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二、农业现代化三、农业现代化的得与失四、农业可持续发展五、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2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人类农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现代农业就是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总体上说,这种划分是以生产力水平,主要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的技能和生产力的组合方式等为标志的。3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原始农业阶段始于史前文化后期的新石器时代,距今大约8000-10000年左右。标志是人类懂得了有意识地留下种子、进行播种,等着下一期收获,也懂得了圈养繁殖动物。基本特征:使用简单的石制农具,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劳动者实行以部落内部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4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原始农业阶段人类最早会种植的作物品种是小麦、水稻(约7000-9000年前)。种植大麦、黍(小米)、辣椒、南瓜,等品种大约是在5400-7000年前。最早驯化的动物是羊(9000-10000年前),其次是猪(8000年前)、狗(7500年前)、牛和马(5000-7000年前)等。5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传统农业阶段泛指从原始农业到近代农业之间的农业。大体上相当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农业。原始农业进入传统农业的标志是铁制工具的出现。从时间上看,大致是在2000-3000年前。我国从战国、秦汉时期到解放前,这段时期都属于传统农业阶段。基本特征:以手工制造的铁木农具为主要劳动工具,以人畜力为主要动力;在生产技术上主要依靠农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积累起的传统经验;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型的自然经济状态。我国从战国、秦汉时期到解放前,这段时期都属于传统农业阶段。6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近代农业阶段介于古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之间,大体上是指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4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开始应用。比如收割机、脱粒机等大量使用。化学、生物学、土壤学的研究成果开始逐步在农业领域渗透。比如,齐德勒在1874年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DDT开启了化学杀虫剂时代,德国化学家李比希(1803-1873)的研究成果则推动了化肥工业的发展。——“石油农业”正是由此开始兴起。生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比如,1930年,玉米杂交育种技术的突破使玉米单产由100公斤提高到350公斤。7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最先进阶段,实际上是对二战以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力状况的一种理论概括。大体上是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60-70年代基本完成。基本特征:机械化、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比如,在生产工具和其它劳动资料方面,现代农业广泛使用现代工业为农业提供的物质技术装备;生产技术方面,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广泛采用,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60年代的杂交育种技术所推动的“绿色革命”);在生产力组织方面,农业已成为高度社会化的产业部门。8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小结)所谓四阶段的划分,是站在人类农业发展史的角度去说的,而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都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具体各个国家或者各个地区的发展来看,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农业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事实上,已经进入所谓现代农业阶段的国家只是极少数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有着逐渐加速的趋势。原始农业6000-7000年,传统农业2000-3000年左右,近代农业仅仅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人类知识的叠加累积效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就是人对大自然的控制能力,以及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影响越来越强大的过程。9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二、农业现代化1、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简言之,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现代农业的过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曾在其《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对“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传统农业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各种传统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率水平很低的农业。现代农业是以运用现代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是具有高生产率的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核心,就是要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部门”。10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二、农业现代化我国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最初,农业现代化被理解成“四化”: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80年代,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增加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内容。90年代,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190年代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成果第一,从广义理解农业现代化。狭义的农业现代化指农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广义的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部门现代化,还包括支撑、制约农业部门发展的社会经济内容。第二,农业现代化既是一种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为加快这一转变过程所采取的种种政策措施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是一种发展战略。第三,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2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二、农业现代化1、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13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二、农业现代化2、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化”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目标?农业现代化应当有怎样的具体标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国际和国内公认的农业现代化标准,学界始终都在探索。一致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应当包含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不能过于狭隘,也不能过于随意,否则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就会混乱不堪。14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的现代化标准(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3000美元以上;(2)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2-15%以下;(3)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45%以上;(4)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70%以上;(5)识字人口的比重80%以上;(6)适龄青年中大学生的比重10-15%以上;(7)每名医生服务的人数1000人以下;(8)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9)婴儿自然死亡率3%以下;(10)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0%以上;(11)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15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二、农业现代化2、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制定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具体原则:第一,主要特征原则。突出重点,指标要少而精,不能不分轻重大量的罗列指标。第二,易操作性原则。指标要易获取,易测算,易确定。第三,独立性原则。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能太强,不能相互涵盖,而应相互补充。1617中国农业大学提出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1、社会人均GDP美元﹥34002、农村人均纯收入美元﹥12003、农业就业比重%﹤204、农业占GDP比重%﹤105、耕种收机械化率%﹥856、预期受教育年限年12-147、成人文盲率%﹤108、农业劳动生产率美元﹥26009、市镇人口比例%﹥6510、平均预期寿命岁﹥7018浙江大学提出系统子系统及权重一级子系统及权重一级子系统及权重一级子系统及权重农业现代化总目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0.6)农业生产条件(0.3)一产从业人员人均拥有耕地资源(0.5)单一指标水利化程度(旱涝保收率,0.5)单一指标农业投入水平(0.3)农机动力水平(0.5)每百亩耕地农机动力(0.5)一产从业人员人均农机动力(0.5)电力水平(0.5)每亩耕地用电量(0.5)一产从业人员人均用电量(0.5)农业生产力水平(0.4)土地综合生产力(0.4)耕地农业增加值水平(0.6)土地粮食产量水平(0.4)农业劳动生产力(0.3)一产从业人员人均农业增加值(0.5)一产从业人员人均实物产量(0.5)农业商品化程度(0.3)农产品综合商品率,单一指标农业保障系统(0.4)经济结构(0.5)农业增加值比重(0.3)单一指标一产从业人员比重(0.3)单一指标城镇化水平(0.3)单一指标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0.5)农民收入水平(0.5)单一指标,用人均GDP代替恩格尔系数(0.5)单一指标1920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二、农业现代化3、正确理解“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在行政区域上,绝大多数地区实现了相应的标准,而不是所有地区;在达标的数量上,主要指标达到了,而不是全部指标都达到。在达标的程度上,不是达到了某个确定的值,而是在一定的区间或范围内。21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二、农业现代化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同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加速广东、福建、海南、环渤海湾地区的开放和开发,力争经过20年的努力,使广东及其他有条件的地方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部分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次确认了上述目标。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珠江三角洲地区2010年;全省2030年。22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二、农业现代化4、小结:几点基本认识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生产部门内部的事,而且涉及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农村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或成果,关键是努力达到其物质内容。所谓实现农业现代化也只是到达现代化的“临界点”,具备了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没有“百分之百的”的、完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无止境的!23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三、农业现代化的得与失现代农业阶段,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化肥、农药、薄膜、能源等间接石油产品大量使用,因此,以高投入和高产出为核心特征的现代农业建立在大量消耗石油能源的基础上。换言之,现代农业主要依赖的已不是人力和土地,而是石油及其制品的大量投入,因此,现代农业又被称为“石油农业”。“石油农业”不仅使生产成本提高,最严重的后果是造成了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水资源枯竭、生物物种资源濒危、表土流失等,将人类农业引入难以继续发展的困境。24第十章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四、农业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话题的提出多数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话题的提出应该以1962年美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1907-1964)发表的《寂静的春天》一文为标志。如果再不加节制的使用以DDT为主的盐酸类有机合成杀虫剂,春天再来临的时候,我们可能连鸟鸣声都听不到了,甚至可能看不到什么生命,我们的世界将是寂静无声的。她所提出的问题唤醒了世人的环保意识和危机意识,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美国国会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限制使用DDT的相关法律,在1969年,美国还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环保局。251、可持续发展话题的提出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上,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文件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委托布兰特夫人撰写的大会主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标志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全球性讨论由此开始;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历程》和《生物多样性公约》,至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理论走向实践。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历程》的发布,