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鉴赏晚商三玺奇字玺□甲亚禽这三件商代铜质玺,民国年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1935年北平尊古斋主黄濬所辑《邺中片羽》和1940年于省吾的《双剑簃古器物图录》中,著录了这三钮商代铜质器物,其中“亚禽”印与田形的“奇字玺”印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经诸多专家、学者从物体表面锈蚀、崩损印边的质地、鼻钮形制审辨,及印文考释,确定绝非伪作,并断定为晚商玺印。此三钮商玺的文字释读,学术界研究长期有争论,一般认定为族徽标志。“亚禽”印以“亚”字形作边框,为晚商彝铭族徽中常见,而在西周至战国器铭中未曾出现,于战国古玺中也无此印式。“亚禽”一印中上端“鸟”形欹侧,与“干”旁的分叉相衔,左右两“T”上部横画长短微异。“亚”形框四个内折角或残损模糊,或外角破边,形态各异,使印作原来左右对称的布局得以形成虚实变化。造化神工使其产生了疏朗空灵的布局、凝练质朴的线条和高古深远的气息,令人思接千载,浮想联翩。“亚”字形框这一印式也被晚清黄牧甫等篆刻家所借鉴。“□(左右两目中间一竖画,通瞿)甲”一印上下排列,印文原本也左右均衡,而此际“□”字右边之“目”取方形,棱角分明,所居位置又较左边圆状的“目”旁稍低。其右下线连接边框,均与左“目”有别,此印上下字皆稍向右倾斜,使全印重心也偏向右侧,加上“□”字宽“甲”窄(上重下轻)的布局,及自然锈蚀所形成的烂铜封泥式古朴不规整的边栏,使全印在对称中得变化,奇险中寓平稳。第三方“奇字玺”,田形印,由于文字奇古,长期无法释读,故称之。《中国书法》杂志2001年第十二期发表了李学勤教授的《试说传出殷墟的田字格玺》一文,对这四字文作了一番释读,从而把对商三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奇字玺”和其他两玺形制相同,玺身为平板状,背中央有半环形鼻钮。但长期以来,这钮玺印的钤本是被横卧着放的。在于省吾《双剑簃古器物图录》、胡厚宣《殷墟发掘》等书中,此玺钤本放置的方向都不对。近些年出版物上所见的这玺印面文字,不但放置方向不对,是横卧着的,而且似是采用拓封泥的办法从印面上直接拓下来的,故文字是反的。这也是长期无法释读的重要原因。李学勤教授纠正了以往的错误,以原印正拓,右方上下两字是阳文,左方上下两字是阴文,并将印面文字释读为“(孑刂)旬抑直”四字。李先生推想,“孑刂”是器主族氏,“旬”是他的私名。“直”可读为“埴”。《淮南子·齐俗训》云:“若玺之抑埴,正与之正,倾与之倾。”许慎注:“玺,印也;埴,泥也。印正而封亦正也。”从文字的初始意义看,“玺”和“印”都不作名词解,而作动词讲。其“印”意是“抑”,也就是用器物在泥上按压。“玺”字的初文是“尔”下从“土”。“印”字在两周青铜器铭文中都作“抑”解,是“抑”的本字。“玺”和“印”古音相近,韵部相同,后来转化为名词,同样都是印章的名称。因此,“(孑刂)旬抑直”的涵义就类似于“(孑刂)旬之玺”。战国玺印日庚都萃车马战国燕铜质官玺。此玺于十九世纪末出土于河北易县,被古文字学家王懿荣发现,用六百两白银购得。可惜于二十世纪初被日本人购去,现藏日本京都有邻馆。此玺形制之大,独有七公分见方,在战国古玺中绝无仅有。古玺因章法所需,印文结构往往作上下或左右、正反的变换处理,使布局更多自由。该印中“日庚都”,今学者证为在河北唐县,战国时属于燕地区。“都”字也系燕系文字特有的篆法。该印作为烙印于车或马的标志性器物,为求印记清晰可辨,特铸成朱文。印文分左右两行排列,“日”旁移位,嵌于“庚”左上角分叉处。“庚”的中竖画稍右移,并特意拉长左垂笔,加上上部两对“V”笔的左低右高,表现出既有承接“日”旁所施重力而向左倾斜的姿态,又与左行的“萃”、“车”二字遥相呼应。“都”字为左右结构,受“日庚”的叠压,特将左边“邑”旁延伸至全印过半处,弯笔强项崛起,笔道粗厚,且与“马”字上部拉长的三横画若即若离,成为全印左右印文唯一的连接点。全印章法上离下合,呈斜“U”形排列效果,行款错综,气脉贯通,虚实对比强烈。此玺印面中上部疏朗的空间与下部“都”、“马”交接处虚实相映成趣。另“马”、“都”二字中横画较多,且间距不同,修短不一,粗细、虚实变化多端,上下错落有致。又因二字处于印面的最下部,均以横向取势,既成为全印章法安稳的重要基石,又打破了左右两排纵向排列相对孤立的布局方式,纵横交错,融为一体。虽“日庚”、“萃”、“车”等字大小变换、伸缩挪移、欹侧参差,却能杂而不乱,平添斑斓之致。该印工艺为铸制,线条交叉处凝重的“焊接点”即为特有标志。自然的腐蚀、残损也造就了印文线条与边框凝练古拙的风貌,非后人所能轻易模仿。该印之大格局、细节处,也是其作为经典欣赏不厌的韵味之所在。大□(府下加一貝字)战国楚铜质官玺。“大□”为掌楚国财赋物资之官署。印文二字的布置一反常规,自左而右,白文且形制硕大。据笔画多少来看,“大”字占地略小,因字内留红较多,势态开张,视觉上与“□”分量仍左右平衡。如细加玩味,“大”字上面一组斜笔左短右长,交会点不居中,使其上端形成左小右大的“丙”形空间。在两组斜笔中,左边上下平行,而右边斜势坡度稍异,以致中部的左右轻重交叉变化,下部“山”形大块留红。同样,“□”字的广旁所施斜笔与“大”字相呼应。下面“貝”的两脚分叉,下抵边栏,使错落的“□”得以支撑,有顶天立地的气势。而“貝”骨力刚健的圆笔,也使纵横强悍、欹斜交错的印面呈现刚柔并济地韵致。另外,此印没有一笔横平竖直的线条,多为欹斜的三角形和几处不规则的异形。印面分割大胆,印文与边框贯通一气,这种融合为一的手段,令人不可思议而又深具心画,全印洋溢着一股夺框欲出、直冲云霄的豪气。其中,大刀阔斧之气息,可与齐印相仿佛。观赏这方楚玺,若再品读一下屈原的《九哥》、《离骚》,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楚玺时而展露一缕“幽岩跨豹之奇情”,时而呈现一派“碧海掣鲸之壮采”,及楚民族特有的刚烈似火、气吞山河的精神气质。昜都邑埾□□之鉨战国齐铜质官玺。昜都在今山东省沂水流域的阳都,当时为齐邑。该印八字作三二三排列,无平衡板滞之感。文字与空白融合使此玺印跃动空灵。古玺文字字形外沿的不确定性,加上印工变化多端的布白手段,造就印文间留有形态各异的疏空,但又行气连贯,虚实错落有致,与汉印的端严规整迥异。观赏该印,先从印文形体看:右列“昜都邑”三字上下作“窄—宽—窄”的变化,反之左列“□之鉨”为“宽—窄—宽”的排列。而中部“埾□”大小则接近,全印富有节律跳跃变化之美。从配篆笔法观察:“昜”、“邑”、“埾”多圆笔,“□”“之”、“鉨”多方笔,而“都”、左上角的“□”则方圆相见。印文方折、圆转参差错落,气韵生动。印内也因有了“都”、“□”等字的“冂”形部分,“□”字中“匊”的方折,以及“鉨”字规整形体,起到了稳定印面的作用。其他印文笔画任由欹斜取险,皆安然无恙。该印章法主要是因“埾”字四周空地略多,全局近似“山”形布局。该印面呈“凸”形,印文俯仰揖让,行款相连,虚实相顾,奇正相生,加上线条凝练古拙尺寸硕大,成为不可多得的印林瑰宝。此印清代光绪年间出土于山东沂州,由潍县古董商人孙海平所得,转售郭裕之,后成郭氏《续齐鲁古印捃》压卷之作。后被人仿制,字锈逼真,欺世射利。而此印真物,因出土已久,摩挲失泽,持走南北,人皆疑为仿造,一度无人问津,真所谓“真作假时假亦真”。陈槫三立事岁右廪釜战国齐陶玺。“某某立事岁”为齐国独特的以事纪年格式,前存监造者姓名,后附地名、量器单位等事项。该印是“陈槫”钤抑于监造的仓廪(lin)所用陶制量器上。“陈”字下从“土”,也为齐系文字特定的篆法。此印高达八厘米,印文存九字,长条形。各印文不论笔画多少,纵横均按三三纵排。因尺度较长,为求得印文篆法结体之美观,并能与玺印适合相配,章法不落窠臼,拉开印文纵向间距;而横向紧密成行,印中由此产生两处大块空地,赫然醒目。细细玩味,上行之中,“陈”字形宽博,并向右倾斜,与左边的“右”字背向,“立”字字形最小居中,左顾右盼,使上行这三字产生“大—小—大”的节律变化。中行“槫”字左右结构分离后,竟占该印宽度之一半,是木字旁有单独一字之错觉。“事”、“廪”字形长度已拉伸到极限,与收缩的木字旁成疏密对照。下行“三”字略收缩,与“陈槫”二字重心位置纵向错落,而“岁”、“釜”二字不作刻意变化,一任自然。全印篆法中,既有“陈”、“槫”、“廪”中的圆形篆,又有“立”、“事”、“釜”中的三角状,也有“陈”、“三”、“事”的字相顾盼的“三”状排笔,更有“槫”、“事”、“廪”、“釜”上的分叉体等,可谓极尽形态变化之能事,活泼自由,缤纷炫目。该印疏密对比强烈,书风恣纵肆意,凿刻刀法猛利,线条锋棱分明。左上侧等几处自然泐损,其状似“列缺霹雳,乱石崩云”,奇气横溢,高古超旷。大自然的造化,加之印工的浪漫手段,成就了这方佳作,也为后来印人巧饰印面,提供了范例。陈□立事岁安邑亳釜战国齐陶玺。印文句式与“陈槫三立事岁右廪釜”同。“陈□(穴堇)”为监造者姓名,“安邑”为地名。陶玺制作不及官方铜玺那般严谨规范,也因材质的缘故,长期浸蚀磕损,印面残破较厉害。该印前二字结构繁复,间距紧密,并与“事”字上半、“釜”字下部一样,残缺剥蚀,使印的右上角与左下角的残损成对角呼应,当为印之虚处。其余五字篆法笔势清晰,不作刻意的挪移、参差,气脉贯通,当为印之实处。由此虚被实所分割,实被虚所映衬。而“陈□(穴堇)”二字之茂密、欹侧,又与另外五个自然从容的印文形成反差,全印于排列有度中显跌宕起伏之态。该印白文凿刻痕迹明显,“立”、“岁安”三字线条凝练遒劲,质朴古拙。其中“安”字的弧形捺笔笔意浓厚,又与“岁”字外框势态相向。“事”字下半“手”部细挺犀利,与左列“邑亳(bo)釜”三字的钝拙斑斓成鲜明的对比。一般铜质、玉质古玺多施边框。此陶玺打破陈规,印文奇古得天趣,布局力求规整。造化之工已将四周边线破损殊剧,甚至销蚀侵及印文。全印虚实变化莫测,浑然一体,而无散漫之弊。最妙处“釜”字右垂笔与下印边穿通形成残缺,仿佛“万丈红泉落”,神奇而生动。全印恰似一幅三代钟鼎彝器铭文的小拓本。其苍拙的线条,残破的印边,古奥的篆法,使全印显得朴茂、诡谲,气息远古。会其□鉨战国楚铜质官玺。此印四字各居其角,“会”、“鉨”两字所占空间较大,“其”、“□(爫部下加壬旁)”空间小,全印大小对角呼应,左右两行印文重心连线从左向右斜向平行,使中部斜长四边形有大块留红,别具法度。另“会”字右下部、“其”字右边及下部、“鉨”字中上部均留疏空,全印布局疏朗灵动。印文与边框之间锈蚀残损自然,玺文有向外扩张、夺框欲出之势,但外边框粗犷完整,抑制了这一散漫之势。全印内散外围,动中止静,给人以“实—虚—实”的层次变化韵律之美,于古玺中别具一格。古玺印历经岁月洗礼,印边残破当先,而该印印边严整清晰,印文与边框相连处却甚为斑驳残漶,似有悖常理。其实,周秦汉魏晋等历代白文玺印多钤抑于泥,白文印面字凹,有高出的边栏为护,可避免损伤字体;而钤抑于泥,也能使四边深嵌,抑出的阳文字口则更生辣劲挺,明确显眼。将当时抑按于泥上的白文玺蘸印泥钤于平面的楮纸,不平整的印面必然钤出边框、近边字虚的效果,与彼时封泥的模样天差地别。竽鉨战国楚铜质官玺。该印中“鉨”字结体开张,占印面三分之二多。其“本”的捺笔坚挺恣肆,将“竽”字挤置于右印边。而“竽”字竹字头向左欹斜,下面“于”的中笔弯曲至“鉨”字下。“竽”字的倔头强项,与“鉨”字的强悍霸气形成鲜明对比。值得玩味的是:“鉨”字“本”的中竖向上已与边框相接,而下垂尖角又接近边框,笔画居于全印中部,给观者造成是印框竖栏的错觉感,增强了该印的趣味性。全印线条多棱形带尖头,笔意强烈,锋芒显露,极具穿透力。印文二字重心上提,给下部留有不规则的大块空地。这类留空,是古玺印独具空灵疏朗气息的关键所在。现在美术理念有“黄金分割”一说,是指通过几何法则的应用,来探索适当比例得出的定论,符合人们视觉的审美需求。“竽鉨”二字重心非常准确地处于这一水平线上,可见楚国印匠审美情趣高妙而超前。陈之新都陈之新都战国楚铜质官玺。清代著名印学家魏稼孙曾品评邓石如的篆刻为“印从书出”,即印作的风貌、神采与体格从作者擅长的篆书中来,虽以刀代笔,仍要求得笔墨韵味。若将“陈之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