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浅谈中国社会贫困问题专业公共关系年级2010年学号27学生姓名王玲指导教师胡洁论文完成日期2012年7月目录前言----------------------------------------------1一、贫困的涵义及沿革-------------------------------1(一)贫困的涵义-----------------------------------1(二)贫困的沿革-----------------------------------1二、中国社会贫困现状综述----------------------------3(一)中国城市贫困简述-----------------------------3(二)中国农村贫困简述-----------------------------4三、中国社会贫困原因分析----------------------------4(一)中国社会贫困的宏观政策因素分析---------------41、二元经济的长期制约2、人口的数量负担与低素质的恶性循环3、扶贫开发项目效益递减,资金缺口大,管理水平落后(二)中国社会贫困的历史因素分析----------------61、自然历史因素的积淀2、人口的数量负担与低素质的恶性循环3、生态系统的非均衡状态(三)中国社会贫困的制度变迁因素分析------------71、就业制度2、社会保障3、土地制度四、结语--------------------------------------------8五、致谢----------------------------------------------8浅谈中国社区贫困问题【内容提要】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很早就已出现,但是,在中国大面积贫困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农村贫困人口占绝对优势比重的情况下,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农村贫困人口上,城市贫困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仍存在许多问题,如理论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主要局限在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内,对此进行深入的经济学分析不多,研究探讨的程度和范围也不够深入广阔。本选题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城市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城市反贫困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相关一部分城市人口的生活稳定,而且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改革的成功。因此,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更为迫切。【关键词】农村贫困城市贫困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人口的数量经济转变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前言在全球化浪潮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全球化对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和利益交织的过程,在带来技术进步、财富增长、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口膨胀、移民潮、社会不公等负面效应。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贫困问题更是一个突出而严峻的社会问题。贫困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和技术上的问题,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贫困线的变更和贫困的涵义是社会公平和效率平衡的过程。进一步地说,贫困涵义的演进及其相应的贫困线反映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不仅如此,它还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短期和长期的平衡过程,特别是在社会稳定受到贫困威胁的时候。国内有关研究贫困的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2世纪90年代初,对于贫困涵义的研究鲜见于国内的文献。直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深度和范围仍不及国外的相关文献因此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的贫困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国外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了解国外贫困研究的成果和目前贫困研究的趋势。本文将首先综合论述贫困涵义的沿革,阐述中国贫困状况,进而分析中国贫困的原因。一、贫困的涵义及其沿革(一)贫困的涵义贫困是一个多属性规定的概念,它涉及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和生理等各个方面。具有不同背景的人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贫困作出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贫困也具有不同的意蕴。贫困首先被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贫困是指人们由于收入不足而导致的生活匮乏状态。同时它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表现在社会文化的各方面,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一些新的变化。综合说来贫困实际上包括两层意思:(1)贫困是由于资源的匮乏,从而使其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生活标准。这里讲的资源,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文化和社会资源。(2)从根本上讲,贫困是缺乏能力、机会和手段。所以,贫困是指由于缺乏物质、文化和社会的资源而处于一种社会不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平,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手段、能力和机会而不能摆脱这种最低生活水平或生存状态。(二)贫困涵义的沿革随着人们对贫困研究不断的深入,贫困的涵义也不断的变化着,本文就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研究简单做如下综述:19世纪末,CharlesBooth和SeebohmRowntree对贫困的涵义和标准做出了主要贡献(Holman,1978)。Booth的贫穷是指那些没有能力支付“生活必需品”的人。Rowntree以必须满足“生理效率”的收入作为分界线,以此划分贫困和非贫困。这个涵义主要以食物消费为主。1965年,美国社会保险局的经济学家Qusanski改进了Rowntree的方法并建立了美国的贫困线。其方法要点如下:第一,Qu-sanski利用和Rowntree相类似的方法确定了最低食物支出,然后以特定的恩格尔系数(如60%)以区别贫困和非贫困;第二,最低食物支出除以恩格尔系数就得到了贫困线。这种方法直到现在仍然被许多学者和国际组织广泛应用,如世界银行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就是运用该方法来评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Qu-sanski的贫困涵义因为比较容易,所以被很多国家采用。然而,基本需求在不同社会条件下以及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存在很大不同,他们还取决于个人生活的经历(Mingione,1996)。事实上,人们不仅受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时,该涵义的困难之处还在于“最低需要”的含义和满足这些需要所需的货币数量(Ansel和Sharp,2002)。通常这些需要用一定的货币量来衡量,这要求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穷人应具备一定的持家管理能力,否则很容易突破最低需要的控制。同时提供给人们必须的最低营养和卡路里的食物需求量一旦设定,相应的食品种类也就确定了,这意味着穷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必须容忍给定的菜单。Gordon(2000)进一步指出这样的方法是没有科学基础的,它没有尊重穷人和劣势群体的需要。要改变个人的生活状况仅靠一定程度收入的增加是不够的(Holman,1978)。Townsend(1993)认为,在现代社会,不仅要考虑个人的营养需求,而且要考虑他对教育、住房和安全的需要。贫困应该被涵义成一种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个人和家庭其所拥有的资源远远低于社会个人或家庭平均支配的资源,事实上他们被排除在一般社会成员应具有的正常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之外(Lee和Murie,1997)。Sen(1992)认为,贫困问题反映的不是一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而是他能否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以Sen的观点,贫困本质的解释不能以经济资源占有的多寡为标准,必须要以人们取得收入、社会地位和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来研究。贫困还可以用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来度量。绝对贫困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而相对贫困线多被发达国家采用。绝对贫困线通常使用最低水平的营养(如2100卡路里)和恩格尔系数来决定,不过最低营养水平的确定有不确定性(Deaton,1997)。WorldBank(1992)用每天2150大卡的热量作为最低营养摄入来计算贫困线。相对贫困线是关于生活标准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基于不同社会的日常生活标准。该标准随着时间的不同在不同的社会中存在着差异(Sloman,1999)。它通常以一国居民的平均收入30%~50%作为划分标准。一个社会个体的收入如不能达到此标准便被认为是穷人。如上所述,贫困线标准的选择与当地的具体情况密切相关,目前很多国家已把健康、教育等因素列入贫困线制定之中(ADB,1999)。二、中国社会贫困现状综述(一)中国城市贫困简述城市贫困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性地低于该社会的常规生活标准。在1990年以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体现为农村贫困,城市贫困人口相对较少,但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贫困人口自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1997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造成的“下岗”和“失业”问题,加上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乏,加速了城市贫困的恶化,使其也成为中国贫困问题的重要方面。20世纪末,为使经济能够保持快速、高水平的增长全力推进城镇化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然而城市产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的改革却又引发了许多新的经济和社会矛盾物价的不断上涨、社会保障措施的不力、房价的频频攀升、就业形势的严峻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陷入相对贫困之中。从目前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来看,除了“无劳动能力、无收人来源和无法定抚养人”的“三无”人员构成的特殊人群外,城市贫困群体主要来自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调整失业的群体、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居民、退休较早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流入城市的部分农村人口;城市居民中老、弱、病、残、孤、寡等传统贫困群体所占比例缩小,贫困人口主体主要是由于结构变迁催生的下岗、失业等新贫困层。这些城市贫困人口往往收入水平低,营养条件差,住房条件简陋,难以应对教育和医疗支出。即使一些人享受到低保金,但低保金根本无法弥补日常支出的不足。城市贫困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稳定,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将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巨大障碍。相对于农村贫困,城市贫困缺乏统一标准,通常采用相对贫困的概念,即城市居民中一定比例的最低收入人口。借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朱庆芳的估算,中国的城市贫困人口有3100多万,占当时中国城镇人口总数的比重约为8%,这一数据至今仍被多处引用。但究竟目前中国城市贫困人口规模到底有多大?由于标准的缺乏,自上而下的专项调查也尚未开展因此对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准确的答案。(二)中国农村贫困简述一直以来,我国农村贫困线标准的确定是按照扶贫部门的扶贫标准来确定。如果采用国际上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的贫困标准,据测算,我国在此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是1.35亿,其中农村人口1.26亿。2007年,中国的贫困线划定在1067元。而1300元的新标准,按照实际购买力计算首次达到了日收入1美元的国际标准。随着贫困线的提高,中国的贫困人口也会随之浮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存量为4320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479万,低收入人口2841万。如果把农村贫困线设定为每人每年683元人民币,那么我国(2006年)农村贫困人口就为2148万人,如果把农村贫困线设定为每人每年1147元人民币,那么所涉及人口就会扩大到8000多万,如果把农村贫困线设定为每人每年消费2500元人民币,那么农村贫困人口就会扩大很多倍。在农村贫困问题凸显之初,国家也已经开始把解决农村贫困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来抓,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中国政府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攻克的战略性难题。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开始了社会转型,原有社会经济格局被打破,长期被忽视的农村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和理论界的密切关注,也引起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正式承担起消除贫困的历史责任,开展大规模扶贫实践,先后提出并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从而形成了一种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反贫困模式中国的农村反贫困实践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了2006年的2148万人。然而,通过对目前反贫困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