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论文:浅谈英语运用能力在课堂中的实践[摘要]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由于缺乏自然语言环境,英语课堂教学则成为学生主要语言习得的途径。高等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鉴于此,该文重点探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运用能力的教学策略。[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实践运用能力教学策略当今世界是国际化、信息化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英语日益成为对外开放和各国交往的通用语言。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当然也离不开英语这座沟通的桥梁。社会对英语交际能力强的人才需要也日益加大。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社会的要求,是中国立足世界的需要。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就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却又离不开课堂教学。因为在相对缺乏英语语言环境情况下,学生可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习得语言知识、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等重要的语言因素;而这些语言因素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学生进行全方位语言训练以及习得英语这门语言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环节。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开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着片面强调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因素,轻视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者情感因素的正确引导和培养。教学仍然停留在“课本+粉笔+黑板”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上。教师教学以讲解课文、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导致教学效率较低,信息反馈弱,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不足。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的普遍存在显示出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的不协调性。只有认识到了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并且结合适当、实用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切实习得英语这门外语,最终达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接下来我们就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结合笔者以往教学中的经验认为,行之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一定要易于被教师掌握,并且适合在广大师生中进行推广。在此,笔者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3d”法教学。通过把握和利用学生的情感,并辅之以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d”即“dialogue-method、discussion-method、debate-method”教学法。这是一个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中心,通过对话、讨论、辩论的方式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外语口语教学法。它是以应用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第二语言习得等理论为依据,借鉴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法的精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融视、听、说于一体的师生互动型动态的教学模式。“3d”法教学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的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的dialogue阶段到discussion阶段,最后到对交际能力要求很高的debate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由选择进行哪个阶段的训练,由此实现英语课堂的差异化教学。此外,我们可以将“3d”教学法理解成为教学的三个步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三个步骤进行教学,可以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最终实现综合语用能力的提高,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在此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确定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引导地位。学生通过对所学对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活动掌握所学习的知识。3d教学模式易于教学者掌握,学生更容易接受,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本文以《新世纪大学英语》unittwo中课文threedaystosee为例。具体介绍分析3d教学法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的应。(1)dialogue-method阶段,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鼓励学生查阅相关信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传递信息。本篇课文中海伦.凯勒呼吁我们怀着感激之情去珍惜、利用我们的能力。在课前可以将学生根据需要分成几个小组进行pairwork自由发挥。每个小组组员可以有明确的角色任务以便在课堂上组织并表演关于课文主题的对话。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听力都可以得到锻炼。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给予鼓励性评价和肯定,让他们获得成功感,从而建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真正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2)discussion-method阶段,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在学生分组表演对话后要进行关于课文内容的总结和补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运用英语就课文主题进行讨论。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groupwork来讨论如下:whatdoyouappreciatemostinthisworld?didyoumakefulluseoffacultiesandsenses?等;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指导,总结出人们对于人生的正确态度。这个阶段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能力,对学生的团队合作也是有效的训练。良好的团队精神也是交际能力的一个方面,因为互助、合作的精神可以达到理想、有效的交际效果。讨论完毕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学习课文,并且把自己的看法与作者的观点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全文。(3)debate-method阶段,课文讲解完以后教师可以选一个与生活实际有关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如:“canyouenjoyingcollegelifeatpresent?”。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阐述。学生们的积极发言,踊跃参与正好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这样的英语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和课堂氛围。在热烈的、积极的英语使用氛围中,学生们畅所欲言,交际能力也会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得到培养和提高。总之,笔者多年的实践得之,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大量实际演练的,教师要精心地努力为学生营造英语语言环境。运用3d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对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使得英语课堂教学相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不具备语言习得的客观环境,学生进行语言习得和交际能力培养主要还是依赖英语课堂。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把握并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多说、多想、多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英语课堂时间内培养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满足社会对实践性英语人才的需求。参考文献:[1]allwrightrl.turns,topicsandtasks:patternsofparticipationin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indlarsen-freemanandmlong[a].anintroductionto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research[m].londonandnewyork:longman,1991.[2]彭青龙.3d外语口语教学法[j].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