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策略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与研究实施方案承留二中周卫东1第一部分课题研究论证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教育处于转轨期,而初中生则处于人生的转折期。随着信息化大潮扑面而来,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问题日益增多,学生心理问题也较严重,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师生关系也不甚和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教育手段也还陈旧,造成学生难教、教学被动的局面,特别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学习氛围。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性格、习惯、人格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起伏较大的阶段,因此,家校结合全方位教育孩子显得十分迫切。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形成的家长参与意识不强,家长角色的错位,流于形式的家校合作,导致家庭教育未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因此家长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与地位,以积极的心态适应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研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的策略也十分必要。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三大支柱”之一,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调查证明,我国家庭教育明显滞后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些观念、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数与家庭有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的研究证明:我国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子在家长身上。当今世界各国对家校合作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都十分重视。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长的通力合作。近年来,美国为着重研究解决公立学校的危机问题,把家校合作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题;英国、德国、法国、芬兰和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将家校合作作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长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综上所述,对于家长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其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对于我们搞好搞好学校、家庭之间的有机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研究,力求探索一套初中阶段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的有效策略,全面提高初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为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解决以下问题。2(一)构建青少年教育的新理念。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教师和家长的育人方法。变“外压式”为主的育人方式为“内驱式”为主的育人方式。2、树立整体育人的理念,优化学校与家庭育人环境。变学校孤军奋战为家校合作、联合育人。3、七年级主要研究学校和家庭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品德习惯。4、八年级主要研究学校和家庭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使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5、九年级主要研究学校和家庭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和面对初中分流。使孩子能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并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二)探求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的有效策略1、目标引导策略2、创设环境策略3、沟通交流策略4、跟踪管理策略5、共同帮教策略6、活动疏导策略7、调查研究策略8、点面结合策略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预计的突破(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1)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2)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知道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3(3)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方式: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英国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等人按家长参与的层次分为三类:(1)低层次的参与。这个层次的家校合作方式有: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另外,家长联系簿、家长小报、家庭通讯等也属此类。(2)高层次的参与。这种层次的合作方式有:经常性的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制作教具、为学校募集资金等。(3)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等。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期中、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还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回将普访、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四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社区教育委员会”,有地方政府牵头,以当地的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为主体,吸收少量的学生家长代表参加,主要负责一些涉及教育经费方面的协调工作。国内外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较广泛的研究,家校合作开展教育也日益引起关注,但缺乏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对初中阶段学校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整合策略的针对性、系统化的研究还比较少。(二)本课题预计的突破1、创建初中阶段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系统、有效的整合策略2、促进教师、家长育人观念的根本改变,把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起点、基础和基石,并把做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培养身心和谐、具有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为统一目标,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育人水平。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一)实践意义1、有利于提高初中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4事实证明,就教学抓教学不可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当前多数教学问题其实质是教育问题,教育问题的根本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使教育和教学出现很多矛盾、冲突,无法统一起来,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则着眼于家庭和学校相结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教育和教学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和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研究促进教师和家长育人观念的转变,并借助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矫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从而形成一支专业理论水平高、科研实践能力强、师德高尚的教师群体和有较高家庭教育水平和家长群体,强强联手,形成教育合力。3、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家庭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介、通道和桥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提高其他素质的基础,学校只有重视学生、家长、老师素质的培养,才有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起点和基石,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涉及的内容更广泛,教育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因而至关重要,不但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无以替代的作用,但应该看到我国的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策略的研究必定会引导人们走出教育误区,这将非常有利于培养合乎社会发展的人才。4、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国现在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矛盾比较突出,教育问题比较尖锐,青少年心理问题逐渐增多,恶性案件时有出现,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为突破口,不仅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这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二)理论价值本课题研究实施,将促进教师和家长不断反思,从理论上促进教师和家长观念和育人方法的转变;进一步总结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策略,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案例支持。从而进一步证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有机结合的科学性和现实性。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遵循的原则(一)理论依据1、学校教育理论5学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各育”的基础,是新课程改革的“催化剂”和“粘合剂”。只有重视了学校教育在教育孩子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处,使新课程改革获得成功。2、家庭教育理论家庭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不仅是做人的摇篮教育,也是做人的终身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是达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的一项重大社会工程。3、策略理论凡是能达到教育目标的方式、方法和教育艺术等都属于教育策略。教育策略的应用水平是制约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策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整合将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4、整合理论运用系统原理和系统论观点,从全局出发,对系统内外各种联系及其规律进行系统考察和辨证分析,找出合乎目的并能达到目的的最佳方案,使不同要素有机结合即整合。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达到互补的目的。(二)遵循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学生自己是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方法要落实到学生身上,一切教育效果也要体现在学生身上,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觉努力,学校和家长的种种努力将是枉费心机,至少是事半功倍。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必须尽其所能,全面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可能地提供和创造条件,使学生成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过程中的“主角”。同时,中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心理也处在发展之中,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要围绕着“促进发展”进行,着眼点重在通过积极的指导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2、统一性原则和持久性原则学校教育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家庭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依托,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共同发展,并且坚持持之以恒,不断提高教师和家长的育人水平。3、整体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6整体着眼,立足全体,面向全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并把集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全员参与和个别化对待相结合。4、实践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注重实践,展开工作,讲求实效,不断请进来,走出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一)外部条件1、2001年教育部下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把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人格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目标。2002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角度进一步强调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为新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政策保障。2、当今教育的特征是公共性、公开性、大众性,即教育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精英人才的选拔应该在提高大众素质的基础上,“人才资源”被称作“第一资源”,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潜在的人力资源大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潜力无限的人力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提供了广阔的前景。3、学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能为课题研究提供一些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4、不利因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在管理者、教师、家长心目中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必须把舆论宣传和耐心细致的工作结合起来,并以事实证明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相对学历层次较低、教育能力较弱、教育方法匮乏,只想望子成龙,办法却苍白无力。学生多数为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农村学生在身体、心理、方法、基础和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