保证,产业结构更无从改善,采用各种经营方式都难以脱贫。5.产业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模式就是以市场牵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化种养基地和中介组织联络千家万户“链条式”经济格局,实现种养、服务、加工、经营四环节的流水服务。6.劳务扶贫模式。劳务扶贫本质上为贫困地区和劳动力进入市场流动,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就是在贫困地区通过组织有规模的劳务输出,从而增强贫困地区的资金、技术积累,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7.科学扶贫模式。科技扶贫强调自我的发展,引入竞争机制,注重技术,治愚与治穷结合,实行合力扶贫8.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此扶贫模式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当地居民为现存旅游开发主体,并积聚其他各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开发工作。戴晓宽(2006)总结的十种具体扶贫模式:1、财政扶贫模式。主要通过专项资金(专项转移支付)、财政体制及税收优惠等方式向贫困地区倾斜,以改善贫困地区落后状况,推动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增长,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2、以工代赈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是扶贫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3、“温饱工程”模式。“温饱工程”模式实施的主体是政府、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在贫困农村普及良种良法为手段,采取“以物放贷,以粮还贷”的办法,使受体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而获得扶贫的效果。4、产业开发模式。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是解决贫困户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5、对口帮扶模式。对口帮扶模式实施的主体是外地政府包括外地的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资金支持、智力支持、经济合作、人才培训等等。6、国际项目模式。利用国外资金进行扶贫开发已成为扶贫的一个重要模式。目前我国利用的外资主要有世界银行资金,亚洲银行资金,外国政府援助资金等。7、机关定点模式。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这种模式成效显著,己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之一。机关定点模式实施的主体既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又有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定点挂钩扶贫。8、生态建设模式。生态建设模式实施的主体是多元性的,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和个人),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通过加快山区资源综合开发带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实现粮食、人口、生态的良性循环。9、小额信贷模式。小额信贷扶贫是从孟加拉国引进,并在我国得到广泛实施的一种重要的扶贫到户方式。这种模式适应贫困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素质,符合国家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在全国贫困地区广泛实施后,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得到了贷款的支持,对解决温饱、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10、移民搬迁模式。移民搬迁模式实施的主体是政府,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通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规范管理。这种模式的优长之处在于,可以通过移民搬迁,解决基本的生活与生产条件,实现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合理化配置,是扶贫开发、稳定解决群众温饱的一条有效路子。李甫春(2000)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广西大量的扶贫开发实例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择、概括出10种比较成功的扶贫开发模式:1、发挥亚热带资源优势,发展蔗糖产业;2、发挥山区优势,发展林业经济;3、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良性循环;4、发挥水电资源优势,振兴民族经济;5、发挥社会主义优势,建设新家园;6、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组织劳务输出;7、发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优势,发展旅游业;8、发挥边疆优势,发展边境贸易;9、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经济作物;10、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一)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牛文元(2000)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薄弱。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等少数民族分布较广泛的地区生态脆弱度较差,多属于生态脆弱带,是各种自然生态系统的边缘地区,对外界的承受力差,植被生态系统脆弱易变。尤努斯.买买提(2000)、黄万纶(1994)总结当地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受自然影响大、可控性低、地区差异性强、封闭性强、结构简单,很容易因为人类活动而发生改变,并进而引起其它环境因素的变异。而且,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使生态问题愈加突出。赵军等(1997)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产生众多的民族问题,特殊民族关系既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又是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障碍。马成良(1998)提出人口增长与资源占有之间的矛盾问题。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特殊的人口政策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导致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普遍较高,人口素质落后于其他民族;而当地可利用资源逐渐减少、利用率较低;两者矛盾成为导致贫困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涂妍(2001)认为投资需求与财力薄弱的矛盾异常尖锐。少数民族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地薄弱的财政能力和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导致资金供需矛盾突出。(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对策研究托合提汉.斯玛依(2001)认为首先应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由于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地理位置、国际形势等原因,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对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邓艾等(2003)、黄芳(2001)、王桂忠(2004)、余小军(2001)、马晓京(2000)、索小霞(1998)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结构优势发展以生态农牧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涂妍(2001)、乔世明(2001)认为应完善可持续法制体系。利用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利条件,加快地方可持续发展立法,建立健全地方法律体系,规范各种经济和非经济行为,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周鸿(2004)、宋蜀华和满都尔图(2004)提出消除精神贫困,实现观念现代化。积极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生态环境,树立现代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抛弃落后的观念,减缓精神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利益关系协调研究》课题组(2004),研究中提出扶贫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生态利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少数民族实施扶贫开发中必须考虑的因素。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可以极大地改善目前脆弱的环境状况。这是实现其他经济利益,乃至社会及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徐君和林俊华(2001)认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很重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潜力,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和保健投资。除了利用正规教育体系外,还应该注重利用各个民族或各个民族地区传统的教育形式培养人才。杨清震和周晓燕(2001)提出应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筹集体系,建立合理的资金投入和收益机制,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资金短缺的状况。三、旅游扶贫模式研究(一)国外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了ppt(pro-poortourism)的概念。ppt是指“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它强调提高贫困人口在其中获取的净收益,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它不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也不是旅游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发展旅游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核心是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收益,而不是全面扩展整个产业。carolineashley,charlotteboyd等(2000)认为,旅游开发能够为贫困人口创造就业和收入机会、促进小商业经营,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matthewj.walpole(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