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青春的呐喊——巴金《家》赏析“青春是美丽的东西!”一、巴金及《家》故事梗概二、巴金笔下觉新的性格分析三、巴金《家》中的主要悲剧女性四、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五、巴金《家》的反封建意义六、总结晚年的巴金--“20世纪中国的良心”巴金:1904.11.25--2005.10.17(101岁)经历十年文革动荡岁月,饱受精神和肉体折磨,家庭支离破碎。1.1968年8月,巴金被关进牛棚改造,随后经受各种形式的批斗。2.1970年到农村改造,掏大粪、喂猪、种地等。3.1972年妻子萧珊在饱受精神折磨后患上癌症,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病逝。4.巴金儿子在劳改中饱受身心折磨,性格变得内向抑郁,疾病缠身,此时,巴金69岁。1978----1986年,巴金创作了力透纸背的《随想录》,震撼了整个文坛,开创了一个“讲真话”的年代。文革结束后,很多人正在选择性地忘记文革的苦痛,并把一切罪责推向“四人帮”,但是巴金却执意拿起手术刀解剖自己,拷问自己的灵魂,成为当代中国活的最痛苦的老人。1981年,行动迟钝、骨折。1983年,患帕金森症,说话费力,四肢哆嗦,无法提笔。1999年入院后便没有再回家,最后6年在医院度过。2005年10月17日去逝。巴金先生晚年多病而且孤独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竞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词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大家庭---李公馆。祖父李镛,做过多年县官,保守顽固,一切自己说了算。母亲于1913年病故(巴金10岁),父亲李道何曾任四川广元县知县,谨守封建规范,安分守己,1917年病逝(巴金12岁)。巴金三叔曾留学日本,在成都开办律师事务所,道貌岸然。巴金的三叔、四叔、五叔均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1927----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5----1950年任上海文化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早年的巴金《家》的创作动机1931年完成了《家》的创作,1933年正式出版。1.长期的封建家庭生活2.“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民主、自由、科学)3.哥哥李尧枚的鼓励及后来的自杀。1951年拍摄《家》内容概括时间: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地点:成都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人物及情节:四世同堂。(故事主要以高家三兄弟的爱情命运为线索)一.高老太爷、陈姨太。二.克明、克安、克定三.觉新、瑞珏、觉民、琴、觉慧、鸣凤。《家》的人物关系克文+周氏觉新+瑞珏海臣觉民觉慧(淑蓉)、淑华克明+张氏觉英觉人淑英克安+王氏觉群觉世觉先淑芬淑芳克定+沈氏张太太钱太太梅黄妈袁成鸣凤倩儿陈姨太冯乐山淑贞琴(蕴华)高老太爷婉儿喜儿《家》故事梗概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瑞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瑞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瑞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家》里的封建统治者有着道貌岸然的外表,竭力维护封建观念、秩序的人物,如高老太爷、克明等。行为荒唐、生活糜烂的人物,如克安、克定等。封建大家长高老太爷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权威,谁也不能反对。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他坚决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他逼觉新和瑞珏结婚,制造了觉新和瑞珏、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他对家中男女仆人视同牲畜,硬是把只有17岁的鸣凤送给60多岁的冯乐山做小老婆。鸣凤死后,他又把婉儿抬到冯家受煎熬。在高老太爷的生命中,维护大家庭的秩序、兴盛,是他意志的全部。也正因此,当他临终前,意识到这个家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时,又极力挣扎,企图用慈祥、温和、自我忏悔将已走上新路的觉慧等拉回到老路上来。当然,高老太爷的挣扎是徒劳的,高家最终没有免于崩溃的命运。作品通过塑造高老太爷这样一位腐朽反动的人物,表现出了封建制度以及旧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然灭亡的趋势。一个矛盾交织的形象-----觉新一.觉新的基本情况觉新的身份高家第三代老大高公馆长房、长孙觉民、觉慧的大哥觉新的童年从小聪慧,得到双亲钟爱、童年幸福觉新的学业中学时成绩优良,对化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毕业后打算到北京著名大学研究,或去德国留学觉新的爱情梅芬、瑞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反抗,顺从接受觉新的婚姻觉新的事业在父亲为他找好的西蜀实业公司上班,毫无生气。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家长:爷爷、三叔、四叔、五叔、继母充满仇恨和暗算、嫉妒和虚伪。觉新的家庭生活替母亲,父亲操持完他的婚事不久,被时疫夺去生命。母亲在觉新中学时去逝,后来继母代觉新的父母长期接受封建伦理教育,思想观念里,他要做“孝子贤孙”,要挑起当家的大任接受过五四新思潮和反封建思想的影响,认识到封建制度必然会奔溃的命运。二、觉新的复杂性格懦弱的新青年理论上接受了新思潮,但在行动上仍屈从于旧家庭的专制和压迫,最终换来的是爱人梅芬和瑞珏的悲惨结局,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痛苦的大哥不合格的长孙、长房对上要“孝顺”,对下要“严格”,在夹缝中艰难生存行为”,众人都会攻击觉新,别人了解他们的兄弟情深,伤害哥哥远比直接攻击弟弟的杀伤力更强,这是仇者快,亲者痛最好的报复手段,于是觉新就成为众人报复泄恨的“箭靶子”,时不时被别人消遣、泄愤。弟弟们叛逆,觉新是众长辈批判的对象,不管弟弟们有什么“不合规矩的觉新:“不抵抗主义”,“作揖主义”自愿受害者作者对觉新的态度觉新是个值得同情的受害者,而不是该批判的封建卫道士,对于他,我们应该以一颗仁爱之心去理解他,关怀他,他的两重人格、他的顾虑、他的苦衷、他的渴望、他的矛盾、他的思想斗争带给他的是难,生存难、立足难,觉新是《家》里最沉重、最痛的苦的一个人。巴金《家》的悲剧女性形象一.《家》中主要女性介绍梅的名字是钱梅芬,是觉新的姨表妹,长得漂亮。他俩从小青梅竹马,本以为会长相厮守,可是因为他们母亲麻将桌可怜又可悲、可泣又可叹的梅上的不愉快,他们被生生分开。梅被她的母亲嫁给了一个陌生男子,一年后便守寡,加上婆家对她不好,梅知道,前面等着他的只有黑暗。宽容大度、三从四德的瑞珏瑞珏也是一位大家闺秀,是高家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用抓阄的方式选出的高家长孙媳妇,后为觉新生下两个儿子,瑞珏遵守家规,体贴丈夫,尊重长辈,关心孩子,友爱兄弟姊妹,与觉新相敬如宾,瑞珏从小就接受了三从四德的教育,嫁给自己不认识的男人,却没有丝毫情绪,她以丈夫为天,高老太爷死了,陈姨太等长辈以生孩子有“血光之灾”会触犯到高老爷的亡灵的理由,将即将生产的瑞珏送到郊外生产,缺医少药,难产而死。听命令、做苦事、流眼泪、吃打骂的鸣凤鸣凤身份与梅、瑞珏、琴等大家闺秀不同,她是高家的一个丫鬟,九岁时就被父亲卖给了别人,又被送进高家公馆,继续她悲惨的一生。她每天受尽委屈折磨,对于她来说,没有未来,没有光明。高家的三少爷觉慧喜欢鸣凤,这让鸣凤的生活出现一丝亮光,爱情是每个少女心中的梦,纯洁而无私,她不奢望能嫁给觉慧,只希望能一辈子给觉慧做丫鬟,伺候他,然而世事难料,鸣凤连这点要求都无法实现,孔教会的头目---冯老太爷,年纪足以当他的爷爷,看上了年轻漂亮充满活力的鸣凤。高老太爷要将鸣凤作为礼物送给冯乐山。鸣凤最终痛苦无奈,投湖而死。充满热情,但又缺少勇气的琴琴是高老太爷的外孙女,美丽活泼,是三年级的走读生。由于父亲死得早,很多事情母亲都顺着她,她与高家二少爷觉民相爱,通过两人的努力最终获得了自由的爱情。深入了解《家》中的女性悲剧(一)被“棒打鸳鸯”的梅的悲剧梅的悲剧生活觉新心里深深爱着梅,却肯听长辈的话娶了根本不认识的瑞珏,并且没有丝毫的反抗;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仅仅因为麻将桌上的不愉快,将本来心心相映的两人分开。梅伤心欲绝。梅的结局明知道迫害自己爱情幸福的凶手就是那可恶的不可理喻的封建礼教的情况下,在婚后丈夫去世,仍然恪守着封建礼教的规矩,守节尽孝,不再嫁人,陪着母亲,过着尼姑庵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梅还如何能够健康的生活,终日抑郁寡欢,只得落个悲惨的结局。(二)难逃魔抓的瑞珏的悲剧瑞珏的悲剧生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子女难逃的枷锁。瑞珏被封建礼教思想所深深地熏陶,三从四德的教育使她对于婚姻十分顺从。她所受到的教育告诉她要以丈夫为天,丈夫觉新每天小心翼翼地做事,奉行他的“作揖主义”,对长辈的话从不说半个不字,瑞珏作为这样一个人的妻子,也小心处事,战战兢兢。这些妇道,妇德造就了这样一个事事顺从的好妻子,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我。但是,正是因为她的忍让与顺从使得封建家庭的长辈们更加肆无忌惮,以陈姨太为首的长辈们,打着高老太爷的的旗帜,拿着生孩子会有“血光之灾”,会触犯高老太爷的幌子,将快要临盆的瑞珏送到了阴冷潮湿的郊外,在现在的人听来是多么离谱的借口,难以想象的事情,可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这样离谱的借口却是如此的有理正当。而且觉新也被以男人不能进产房的理由没有来救她。没有丈夫在身边陪伴,这个柔弱的女子失去了主心骨。瑞珏的悲剧结局瑞珏死了,是谁害死了她,是难产,因为可能就算是觉新进了产房,瑞珏仍可能活不下来,真的就是难产吗?封建礼教的束缚,封建思想的毒害,瑞珏的顺从软弱,以夫为纲,觉新的“作揖主义”,都是害死瑞珏的武器。(三)用生命来证明爱情的鸣凤的悲剧鸣凤只是一个小小的丫鬟,受尽折磨。她与高家三少爷觉慧相爱,只希望能一辈子伺候三少爷。然而不幸的是当鸣凤面对要被送给冯老爷当小妾这一残忍现实时,她的勇气就只能选择结束生命,来反抗对自己命运的不满。鸣凤的悲剧生活她连梅和瑞珏那样自由美好的回忆也没有,从来就没有体会到自由的乐趣,每天伺候太太小姐们,只有在太太小姐们休息之后才会有难得的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这些时司对她来说是珍贵的,是一种享受。但是,她也仍然很向往未来,想要好好的活下去,期待未来的日子会好,幻想能够每天陪在觉慧的身边伺候他。鸣凤的悲剧结局奴性的思想中带有对爱情的执着,对现实的认识。在如今文明开改的社会中对“门当户对”都如此看重,何况是黑暗的封建社会呢!鸣凤无从选择,只有用唯一她能自己做主的生命来捍卫她对爱情的忠贞。(一)传统伦理道德的迫害《家》中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王潇霄评论说:“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下,“牺牲”仿佛就是女性的代名词,想要维护男权的统治或是家庭的正常秩序,就要求女性放弃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梅、瑞珏、鸣凤这三个《家》中的主要女性就是典型。(二)封建迷信思想的迫害瑞珏的死所谓的“血光之灾”和男人不能进月子房根本是无稽之谈。黑格尔说:“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和推广为爱情。”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婚姻,她们就如同失去了一切。在她们的心目中,能做的就是去寻求爱情,有一段美好幸福的婚姻,完成“贤妻良母”的使命,所以当这一切成为了泡影,她们也就如茫茫大海中的船只,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这种太过依赖的错误爱情观,让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