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10年3月丽水学院方相成第二章语文课程性质及课程改革•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况。•了解不同时期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不同认识,正确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了解我国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历史必然性。•了解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第一节语文课程概述•一、课程和语文学科课程课程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习者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活动的总体。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进程和教育评价等。学科教育所说的课程,通常是指教学科目及其进程。语文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而规定的语文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二、语文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1.学校寻求达到的语文教育目的是什么?(语文教学目标)2.能够提供哪些教育经验使学校有可能达到这些目的?(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3.怎样把这些教育经验有效地组织起来?(语文教学途径和方法)4.我们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正在接近这些目标?(语文教学评价)•三、语文课程标准1.定义:语文课程标准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课程计划制定并颁行的,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国家对相应阶段的受教育者在语文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指导课程实施及评价行为的纲领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既是语文学科课程设置的必要说明,又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的工作指南。它是语文教育领域具有权威性、法规性、纲领性和指导性的重要文件。由于它通常是根据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内容以及一定时代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制定的,因而,具有内容上的稳定性和时代的适应性。•2.基本内容框架:•第一部分:前言;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教材编写的建议;课程实施(教学)的建议;评价建议)•附录(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3.语文课程标准的意义:•课程标准在学科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发挥实际的指导作用。•(1)程标准是课程实施活动前教材编写的依据。它所提出的教材编写建议,对教材编写工作产生根本性的制约作用。•(2)课程标准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它所提出的学科课程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等,对我们正确把握教学方向,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3)课程标准还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它所提出的“评价建议”,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实施评价提供了指导。•三、语文课程目标•1.定义: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出发,规定的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个体规格和质量要求。•2.作用:导向、推进、控制、评价、管理•3.层次结构:总目标、阶段目标、学年或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一、对语文的含义的不同理解:“语文”名称出现之后,就有了各种解释: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话语+文章、国语+国文等。为此,叶圣陶先生曾多次作了说明,其大意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可见,“语文”是一个多义词,它能指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二、语言和言语统一的语文观•(一)语言和言语的分立•所谓语言,是一套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所谓言语,是指个人运用语言的行为和结果•1、语言是社会性的,言语是个人性的。•2、语言是潜在性的,言语是显在形的。•3、语言是空间性的,言语时时间性的。•(二)语言和言语的统一•1.言语是语言的历史前提,语言是言语的逻辑前提。•2.语言和言语互相推动发展。•3.语言潜存在言语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方式。总结:语文是语言——言语的方式存在,语文教学在技术层面上,可概括为:通过言语让学生学习语言,通过语言发展学生的言语。•三、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性质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语文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人类的思维成果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和发展。一个正常的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材料来进行思维,而一个人的思维力又是其智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3、语文是承传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类的文明成果主要是通过语文才得以保留和延续的。•4.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要了解这个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这便是关于工具的知识。二是要试着去用,去进行实际操作。做到既“知”又“行”,知行合一。(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1.就个体的言语活动而言(1)言语活动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正是人类的外部的语言活动和内部的语言活动,促进了人类自身的进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言语活动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只要是人,就不能没有言语活动,人学会话语的过程就是人成为人的过程。因为在语言中积淀了历史、文化、传统,在你接受某个词汇或句子的同时,你也接受了它带给你的对这个世界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认识,接受了它带给你一定的做人的规范。(3)“言为心声”,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其中包含了你对世界的认识,包含了你的心灵、精神,你的主体意识、个性要求和个性体验,话语权是人生存的基本权力,不会说话通常指的就是不会做人。•(4)语文是文化的地质层,语文就是思想,就是存在,言语活动决定了我们所有的其他活动,它包含了人类对对历史、对传统、对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认识,为我们建构起主体的精神世界,建构起我们的精神家园。•2.就民族语言本身而言:•不仅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单从其外在的形式看,同样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汉民族人文心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如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字,讲究端正方直,追求字形的和谐,汉语的音节,声韵调配合,形成了相互映衬的韵律,富于节奏变化,反映了我们民族擅长形象思维特点和倡导和谐、和睦、方正、讲究礼仪的民族心理,以及不卑不亢的人格追求;词语多同义、反义对举,反映了汉民族倾向于辨证思维的心理习惯;汉语的语序则表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伦理秩序的文化观念和传统心理;我们民族向来追求的是内在的精神修养,体现在汉语上,则表现为“言在所意,得意而忘言”,自有其以内在的意为其结构的本位语法,因此,许多语句是无法用西方语法体系解释的。即使单从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看,语文教学的内容、目的等也无不具有鲜明的人文性。•3.语文的人文性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社会现实,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心灵世界。充分发挥言语作品的文学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功能。同时要充分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务必要使个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广阔的天地。第三节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简介•一、语文课程价值的转型•基本价值取向: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追求教育民主,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追求多元价值观,达到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回归生活世界,培养在生活世界中学会生存的人;•关爱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二、明确了语文课程性质的两个方面: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际功能和课程实践性的特征;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感染熏陶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两者的统一,目的在于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符合课改的基本理念,有利于课程的开展和实施。•人文性表现在:1、语文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容,2、语言本身所反映的民族文化意识,3、语文学习中的态度和情感。•三、建立三个维度课程目标体系: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是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发展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课程目标加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的维度。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当然,这些教育应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从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突出了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作为目标的组成部分,体现出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学习的倾向。•从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也有新的理解。突破了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出语文素养的要求,应该是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四、课程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五、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六、课程目标的表述:•总目标(10条)-----阶段目标(四个学段)•三个维度(纵向隐性目标)------五个领域(横向显性)第四节高中语文新课程简介•一、高中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1、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2、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价值。•(二)注重语文运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1、应用能力•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审美能力•促进知、情、意全面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3、探究能力•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关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积极主动的探究未知领域。•(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1、必须的语文素养•2、既要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还要顾及自我发展和学习需求多方面差异•3、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4、必修课体现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体现基础性和选择性。通过前者获得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协调的发展。后者致力于学生有选择的学习,促进有个性的发展。•5、系列编排和模块设计。必修有五个模块,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半学期学完。选修课设计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根据每个系列的目标可以设计若干模块。•二、语文素养•1、语文素养的定义•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生活中所需要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具有发展潜质的素质和修养。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思维等方面的素养,还包括人的语文体验、语文直觉、语文想象、语文感悟、语文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三、学分和学分制•(一)学分制的含义•1、学分: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和课程,获得合格评价所需要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2、学年制:学生必须读满规定的学年,修满各学年规定的科目和时数,且能考试合格达到既定标准,才可以毕业获得证书的一种制度。是一种刚性的课程管理制度。•3、学分制:是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