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淄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0页高三阶段性检测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一定是分泌细胞B.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衰老细胞内染色体固缩不影响DNA的复制D.性激素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2.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方法和选材的表述,正确的是A.可用斐林试剂、比色法鉴定橙汁中还原糖的含量B.稀释涂布法可用于测定土壤中细菌、霉菌的种类和数量C.哺乳动物血液和菜花都不宜作为材料用于DNA粗提取实验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没有颜色干扰适宜用于观察染色体数目3.人的某些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与Na+和Cl-的跨膜运输有关。当CFTR蛋白结构异常时,会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肺部感染,引发囊性纤维病。下图为一个人体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囊性纤维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B.由图可知,Na+排出细胞与K+进入细胞都属于主动运输C.如果大量Cl-进入神经细胞,将有利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形成D.CFTR蛋白与两种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说明载体蛋白不具特异性4.研究发现,某昆虫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XO(缺少Y染色体)为雄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雌雄同体B.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是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结果C.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来判断该昆虫的性别第2页共10页5.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侵染水稻叶片,经组培、筛选最终获得了一株水稻突变体。利用不同的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总DNA、电泳;并与野生型的处理结果对比,得到右图所示放射性检测结果。(注:T-DNA上没有所用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5.a检测结果时使用了放射性标记的T-DNA片段做探针5.b该突变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T-DNA插入到水稻核DNA中C.不同酶切显示的杂交带位置不同,说明T-DNA有不同的插入位置D.若野生型也出现杂交带,则实验样本可能被污染,检测结果不准确6.将成熟的雄性小白鼠的甲状腺摘除,从第三周开始,每周注射激素a,结果激素a和激素b在血液中浓度变化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6.a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B.b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C.a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D.b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7.科学家用枪乌贼的神经纤维进行实验(如图甲,电流左进右出为+),记录在钠离子溶液中神经纤维产生兴奋的膜电位(如图乙),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若将记录仪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第3页共10页8.油菜素甾醇(BR)是一种能促进植物茎秆伸长和细胞分裂的植物激素,下图为BR合成的调控机制。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油菜素甾醇和生长素协同促进植物茎秆伸长B.BR浓度升高时,会使BZR1的降解速度加快C.胞内BR的合成速度受胞外BR的反馈调节D.BR调控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导致植物矮化9.脱落酸(ABA)与赤霉素(GA)对种子的休眠、萌发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环境因素会使种子内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含量发生改变,当种子内赤霉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率增大到一定数值时,种子会由休眠状态进入到萌发状态,反之,种子则处于休眠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脱落酸和赤霉素对种子休眠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B.种子内脱落酸的合成和降解过程受环境因素的诱导C.赤霉素通过调控种子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而促进种子的萌发D.萌发的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增强,对赤霉素的敏感性降低10.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l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第4页共10页11.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人类采用过引入狐狸和黏液瘤病毒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11.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缺少天敌B.狐狸防治兔子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狐狸可能喜欢捕食袋鼠C.黏液瘤病毒使欧洲兔致命,对袋鼠影响不大的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D.c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的原因是病毒诱导其发生抗性变异12.湿地生态系统在净化水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图表示某地区建造的人工湿地(基质层由土壤和各种填料组成),有机物含量高的生活污水通过该湿地可被净化输出。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污水进入湿地经理化作用和分解者的作用得到净化B.组成该湿地群落的类群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C.该湿地群落中的碳全部来自光合作用固定的CO2D.污水进入量过大会破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态性13.禾草灵(FE)是一种现代农业常用除草剂,大量使用后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获得能高效降解FE的菌株,科学家通过实验获得W1菌株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对FE的降解效果(FE特征吸收峰在239nm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从大量使用除草剂的土壤中获取菌株B.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C.应使用以FE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D.据吸收光谱可知,W1菌株对FE有明显降解能力14.如图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细胞,A表示相应物质。不符合该模型的是A.①效应T细胞,②靶细胞,A抗体B.①传出神经元,②肌肉细胞,A神经递质C.①胰岛B细胞,②肝细胞,A胰岛素D.①甲状腺细胞,②垂体细胞,A甲状腺激素第5页共10页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选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5.小麦黄化(失绿)是高等植物基因突变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的现象。科研人员发现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的酶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所示两条曲线分别为两种类型水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5.a曲线A和B与纵坐标的交点相同代表呼吸速率相同15.b曲线B表示突变型水稻,其光饱和点对应的光照强度较低15.c在P点处突变型和野生型水稻的真(总)光合速率一定相同15.d低于P点时,限制突变型小麦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16.将一个没有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下图I、II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不正确的是A.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3B.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a)×0.5D.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l-217.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E、e表示)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血红蛋白病。杂合子个体不表现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所有携带者都应该进行遗传咨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7.a基因突变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会发生变化17.b疟原虫破坏该病基因携带者的红细胞,会导致患者缺氧17.c通过羊水穿刺获取胎儿细胞进行基因检测可确定胎儿是否患该病D.基因型为Ee的个体由于交叉互换可实现E和e的基因重组第6页共10页18.人们在广西某地发现了可能是现代栽培水稻祖先的万年野生稻,它们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其杂交子代在长势、生活力、适应性和产量等性状上优于双亲。科技工作者一方面加强对该濒危野生稻的保护,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来对现有栽培水稻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栽培稻是野生稻经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的,与野生稻存在生殖隔离B.保护濒危野生稻的方式有多种,最好的方式是迁地保护并建立种子库C.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D.通过转基因的方式来改良现有栽培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19.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如图所示。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过敏原浆细胞IgE抗体过敏症状过敏原B细胞颗粒组织胺和其他化学物质肥大细胞A.IgE抗体可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B.IgE抗体的产生可能需要T细胞参与C.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D.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引发过敏症状20.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在接种前,2-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B.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C.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D.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第7页共10页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4分。21.(9分)某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株短根白化突变体水稻A,欲研究该突变体的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相关实验。(1)在适宜条件下,研究人员测定了长势一致且良好的突变体水稻A和野生型水稻B植株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结果见下表。据上表数据分析,突变体A表观光合速率的显著降低(填“是”或“不是”)由于气孔导度下降引起的。与野生型B相比,突变体A的光反应与碳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分别是。(2)利用两种水稻的叶片为材料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则突变体A叶片中缺少的色素为,从而导致其对可见光中光的吸收率明显下降。由此推测叶绿体内(结构)发育不良。(3)过氧化氢酶(CAT)能催化水稻细胞内超氧自由基的分解,超氧自由基有助于膜脂过氧化物(MDA)的生成,而MDA的增多会加剧膜的损伤。图2为两种水稻中上述两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据数据分析,突变体A中的含量比野生型B低,会使,从而导致突变体A表观光合速率下降。由此可见,突变体A白化的根本原因是。水稻品种表观光合速率(µmolm-2s-1)气孔导度(molm-2s-1)胞间CO2浓度(µmolm-1)A(突变体)‒3.610.18424.52B(野生型)11.770.30298.44第8页共10页22.(8分)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先锋植物的出现是演替开始的标志。随着演替的发展,弃耕地周围环境中的物种逐渐向弃耕地中扩散。在自然状态下,演替会使植被得以恢复,最终发展为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家在研究某弃耕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弃耕土地上的演替属于类型。土地在经数年精耕细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迹往往被彻底清除,同时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作物,还适于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所以最早入侵弃耕土地的先锋植物是。(2)随着演替的发展,物种数量增多,群落内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关系明显加剧,依据曲线图,请描述物种丰富度在50a内的变化。(3)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的原因:。(4)在自然条件下,这片弃耕土地最终发展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在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