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8382437606第1页作者:张庆云(Andrew)井边谈道【经文】约4:1-42《约翰福音》四章1-42节,这段经文记载的是耶稣离开犹太到加利利去,途中经过撒玛利亚一个小城叙加,到了雅各井旁,已是午正(也就是中午12点),天气特别炎热,耶稣也困乏了,他打发门徒到城里去买食物,自己坐在井旁休息。此时一个撒玛利亚妇人前来打水。耶稣以“请你给我水喝”为谈话的契机,向她传扬神国的福音。耶稣从生活用水谈到生命的活水,从短暂谈到永恒,从宗教礼仪谈到敬拜真神,并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了撒玛利亚妇人的罪恶处境,而且循循诱导,深入剖析她的灵魂,从物质的需要引导到灵魂的需要,叫她明白自己多么需要拯救。耶稣最终帮助她转变了态度,得到了新的生命,开始了新的生活,并为耶稣作了美好的见证。后来,许多撒玛利亚人因为“亲自听见了”耶稣的教诲而相信他就是救世主。我今天以“井边谈道”作为题目,来和弟兄姊妹一起分享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所带给我们的属灵意义。一、破除成见“他就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必须经过撒玛利亚”(约4:3-4)。这一段经文中有二个非常关键的词,一个是“离了”,一个是“必须”。耶稣为什么要“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一是为了避免与约翰施洗的冲突。因为在耶稣与尼哥底母谈道以后,“耶稣和门徒到了犹太地,在那里居住施洗。”(约3:22)这直接影响了约翰在哀嫩的施洗。约翰的门徒认为耶稣的施洗与约翰的施洗发生了冲突,“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约3:26);二是为了避免与法利赛人的正面冲突。因为在耶稣洁净圣殿以后,祭司长和文士“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可11:18),他们千方百计寻找耶稣的把柄,要陷害他(参可12:13),现在听见耶稣“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约4:1),这还了得?!当法利赛人知道众人都到约翰那里去受洗的时候,他们已经感觉到了挑战和威胁,曾经派祭司和利未人去查问;现在人们到耶稣那里受洗居然比约翰还多,这些宗教领袖更是受不了了,他们的敌对和抵挡情绪肯定会越来越强烈,也势必会招来他们更大的嫉恨和陷害。所以,当耶稣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为了防患于未然,他就决定暂时离开犹太,回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加利利去,这并不是因为惧怕法利赛人的迫害,而是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他还有更大、更多的事情要去做,按照天父的旨意,他目前没有和法利赛人发生正面冲突的必要,必须避免和他们之间的冲突进一步激化。这就是耶稣要“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的二个原因。从这里也让我们看到:教会同工之间的冲突,“离开”是最好的选择。记得创世纪十三章8节中亚伯兰对罗得说过一句话:“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所以,为了避免骨肉相争,亚伯兰选择了“离开”;为了避免与施洗约翰的冲突,耶稣选择了“离开”。1588382437606第2页作者:张庆云(Andrew)那么,耶稣往加利利去,为什么“必须经过撒玛利亚”呢?我们首先从地理方面来看:耶稣时代的犹太地,分成三个区域:南部是犹太省,中部是撒玛利亚省,北部是加利利省。从犹太北上到加利利,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直道;一条是绕道。直道就是直接穿越撒玛利亚,是最方便、最快捷的道路,但需要经过撒玛利亚人的地方;绕道是先向东渡过约旦河,再沿约旦河东岸北上,然后再跨过约旦河进入加利利,这样的行程虽然比直行增加了一倍的路程,但是可以绕过撒玛利亚。在当时,犹太人宁可绕道走远路,也不愿意将自己的一只脚踏在撒玛利亚人居住的土地上。为什么?“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约4:9)。他们之间为什么会没有来往?这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造成的:在所罗门王以后,以色列国就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南的叫犹大,北的叫以色列。由于北国以色列敬拜偶像巴力,拜金牛犊,不听耶和华的诫命,神多次差遣先知去警戒他们,劝导他们,要他们回转,可是,他们始终硬心不肯悔改。神就籍着亚述国的手,把以色列国灭亡了(王下十七)。在主前722年,以色列国就为亚述国所灭,以色列人也被掳到亚述。这个亚述王又从巴比伦、古他、亚瓦、哈马、西法瓦音等地迁移人来到撒玛利亚,这些迁移来的人不敬畏耶和华,他们和当地剩下的居民通婚,造成了血统的不纯,种族的混杂,也带来了信仰的混乱。他们一面献祭给耶和华,一面又侍奉各自的神明。“巴比伦人造疏割比讷像;古他人造匿甲像;哈马人造亚示玛像;亚瓦人造匿哈和他珥他像;西法瓦音人用火焚烧儿女,献给西法瓦音的神亚得米勒和亚拿米勒”(王下十七30—31)。他们又在撒玛利亚的基利心山上另造了一所圣殿,来敬拜耶和华(王上十六24),按外面看,他们有圣殿,敬拜、侍奉的样式、方法也和南国耶路撒冷的一模一样,但他们不知道所拜的是谁,虽说是在敬拜耶和华,实际上却是以“牛犊”为神在敬拜。所以,犹太人就鄙视他们,恨恶他们,不愿意和他们有一点交往,惟恐污秽了自己。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之间的隔阂是很深的,他们彼此仇视,彼此轻贱。不但我们的主耶稣曾被他的敌人贬称为撒玛利亚人(约8:48),而且连主的门徒雅各、约翰当撒玛利亚人不接待他们的时候也说过:“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吗?”(路9:54)这样的话,可见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之间的仇恨是多么的深了。但主耶稣到世上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9:56),他不但要拆毁人与上帝之间的隔墙,也要拆毁人与人之间的隔墙。他看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比世界宝贵,他愿意把他的福音传给每一个人,所以,他要打破当时的这种风俗习惯,破除成见,带领门徒经过撒玛利亚到加利利去。耶稣所走的这条路不是平常人所走的路,他不是为了取捷径抄近路,而是为了挑战人们心里的那种传统观念,将生命的活水赐给每一个人。虽然这条路非常的艰辛,以至于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的时候,撒玛利亚妇人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约4:9)我们之间怎么能够有往来呢?当耶稣的门徒看到他和一个妇人说话的时候,虽然嘴上没有说出来,但是心里都在嘀咕“你为什么和她说话?”(约4:27)门徒的心里是多么的不愿意啊。可见这一条路是多么的坎坷,多么的艰辛,但是经文告诉我们——耶稣“必须经过撒玛利亚”。我们也从这次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的谈话以后看到,通过撒玛利亚妇人的见证,使“好些撒玛利亚人信了耶稣”(约4:39),他们接受了耶稣基督,接受了福音。这也让我们看到,在这一片土地上有主耶稣基督的庄稼,有上帝所拣选的人,这就是耶稣“必须经过撒玛利亚”的真正原因,他“必须”到撒玛利亚的一个城镇去拯救一个失丧的灵魂,去收割那里一大批已经成熟了的庄稼。耶稣定意要经过撒玛利亚,来面对人的挑战,来面对人心里面那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为了灵魂的缘故,甘愿、定意、必须走一条坎坷的道路。让我们问一问我们自己,在传福音的过程当中,在使别人得救的过程当中,我们愿意走一条艰辛的、坎坷的道路吗?使徒保罗在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过程中也是非常地艰难、非常地坎坷,“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林后11:23)“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1588382437606第3页作者:张庆云(Andrew)的危险。”(林后11:26)但是他并没有后悔:“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腓1:12)。今天我们是否愿意沿着耶稣基督的脚踪,是否愿意沿着使徒们的脚踪,去行走这样一条道路呢?二、主赐活水当耶稣经过撒玛利亚的叙加时,已是午正(中午12时),午正就是正午太阳直晒的时候。因为中东地区是沙漠性气候,昼夜温差很大,早上和晚上很凉爽,中午却特别地热,所以,中午一般很少会有人从家里出来。我们的“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约4:6)休息。此时,正巧“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约4:7),耶稣一见那妇人,就忘记了自己的口渴,转而产生了一种救人的渴望。于是,耶稣就以“请你给我水喝”(约4:7)为话题与她谈起了上帝的道。口渴的人需要用什么来解渴?需要用物质的水来解渴;而心灵干渴的人需要用什么来解渴呢?就需要用天上“活水”来解渴!人心灵当中的干渴是物质所不能满足的,人对物质的追求并不能满足人内心真正的需要。当今全球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先生,曾经有一位记者问他:“如果今天再给你三次机会,你会选择些什么?”他思索了好一会,回答说:“如果再给我三次机会,我会选择:第一,我会要多一点的时间,因为没有时间什么事也谈不上;第二,我会要多一点的智慧,可以用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第三,”他停顿了一下后说“我要有第四个机会。”所以说,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能使人的内心得到满足。就象耶稣所说的:“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约四13)我们企图用名利、地位、钱财、享受、善行来满足我们里面的需要,但是,这一切往往只能使我们里面更加地干渴,因为随着物质需要的增加,我们的欲望也在不断地膨胀,比如说:只要我有一辆崭新的脚踏车,我今生就再也不想要别的东西了。但当有了脚踏车以后,我又想:只要我有一辆摩托车,我今生就再也不想要别的东西了;但当有了摩托车以后,我又想:只要我有一辆汽车,我今生就再也不想要别的东西了。真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就象这个撒玛利亚妇人一样,有了一个丈夫还不满足,还想再要一个丈夫,她的丈夫问题是始终不能满足的。正象现在有人对名利地位、荣华富贵、物质享受、放纵情欲……永不满足的情况是完全一样的。这也就说明了地上的井水,人喝了还要再渴,“井水”并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满足,尽管有的“井水”,比如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但它不能解决心灵的饥渴。解决心灵饥渴的唯一办法,就是相信耶稣,归向耶稣。接受耶稣基督所赐的生命活水,才能永远不渴。耶稣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4:14)耶稣基督的这一句话,是向撒玛利亚妇人说的,也是向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说的: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不是“井水”,而是生命的“活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耶稣基督就是我们“生命的活水”。所以耶稣宣告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4:14)曾经有一个人,名叫撒该,是一个税吏长,他利用职务之便,讹诈了别人很多的钱财,成了一个财主,非常地有钱,也有很高的地位,但这些并没有满足撒该里面的需要。当耶稣基督经过耶利哥的时候,他想看看耶稣基督是个什么样的人,因为他的身材很矮,所以他只能爬到桑树上去看耶稣基督。当耶稣看到他时,就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撒该就欢欢喜喜地接待了耶稣。当他接待耶稣之后,我们看到撒该完全地改变了,他站着对主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路19:8)撒该在他的生命当中得到了生命的活水,也就得到了永远的满足。他的生命不再受金钱的辖制,不再受世间物质的辖制,而是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因为他的里面拥有了生命的活水。但这个“活水”对当时的撒玛利亚妇人来说,她并不明白,她根本不知道耶稣所说的“活水”是什么,她对于耶稣所说的话只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所以,当她听见耶稣所说的活水能在人的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感到非常需要这种活水,所以,她立刻向主耶稣祈求:“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1588382437606第4页作者:张庆云(Andrew)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约四15)。她把“活水”当作了物质的水,她想:如果有喝了永远不渴的水,我就不用这么远来打水了。耶稣是多么有智能!他从她的切身需要着手,引她来明白更大的需要——心灵的需要。但人是多么愚蠢!想来想去都是如何解决地上的生活,减轻劳累,享受安逸。耶稣一直讲天上的活水,她一直想地上的井水。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形?终日为着世事忙忙碌碌,赚钱!赚钱!赚钱!股票!股票!股票!房子!车子!票子!神的话语从来不去翻读,讲台的信息不过是耳边风。这样下去,我们的心灵将会越来越空虚,神经将会越来越紧张,脾气将会越来越暴躁,生命将会越来越枯干!钱要不要赚?要赚。但我们不要去“以命博钱”。耶稣告诫我们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