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户为门,牖为窗,可见凡房屋都有门与窗。门供人出入,窗用作采光和通风。一隔扇门槛窗横披窗支摘窗直棂窗墙窗隔扇又称格扇,宋代称格子门,多用在宫殿庙堂,寺庙大殿上,规模比较大较为讲究的住宅厅堂上也使用。槛窗,古代汉族建筑外窗的一种,形状与隔扇门的上半段相同,其下有风槛承接,水平开启。位于殿堂门两侧各间的槛墙上,它是由格子门演变来的,所以形式也相仿,但相比门,它只有格眼、腰华板而无障水板。横披窗安装于长窗之上,即安装在中槛和上槛之间的窗子,窗多为扁长方形,多用于房屋厅堂宽敞高爽者,以采光通风。亦称和合窗,即上部可以支起,下部可以摘下之窗。其内亦有一层,上下均固定,但上部可依天气变化用纱、用纸糊饰,下部安装玻璃,以利室内采光。外层窗心多用灯笼锦、步步锦格心。故宫内支摘窗多用于内廷居住建筑及配房、值房等。直棂窗多用在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和寺庙建筑上,明清时期的直棂窗与唐代直棂窗的做法不同,窗间的棂条不是用方形木条斜破为二,而是用断面近为方形的木条竖向排列,再在直棂条的上中下三部位穿以横向薄木条,被称为“一马三箭直棂窗”古代把开在墙上的门称为“户”,墙上的窗称为“牖”,所以房屋的户牖即门窗,墙窗也称牖窗。墙有房屋之墙和院墙之分。中国建筑尽管以木结构为框架,但四周仍用砖墙围护。院墙除在农村少量用黄土或石料筑造外,绝大多数为砖筑,所以墙窗多是开设在砖墙的窗。空窗普通民居墙窗假窗也称“盲窗”传统隔扇门的装饰纹样特征,主要表现在格心,绦环板,裙板三个部分,其中我国格心纹样的题材内容相当的广泛,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纹样题材的集大成者。由于地域的发展使之隔扇门的格心纹样形成形态上的差异。但是,全国各地的纹样的构成元素具有相同因素。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几何纹、文字纹、动植物纹样,其中几何纹样占有重要地位。装饰纹样几何纹套方锦步步锦八角锦菱花纹灯笼锦文字纹回字纹卍字纹动植物套方锦样式的门窗格心,是由四个直角分别与一个四方形的四个直角相交而形成的一组大小四方形重叠的图案,是四方形套四方形,多见于明清时代的建筑门窗格扇上。步步锦样式门窗格心梗花,是有规则的几何图案,该横花主要山不相交的横横和直横组成,横灵和直横独立的纵横着,横条内短而外长,一步步形成有规则变化的图案。步步锦多出现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官衙建筑的门窗装饰上,是古老的横窗与直横窗格心横花综合组成的新样式,寓意美好吉祥,象征前途似锦,步步高升。最早在明代建筑的门窗格心梗花上就开始采用八角图案样式了。八角图案的门窗格心横花有等边八角、不等边八角、全八角锦与八角和其他模花样式复合组成的横花,如图所示。等边八角样式的横花使门窗的格心上呈现有规则的八角锦效果,不等边八角样式的模花可以给房内带来较好的采光。八字不仅有美丽实用的装饰效果,而且有吉祥喜庆的寓意和内涵,故经常出现在传统建筑门窗的格心棂花上。双交四椀菱花以两条斜梗或直横相交而组成无数的菱形,每组菱形内有四瓣菱花,。这种样式多见于明清时期的王宫、寺庙和官邸建筑的门窗扇上。一码三箭样式的门窗格心棂花由均匀而细长的横横条和直模条组成,横横条有三组,每组三根,分别穿插在直横条的上中下三处。因其图案形象似箭插在箭囊上,所以称为一码三箭,如图所示。其梗花样式既规整大方又是力量的象征和安全的保证。灯笼锦样式门窗格心棂花,是各式灯笼的象形图案,故称灯笼锦。用灯笼形状作为一种门窗格心的梗花样式多见于明清时代的建筑门窗格心上。其造型和图案简洁大气,还内含美好的寓意。冰裂纹图案的象征即坚冰出现裂纹开始消溶,万物开始复苏,即刻出现在眼前的景象将是一片生机的来临。这是一个被佛教徒视为吉祥和功德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人们在木窗上镂刻出卍字纹,在锦上织出卍字纹,连绵的卍字构成的几何图形,用来象征富贵绵长,永不断头。它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福。回纹是格心中的一种较为简洁的窗的几何图案,回纹图案蕴含了我国古代哲学中人生及自然轮回再生的规律,富有人生哲理。图中回纹以连续纹样装饰窗框内部,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