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意象分析-共66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诚信:诚实,守信用。———《现代汉语词典》何为诚信?意象解读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被赋予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诚信:诚实,守信用。———《现代汉语词典》何为诚信?意象解读诗人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的手法。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即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诚信:诚实,守信用。———《现代汉语词典》何为诚信?意象解读因此,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一般来说,诗歌的基础是意象,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表情达意。因此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应遵循意象(诗的基础)→意境(诗的画面)→诗情(诗的内涵)的思维流程进行。意象类别:1、树木类:柳树、竹子、芭蕉、梧桐、松柏2、花草类:芳草、杨花、梅花、菊花、莲、浮萍3、动物类:杜鹃、鹧鸪、猿、乌鸦、大雁、燕子、蝉、蟋蟀4、自然景观类:明月、流水、斜阳、风烟、浮云、青山5、人造物象类:舟、长亭、西楼、南浦、羌笛、琵琶6、行为类:登高、凭栏柳:“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对友人的眷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杨柳”曲寓有惜别怀远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离别之情油然而起。柳树1、树木类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翠绿葱茏,象征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隐士、君子。“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以竹喻人,托物言怀。“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绿筠轩》)竹已被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志了。“竹(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经论道。竹子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芭蕉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葛胜冲: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林逋: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梧桐: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凄凉悲伤——孤独失意者。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由盛而衰,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最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来,往往就是梧桐先行陨落,所谓“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于是,以梧桐写悲秋便成为古人常见的手法。梧桐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引起下文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愁丝。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等均营造了凄苦、寂寞、惆怅的环境氛围.松柏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耐寒耐旱耐贫瘠,经冬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松柏《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白《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勉励堂弟像松柏那样坚贞,保持高洁的本质。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伤春不常在;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落花》:满地残红点绿苔。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司空曙《峡口送友人》: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2、花草类《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乐府诗: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清照: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芳草另外,芳草还可以比喻贤德忠贞的人。在屈原的诗作中随处可见。“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变化,最易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分布上,碧草连天,绵绵不尽,无处不生,诗人们常用之比喻离别的愁绪或生生不息之意。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离别者的愁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杨花”“子规”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离之恨,跃然纸上。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李益《汴河曲》: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杨花(柳絮)梅:冬春开放,傲霜斗雪,象征高洁、清高、超凡脱俗、不屈不挠的品格。追求高洁、坚韧刚强,孤寂傲世的君子形象。梅花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菊:1、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宋末诗人郑思肖《题画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黄巢《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赋予菊花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菊花菊:2、颜色淡雅——淡泊名利,不求闻达——隐士。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莲,又名芙蓉、芙蕖、菡萏、荷花等,——美丽、纯洁、脱俗、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代指美貌的女子,表现景象的优美、清新。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民歌常常写莲,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即怜子,这里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莲浮萍:生来无根,随水漂流,常用来比喻人的漂泊不定。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浮萍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表达哀怨、孤苦、凄恻或思归之情。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向子堙《秦楼月》“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3、动物类鹧鸪的鸣声悲婉凄切,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诗中的鹧鸪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鹧鸪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选取了尽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宫殿上的鹧鸪等意象。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鹧鸪”由此可象征历史盛衰、沧桑变迁。鹧鸪猿啼: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多表现凄厉、哀伤的景和情。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郦道元: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荒野等荒凉之处,因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在古诗词中常用以描写荒凉、衰败之景,表现凄清之情。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大雁:大雁是候鸟,每年春秋迁徙,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赵嘏《寒塘》)“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赵倚楼《长安秋望》)大雁鸿雁、青鸟、鱼: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所以常用来表达相思。1、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2、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3、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4、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5、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6、秦观: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后来以“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孤雁(孤鸿、断鸿):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柳永: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燕子:春天的象征,表达欢快、生机之意。杜甫: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子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秦观《阮郎归》: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燕子还可以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大胆想象,让燕子成为四百年历史的见证人,在今昔对比中,表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文天祥《金陵驿》: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通过“似曾相识”的燕子写出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