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一、实验目的学习膀胱插管技术,学习尿量的记录和测量方法。观察神经体液因素(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对尿生成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二、关键词尿生成;尿量;影响因素三、实验材料家兔;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20ml、20%葡萄糖5ml、0.01%去甲肾上腺素0.3ml、呋塞米1.5ml、垂体后叶素0.33ml;手术剪、镊子、止血钳、玻璃分针、兔手术台、膀胱插管、注射器及针头、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棉线若干、婴儿秤。四、实验步骤1.静脉麻醉从兔耳缘静脉注射氨基甲酸乙酯。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2.颈部手术剪去颈前部兔毛,正中切开皮肤5~6厘米,用止血钳纵向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右血管神经鞘,细心分离出右侧鞘膜内的迷走神经,在神经下穿线备用。3.腹部手术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长约4厘米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部位,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膀胱即随着尿液的流出而缩小。如膀胱壁较松驰而膀胱容积仍较大时,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膀胱内的贮尿量减至最少。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同尿道的通路。使插管的引流管出口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培养皿盛接由引流管流出的尿液,手术完毕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并关闭腹腔。5.改变影响因素(1).快速注射生理盐水20ml,记录尿量变化。(2).快速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记录尿量变化。(3).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0.3ml,记录尿量变化。(4).静脉注射呋塞米5mg/kg,记录尿量变化。(5).缓慢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单位即0.33ml,记录尿量变化。五、实验结果六、讨论分析1.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实验项目对照(实验前)实验组1min2min3min4min5min生理盐水20ml112354葡萄糖5ml29912107去甲肾上腺素0.3ml732121呋塞米5mg/kg31119344237垂体后叶素0.33ml2243120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在2~3分钟后尿量稍有增加。原因可能是是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浆蛋白被稀释,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另一方面肾血浆流量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速度减慢,达到滤过平衡时间推迟,于是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且反应时间相对较长。同时也使循环血量增多,作用于左心房和胸腔大静脉壁上的容量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抑制血管升压素的合成和分泌,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此外循环血量的增多使心房扩张,刺激心房钠尿肽的合成,增加排水排尿的作用。2.快速注射葡萄糖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尿量有所增多。原因是注射葡萄糖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促进组织也流入毛细血管,循环血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3kg的家兔,血容量约为180ml,血糖浓度为100mg/dL,而一次性注射20%葡萄糖5ml,血糖升至约600mg/dL,使家兔的血糖浓度明显超过肾糖阈,导致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小管液渗透压增高,妨碍了水和NaCl的重吸收,造成尿量增多并出现糖尿。另外血压升高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且反射性抑制ADH的合成和分泌,也可使尿量增多。3.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尿量稍微有些下降。原因是去甲肾上腺素可兴奋血管平滑肌上的α-肾上腺素受体,能使肾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同时对心脏起到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并且肾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量减少,尿量减少。4.呋塞米注射呋塞米后,尿量明显大量增多,4分钟时出现峰值。原因是髓袢升支粗段对Na+和Cl-的主动重吸收是外髓部渗透梯度形成的动力,所以,该段NaCl的重吸收直接影响尿的浓缩和稀释。呋塞米等利尿剂能阻抑髓袢升支粗段上皮细胞管腔膜的载体转运功能,使其对Na+、Cl-的重吸收受到抑制,影响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从而干扰尿的浓缩机制,导致利尿。5.垂体后叶素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尿量明显减少。垂体后叶素的主要作用因素为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浓缩,从而使尿量减少。其机制为垂体后叶素包括催产素和ADH,ADH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相应受体,使血管收缩,但由于降压反射的作用血压最终仍表现为下降。ADH可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V2受体结合,通过兴奋性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AMP生成增多最终增加管腔膜上的水通道,从而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而使尿量减少。七、结论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呋塞米使家兔尿量增多;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使家兔尿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