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广西高层次人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新时代广西高层次人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周一欣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3期摘要: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进入新时期,面对目前广西高层次人才的引、育、留等工作仍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以人才强国为战略、科学人才观为行动指南、党管人才作為保障,推动广西高层次人才工作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关键词:广西高层次人才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C9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248-02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进入新时期,面对我国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面对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新时期人才实践与人才理论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创新,确立了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观,进而推进人才工作的发展。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经济、科技交流的前沿阵地,高层次人才对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但目前广西高层次人才的引、育、留等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以人才强国为战略、科学人才观为行动指南、党管人才作为保障,推动广西高层次人才工作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一、广西高层次人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1.广西颁布了高层次人才的相关政策并取得良好成效广西目前的高层次人才建设发展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运用政策扶持人才发展与集聚。从广西区、市政府到高校都纷纷制定相关政策大力引进、培育人才,做好人才工作。根据新时期党和国家关于人才以及高层次人才的政策精神,在2000—2018年间,广西区政府及各部门都颁布了若干与“广西高层次人才”相关的政策文本,共计80多个,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评选管理办法》等。各地级市也根据以上文件精神与本市情况,制订了相应的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办法,都表明了各级政府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重视。广西区内各高校也都相继发布相应的高层次人才工作文件,其中包括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桂林旅游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在内的六所高校颁布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管理、评定等的办法,其他区内高校也都发布了相关具体的文件。不仅聚焦于高层次人才岗位津贴、奖金等物质奖励,还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的职称制度改革,创新完善急龙源期刊网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政策,如广西引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评审高级职称,放宽资历条件。[1]二是推进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工作环境。如启用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形成各部门、单位、区市联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2]三是运用高层次人才中“领头羊”的作用,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地,推进“小高地”建设。全区已建设自治区级小高地50余个,各市、自治区直属各部门小高地超过100个,涵盖多个关键产业领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并在重点行业、产业、科研中,成果丰硕,给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总的来说,广西吸引高层次人才坚持针对高精尖领域和广西科技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发展的问题导向,切实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人用人标准,拓宽了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渠道。坚持全面保障高层次人才的衣食住行,不断完善建设的“一站式”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继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研究经费的投入,为高层次人才及其研究团队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提高广西高层次人才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2.广西高层次人才工作仍存在人才总量、结构、培养机制以及人才聚集问题广西制订并颁布了许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特殊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十多年的研究成果来看,笔者发现广西高层次人才建设仍存在问题,具体如下:(1)高层次人才总量仍然较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广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约为145万人,专业技术人员仅占该地区总人口的0.026%,与国家专业技术人员与普通人口比例0.38%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从高端领导人才数量、发明专利申请量来看,广西仍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这表明广西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足。(2)高层次人才的结构和分布不合理,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十分稀缺,反映了广西高层次人才服务的问题。高层次人才类型较为单一,并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集中于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大型企业和效益较好的企业。同时,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非常稀缺,直接制约着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可能与广西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政策制订中的政策覆盖面较窄、政策较保守、人才政策过于宏观等问题有关。[4](3)高层次人才能引难留,并且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一些高层次人才引进后,由于缺乏配套项目和资金,创业环境不够松散,人才队伍缺乏,无法发挥作用,甚至被迫再次离开。关于原因的分析,主要是由于引才政策不够完善或仍存在缺陷,高层次人才发展环境没有根本性改善,在企业中引入高层次人才的高成本导致了广西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4)广西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成长和引进机制尚不完善。虽然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关于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经费保障机制方面的新举措,但是,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龙源期刊网不畅、利用率低、引进机制等问题仍然存在;培训机制不完善,激励机制对人才创新没有吸引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自由流动依然存在制度障碍。(5)存在高层次人才聚集问题。人才聚集思想来源于经济学产业集群研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提出了人才集聚是与产业、环境协调发展才能产生并且稳定[5],即人才集聚涉及政策走向、产业、行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广西人才小高地建设目标是集聚高层次人才,促进广西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虽然广西通过13年的建设,人才小高地及其他高层次人才团队所获成果很多,但相较于东部省份、地区而言,资金投入远远不够,相应政策的保障不足,经济社会环境吸引力不足,没能形成产业、市场主导下的人才集聚,使得高层次人才聚集无法在总量和质量上达到经济发展需求,从而制约了经济发展。二、反思与建议目前,广西高层次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折射出许多方面仍需要努力。进入新时期:1.应当将高层次人才隊伍建设提升至广西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这要求我们,首先要在意识上进一步明确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尊重人才,信任人才,重视人才工作,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并以此作为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真正“不拘一格降英才”;加大高层次人才工作资金投入。我们要更重视人才资源的积累,树立以政府为引导,用人单位为投入主体,社会各方面关注、投入的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工作资金投入;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服务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新、完善各项机制,提升人才管理水平,加强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2.完善高层次人才市场建设,运用市场机制使广西高层次人才资源、信息等得以更好地流动和配置目前广西高层次人才市场建设起步晚、规模小、不完善,相关的高层次人才交流会次数少,规模不大,高层次人才的供需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使得许多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难招人,许多区内外高层次人才难以获取及时、准确的信息,这也使得广西高层次人才引进、流动存在障碍,不能使高层次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故需要完善高层次人才市场建设,建设好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平台,发挥第三方协会、机构的作用,构建公平、高效的高层次人才市场。3.重视广西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工作,创新完善人才选拔、评定机制要重视广西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育工作,制订合理的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培育一大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创新性科技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鼓励我区人才向高层次人才的提升;对在职高层次人才进行再教育和培训,加强区内外、国际高层次人才交流,进一步提升广西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水平。进一步重视对中青年高层次人才的资金、资源投入,鼓励、激励他们努力龙源期刊网钻研,多出高质量成果。同时创新完善选拔、评定机制,唯才是举,扩大直接评审认定高层次人才的范围和条件,激励高层次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应完善人才权益、人才安全保障、人才市场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保护高层次人才和用人单位权益;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体系,保护高层次人才成果,提升成果质量。5.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一方面要保障、改善高层次人才的生存环境,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医疗、住房等问题,另一方面则要营造良好的管理、服务体系,各单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化行政审批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破除限制高层次人才发展、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人才管理水平,如营造较为宽松自由的制度,制订适合高层次人才工作、休息习惯的管理制度,科学评价高层次人才工作及成果等,稳定广西高层次人才队伍人心,使之安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参考文献:[1]广西引进的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评审高级职称[OL].http://?drhyq.[2]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启用[N].广西日报,2017-03-23.[3]陈张婷.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以广西人才小高地建设为例[J].知识经济,2018(8).[4]伍梅.广西与发达地区高层次科技人才政策比较与借鉴[J].市场论坛,2010(9).[5]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志泰,陈良璧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0-53.责任编辑:赵慧敏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